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彪  夏德林 《西南军医》2015,(2):209-211
骨缺损指骨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创伤、感染、肿瘤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是导致骨缺损的主要原因。骨组织生长除了需要血管网络提供营养、生长因子、激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清除代谢产物,还需其充当骨及邻近组织之间的沟通网络[1]。本文就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局部微环境及现今改善和促进血管化的方法作一综述。1骨缺损修复的局部血管化微环境骨缺损后局部血液供应中断、周围组织的供氧受破坏、局部组织急性坏死等多种因素在骨缺损区域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riton X-100对脂质体介导的BMP-2基因转染大鼠BMSCs的作用。方法 8周龄Wistar大鼠1只,雄性,体质量120 g。取Wistar大鼠股骨、胫骨骨髓,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BMSCs并鉴定。取第3代BMSCs,采用MTT法筛选Triton X-100适宜浓度。实验分成3组,实验组:BMP-2+脂质体+0.010%Triton X-100+BMSCs,常规转染组:BMP-2+脂质体+BMSCs,空白对照组:BMSCs+血清培养基。转染后48 h,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转染后72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P-2 m RNA表达。结果 0.010%Triton X-100既能使BMSCs保持一定的活力,又可达到一定的作用效果,故确定其为适宜浓度。转染后48 h,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见实验组和常规转染组均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空白对照组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转染后72 h,实验组BMP-2 m RNA相对表达量为5.94±0.12,常规转染组为4.99±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28,P=0.02)。实验组转染效率较常规转染组平均提高了19%。结论 0.010%Triton X-100可以促进脂质体介导的BMP-2基因转染大鼠BMSCs,并提高其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嗜神经侵袭超微结构,探究ACC嗜神经侵袭过程与机制。方法:我院收治的人涎腺ACC患者20例,取其神经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分析ACC嗜神经侵袭超微结构。结果:20例神经标本结构存在差异,8例正常神经外观呈现亮白色,有明显光泽,弹性较好;5例癌变组织附近神经标本粗细正常,呈亮白色,有光泽,弹性程度适中;7例明显变粗的神经标本较粗,外膜完整,表面无肿瘤组织包绕,颜色为白色,无光泽,弹性较差。超微结构显示肿瘤细胞会沿神经纤维侵袭,吞噬正常神经细胞。结论:人涎腺ACC嗜神经侵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ACC可通过神经纤维对周围组织进行侵袭。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评价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口腔颌面外科16例下颌骨肿瘤患者,采用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同期行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移植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修复后下颌骨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组织量丰富,易塑形是修下颌骨部分缺损的理想组织瓣。  相似文献   
5.
尹康  赵利平  吴国平  夏德林  郭力 《重庆医学》2016,(27):3811-38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纯化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需进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患者,将其分为离心组(n=43)和静置组(n=43)两组。离心组将抽取的自体脂肪使用离心机离心,获得浓缩的高纯度颗粒脂肪;静置组将抽取的自体脂肪自然静置悬浮后,利用生理盐水冲洗杂质获得纯化颗粒脂肪;分别将两组脂肪采用多隧道、多层次注入乳房,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移植脂肪存活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2~3次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术后6个月,离心组、静置组的脂肪存活率分别为(74.42±6.35)%、(65.12±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满意度分别为88.37%、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和手术瘢痕;对移植脂肪进行离心处理,可提高脂肪的存活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下颌骨外板在外伤后眶底缺损重建及继发眼球内陷矫正中的应用。方法 16例外伤后眶壁缺损合并眼球内陷患者应用自体下颌骨外板行眶底重建,眼球内陷矫正。术前常规行眼眶轴位冠状位扫描及三维重建,了解颌面部骨折、眶壁缺损及眼球周围组织移位情况。睑缘下切口,暴露眶底缺损,回纳疝出的球周组织,充分分离松解眼外肌。口内入路采取下颌骨外板,修整塑形后植入眶底修复缺损,钛板固定于眶下缘,同时下颌骨外板眶内充填矫正眼球内陷。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16例患者中,13例眼球内陷得到明显改善,3例矫正不足。10例术前眼球运动受限者术后8例眼球运动正常9,例复视者术后6例明显改善,供区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自体下颌骨外板取材方便,供区生理功能损害小,痕迹隐蔽,配合小钛板坚强内固定可有效重建眶底缺损,矫正眼球内陷,是一种理想的自体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择期在全麻下行颌面部手术的216例患者中发生眼部并发症的51例患者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和总结。结果:术后48 h内,42例患者出现眼睛不适(刺痛、畏光、流泪、异物感),9例患者出现结膜充血,无1例患者出现暴露性角膜炎及眼睛失明等表现。结论: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术前眼睛保护至关重要,术中尽可能避免眼部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背景:传统的颅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反复修整塑形时间长、术后效果取决于术者经验等弊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引入颅颌面外科,使颅骨缺损个体化三维仿真设计与修复成为可能。 目的:拟利用CT数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预制个体化钛合金修复体,探讨其对创伤后颅骨缺损的重建效果。 方法:连续薄层扫描获得断层数据,在三维重建图像上设计修复体至外观形态满意,获得修复体的三维数据,将数据传输至快速成型机进行修复体的三维原型制造,最后利用医用钛合金铸造修复体。术中将修复体植入缺损区域,钛钉固定。共26例创伤后颅骨缺损患者运用该方法进行修复,缺损面积6 cm×8 cm~12 cm×15 cm。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伤口1期愈合,修复体与缺损区域有良好的适配性,术中无需修正、固定即可。术后随访4年,修复体形态良好,无感染和修复体外露发生。提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预制个体化修复体重建创伤后颅骨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外形,术中无需再加工,缩短了手术时间,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鼻眶骨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采用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患者鼻眶骨骼畸形的适应证及临床意义。方法 经口内入路显露颏孔、下颌体、下颌角、下颌升支中下份的外侧骨面,用小裂钻和骨凿在下颌升支下份咬合平面水平、下颌骨外斜线及颏孔后3~5mm垂直线范围内劈开外板后取出骨块。将下颌骨外板进行适当塑形后,配合钛合金钉、板坚强内固定系统植入或贴附于需行骨骼重建部位。结果 采用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骨骼发育不良或缺损7例。随访6个月~3年,移植骨与邻近相接骨组织愈合良好,局部骨骼重建效果完美稳定。结论 下颌骨外板与颅骨外板的骨密度接近但采取更加方便,并不遗留任何皮肤瘢痕,是目前修复面斜裂骨骼发育不良或缺损的比较理想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烧伤败血症血清蛋白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 30例血培养确诊的烧伤败血症患儿血清蛋白水平。结果 :烧伤败血症患儿血清蛋白异常率高达 80 0 % ,均为降低。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同时降低和单纯球蛋白降低者预后较差。结论 :测定小儿烧伤败血症的血清蛋白水平对病情与预后的估计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