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0(PDCD10)调控胶质母细胞瘤(GBM)迁移和侵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GBM细胞系(U251和U373)构建稳定转染的PDCD10过表达(oxPDCD10)或沉默(shPDCD10)的GBM细胞系。分别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DCD10、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4(EphB4)、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pErk1/2的表达。在过表达PDCD10的GBM细胞进一步下调EphB4(siEphB4)。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PDCD10和EphB4在GBM患者中高表达且具有相关性(203.4±17.9比100.0±12.4,t=8.2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hPDCD10的GBM细胞系迁移和侵袭低于对照组,而oxPDCD10的GBM细胞系迁移(152.8±27.3比97.6±16.4,P<0.05)和侵袭(152.9±11.8比89.4±16.6,P<0.05)高于对照组(t=5.40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hPDCD10引起EphB4和p-Erk1/2的表达低于对照组,而oxPDCD10调控EphB4表达高于对照组。在oxPDCD10的GBM细胞上转染siEphB4后,逆转了oxPDCD10引起的GBM细胞迁移和侵袭高于对照组(t=3.0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BM中PDCD10通过调控EphB4的表达,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胶质瘤的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IL-4对LPS刺激后小胶质细胞表型改变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原代小胶质细胞研究对象,在脂多糖(LPS)和白介素4(IL-4)的刺激下,通过免疫荧光、蛋白印记技术、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的表型改变、炎性因子表达和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结果 在LPS作用后,小胶质细胞形态由静息状态下的长分支状变为具有短分支的阿米巴样,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iNOS以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向M1型转化。加入IL-4后,iNOS以及NF-κB的磷酸化水平下降,M2型标记蛋白Arg1以及STAT6磷酸化表达显著上调,细胞从M1 型向M2转化。抑制IL-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 STAT6后,IL-4对小胶质细胞TLR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及M2表型转化功能均被抑制。结论 IL-4可以通过上调STAT6磷酸化水平抑制LPS介导的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下游的炎性因子表达,促进细胞表型由M1向M2型转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与板障静脉沟通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并发颅内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例与板障静脉沟通的DAVF并发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62岁男性,左侧肢体肌力0级,头部CT示右侧额顶叶出血;DSA示右侧额顶部DAVF,由右侧脑膜中动脉额顶支供血,经板障静脉、大脑镰静脉引流并因压力增高导致皮层静脉逆流致静脉高压性脑出血;经脑膜中动脉额支注入Onyx胶闭塞瘘口,术后复查造影发现引流静脉消失;术后半年,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4级。结论 与板障静脉沟通的DAVF并发颅内出血为罕见疾病,血管内治疗可达到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小脑囊实性肿瘤的病理类型、手术切除程度和治疗效果等。方法影像学表现为小脑囊实性肿瘤病人68例,按照年龄分为青少年组36例(年龄18岁)和成年组32例(年龄≥18岁)。根据肿瘤大小和部位选择枕下正中或旁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分析统计两组病人病理类型、手术全切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结果青少年组以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多见(20例,55.5%),成年组主要是血管母细胞瘤(13例,4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组髓母细胞瘤手术全切率(22.2%)及治疗有效率(33.3%)均低于青少年组(50.0%和44.4%)。两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及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全切率均为100%,青少年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治愈率94.7%,而成年组血管母细胞瘤治愈率为81.8%。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结论小脑囊实性肿瘤在青少年病人中以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多见,成年病人中以血管母细胞瘤为多;两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及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全切率高,术后疗效好,而髓母细胞瘤病人手术全切率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前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颅前窝底DAVF的临床资料。均有头痛,其中6例行单侧额底入路手术切断或夹闭瘘口,2例保守治疗,1例行介入治疗。结果 9例颅前窝底DAVF均为Borden Ⅲ型。6例经单侧额底入路手术切断或夹闭瘘口后均治愈,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月至5年无并发症与复发;2例保守治疗中,1例出院2个月后因再出血死亡,1例头痛头晕症状加重伴视力进行性下降;1例介入治疗后头痛症状缓解,随访4年无并发症与复发。结论 经单侧额底入路手术是治疗颅前窝底DAVF的有效方式,效果好,操作简单,术后及远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脓肿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收集某院2008年1月—2016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脑脓肿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共收治经手术治疗的脑脓肿老年患者64例,其中发热14例(21.9%),有明确感染病史者9例(14.1%),脑膜刺激征6例(9.4%),实验室检查提示可能感染11例(17.2%)。患者起病至就诊时间平均(43.3±20.4)d。影像学表现为囊性(17例)、囊实性(38例)或实性(9例)病变。在增强扫描下显示病变无明显包膜者9例,薄壁者(2 mm)11例,厚壁者(2 mm)44例;病变包膜环形强化,或病变不均匀强化。行脓肿切除术48例,脓肿穿刺治疗16例。术后2周疗效GOS评分,1分(死亡)4例,2~3分11例,4~5分49例。除死亡4例和失访6例,其余54例患者平均随访(25.7±16.4)个月,GOS 1分2例,2~3分1例,GOS 4~5分51例。结论脑脓肿老年患者缺乏全身感染症状,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较长,影像学表现多为典型厚壁囊实性占位伴环形强化的脑脓肿征象,在治疗上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握持式颅脑穿刺进行定位导向双靶点双通道锥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58例,均利用握持式颅脑穿刺定位导向方法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例,行双靶点双通道锥颅微创穿刺置管引流,对照组43例,行单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引流管均置入理想靶点;两组均无穿刺过程中再出血,实验组术后平均置管时间(3.1±0.6)天,术后血肿清除率87.4%,NICU住院时间(3.8±0.8)天,平均住院时间(10.6±1.6)天;对照组术后平均置管时间(4.4±0.8)天,术后血肿清除率81.2%,NICU住院时间(5.5±1.3)天,平均住院时间(16.6±3.3)天;实验组平均置管,NICU住院,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P0.05)。两组均无颅内感染病例发生。6个月随访,实验组预后良好率66.67%,对照组预后良好率72.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导向双点双通道锥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简单可行,穿刺成功率高,较单通道穿刺相比手术风险无明显增加,但血肿引流效率更高,能降低NICU及总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侧脑室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8例侧脑室占位患者,手术切除前后及术中应用实时超声对病灶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适手术路径,评价肿瘤切除程度。 结果28例侧脑室占位病变患者中,边界不清晰10例(35.7%),病变周围存在水肿带12例(42.9%),病变内有血流信号14例(50%)。16例病理诊断WHO分级Ⅰ级肿瘤发现异常血流信号7例,12例病理诊断WHO分级Ⅰ级以上肿瘤发现异常血流信号10例,2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P=0.035)。术后1例死于早期术后再出血伴大面积脑梗死;27例患者术后半年随访,神经功能症状较术前均显著改善,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术后MRI复查显示病变全切25例,少量残留2例,术中超声定位引导下肿瘤全切率为92.59%。 结论侧脑室占位切除术中,超声具有实时、便捷、图像直观、定位准确、可反复检查等独特优势,对于术中全切肿瘤,保护功能与血管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冗长扩张综合征(VBD)分级与颅后窝容积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前瞻性收集VBD共18例及正常成人18例(对照),根据头颈CTA进行VBD分级,头颅正中矢状位CT影像测量颅后窝标志间距离,3D Slice软件重建颅后窝并计算颅后窝容积。结果 基底动脉分叉高低水平分级1级3例,2级12例,3级3例;基底动脉偏移度程度分级1级3例,2级6例,3级9例。VBD病人颅后窝高径、颅后窝矢状径、枕上长度、颅后窝体积较对照组均明显缩小(P<0.05)。随VBD分级增高,颅后窝体积存在增加趋势。结论 VBD病人颅后窝容积明显减小,VBD分级与颅后窝容积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及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面肌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神经电生理监测及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辅助MVD治疗的6例HFS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多模态影像融合分析责任血管并制定手术方案,术中全程监测侧方扩散反应(LSR)。结果 6例多模态影像融合显示责任血管与术中所见完全相符。6例术中充分减压后LSR波形消失,术后Cohen评分0分4例,1分1例,2分1例;术后随访6个月,颜面部抽搐症状均消失,术后12个月未见症状复发。结论 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多模态影像融合可帮助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