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CEUS-FNAC),于术前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早期乳腺癌122例,术前行经皮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SLN,并行细胞学检查,术中行单纯染料法或联合同位素方法定位、定性SLN,术后以石蜡病理为标准,对比术前细胞学结果。结果 122例病人术后SLN石蜡病理结果:转移28例,未转移94例;CEUS-FNAC方法检测到SLN转移20例,未转移103例;CEUS-FNAC的检出率为100%,判断SLN是否转移的灵敏度71.43%,特异性100%,准确度93.44%,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2.16%,P值为0.000,Kappa值为0.794。结论术前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SLN获得的细胞病理学结果,和术后SLN石蜡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CEUS-FNAC方法可以用于术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状态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和赫塞汀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SK-BR-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与赫塞汀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HER-2表达的影响;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参芪扶正注射液与赫塞汀联合应用降低了HER-2表达,减少了细胞增殖,增加了细胞凋亡率.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与赫塞汀联合应用能抑制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随着乳腺癌早期筛查工作的展开,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由于国人女性乳腺体积偏小,保乳切除后乳房外形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射频消融术为国人提供了一个早期乳腺癌微创治疗的方法。本文检索了近10余年关于早期乳腺癌射频消融术的相关文献,先对早期乳腺癌射频消融术的现状、相关研究及发展方向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机械分离胰腺的方法,提高成人胰岛数量和质量。方法切取8个成人尸体胰腺,并保存于4℃UW液中。首先经主胰管插管灌注复合胶原酶溶液,使胰腺膨胀,然后将胰腺剪切成5~8块,放入Ricordi室中,于37℃下机械震荡消化。收集的胰岛溶于100mlUW液中,放置30min。先将Ficoll液泵入COBE2991细胞分离仪中,然后泵入UW/胰岛制剂,最后加入M199液冲洗。收集纯化的胰岛,计算胰岛当量(IEQ)和纯度,检测胰岛的活性。结果热缺血时间为0~1min,冷缺血时间0.5~4h。纯化前收集的胰岛数量平均为(376.7±50.2)×103IEQ,纯化后为(378.6±56.7)×103IEQ;胰岛收获率平均为(86.8±9.4)%,镶嵌的胰岛平均占(11.0±2.7)%;收获的胰岛纯度平均为(88.3±5.1)%;经AO-PI染色后检测胰岛的活度为(91.3±7.8)%。胰岛素分泌指数平均为5.87±0.81。结论通过机械分离胰腺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胰岛数量和更高的胰岛活性,适合用于临床移植。  相似文献   
5.
全英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英教学是打造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是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200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开展首批留学生全英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首次以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为研究内容和背景,旨在探讨如何提高留学生生化课堂教学质量,为今后教学实践提出教学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检索并筛选1975年1月至2016年12月5 81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其预后。其中,乳腺癌骨转移组3 146例,乳腺癌非骨转移组2 669例。按照预后情况,将3 14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分为2个亚组:死亡组1 669例和存活组1 477例。利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骨转移和非骨转移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分析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乳腺癌骨转移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 结果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患者在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人种、ER、PR、HER-2、肿瘤分子分型和预后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71、-2.39、-13.87、χ2=14.55、305.74、245.56、69.34、335.36、79.15,P均<0.050),2组间年龄、性别和原发灶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2.71、0.45,P均>0.0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阳性、PR阳性、肿瘤T分期高和N分期高为导致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危险因素(OR=1.775,95%CI:1.258~2.505,P=0.001;OR=1.425,95%CI: 1.236~1.643,P<0.001;OR=1.095,95%CI:1.043~1.149,P<0.001;OR=1.396,95%CI: 1.246~1.564,P<0.001),而组织学分级越高,发生骨转移的风险反而越小(OR=0.815,95%CI:0.733~0.907,P<0.001)。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患者的O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53,P<0.001)。骨转移患者中,2个亚组(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年龄、ER、PR、HER-2、肿瘤分子分型、原发灶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75、-3.22、-8.14、χ2=39.80、69.81、87.45、51.87、132.47、36.24、6.05、36.24,P均<0.050)。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PR、HER-2、肿瘤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化疗、放射治疗和原发灶手术是影响骨转移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1.349,95%CI: 1.195~1.523,P<0.001;HR=1.151,95%CI: 1.101~1.203,P<0.001;HR= 1.077,95%CI: 1.033~1.123,P<0.001;HR= 0.715,95%CI: 0.626~0.817,P<0.001;HR=0.695,95%CI: 0.627~0.770,P<0.001;HR=1.349,95%CI: 1.260~1.414,P<0.001;HR=1.371,95%CI: 1.261~1.489,P<0.001;HR=0.626,95%CI:0.562~0.697,P<0.001;HR=0.874,95%CI:0.791~0.966,P=0.008;HR=0.663,95%CI: 0.561~0.784,P<0.001)。 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优于非骨转移患者,与年龄、T分期、N分期、PR、HER-2、肿瘤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有关,治疗方面原发灶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有助于改善骨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指导下结合淋巴结内注射亚甲蓝定位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可行性及SLN转移与非转移时的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方法选择30例经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于近肿瘤侧乳晕区皮内及皮下注射造影剂,观察SLN的超声造影增强情况,记录SLN的大小、个数、淋巴门、纵横比、增强时间及增强模式。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注入SLN内,对其定位。手术取出标记的SLN送病理检查,并根据结果分为SLN转移组和SLN非转移组。结果 3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造影成功检出SLN者27例,共检出51个SLN,检出率为90%。术后病理证实,阳性SLN 21个(转移组),阴性SLN 30个(非转移组)。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在淋巴门是否消失、纵横比、增强时间及增强模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淋巴门、纵横比和增强模式,是鉴别SLN转移与非转移的声像图特征。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清楚显示检测到的淋巴管与SLN。超声造影联合亚甲蓝定位,不仅有助于术中顺利找到SLN,提高检出率,而且根据SLN的声像图特征能够初步判断其是否转移。超声造影与病理双把关,将减少SLN的假阴性率。超声造影联合亚甲蓝定位指导SLN活检,定位准确,方法简练,成本低,效果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大鼠胰岛冻存质量的方法,以期为建立胰岛库奠定基础。方法将受体鼠分为实验组A组:即一步法联合冻存的胰岛移植组;对照组B组:新鲜的胰岛移植组;对照组C组:逐步法冻存的胰岛移植组。观察3组之间胰岛收获率,活性及移植后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纯化后收获大鼠胰岛每只(826.87±93.24)IEQ。A组平均胰岛收获率为(87±4)%,高于C组的胰岛收获率(81±4)%。A组和C组经过胰岛刺激素释放实验后均有较B组高的基础胰岛素释放量,但刺激指数则明显低于B组的637.3±39.5。胰岛移植入糖尿病鼠受体后,A组和B组在移植后1周即恢复血糖为正常值,并维持到观察结束。而C组中则需要较长时间纠正血糖到正常。移植(2011.14±114.22)IEQ胰岛在A组和B组可达到100%纠正糖尿病。结论采用全新的细胞内低温保存液(HTS)结合细胞冻存液(DMSO)对大鼠胰岛进行一步法冻存取得了明显优于用DMSO逐步冻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条件下微重力培养的高分子可降解聚乙醇酸支架-胰岛复合物移植后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胰岛细胞在体外静止培养(对照组)、支架微重力培养(实验组1)及高压氧条件下支架微重力培养(实验组2),5d后将胰岛移植到糖尿病大鼠体内。在移植后不同的时间点,分别对各组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和实验组2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显著降低,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增高;且实验组2效果更为显著。电镜观察显示移植后,支架-胰岛复合物中胰岛形态良好,细胞间可见交织呈网状的细胞外基质。结论:高压氧条件下微重力培养可更加改善胰岛移植物的形态并使其更好地发挥生物学效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