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膀胱癌转化生长因子β1过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GFβ1蛋白及mRNA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SP法检测 74例膀胱癌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 ;QRT PCR方法检测 43例膀胱癌TGFβ1mRNA转录水平。 结果 膀胱癌TGFβ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89.2 % ,T2 ~T4 浸润性膀胱癌TGFβ1过表达率为 83.8% ,明显高于Ta~T1表浅性膀胱癌 (33.3% ) ,P <0 .0 5 ;复发转移组 30例中TGFβ1过表达 2 9例 ,而无瘤存活组 44例中过表达 30例 ,P <0 .0 0 5 ;膀胱癌组织TGFβ1mR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 结论 TGFβ1过表达与膀胱癌浸润生长方式和预后等有密切关系 ,可能成为评价膀胱癌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肾癌组织中c-kit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137例透明细胞癌、82例乳头状癌、51例嫌色细胞癌标本中c-kit蛋白和PC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嫌色细胞癌中c-kit强阳性表达率为94.1%(48/51),明显高于透明细胞癌的16.1%(22/137)及乳头状癌的28.1%(2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kit强阳性表达仅与嫌色细胞癌分期有关(P=0.038);在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中PCNA表达与分级关系密切(P=0.043,P=0.011),而与嫌色细胞癌分级无关. 结论 嫌色细胞癌中c-kit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肾癌亚型,且与肿瘤局部进展关系密切.不同亚型间c-kit表达差异有助于肾癌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指导晚期肾癌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大鼠腹壁动脉穿支皮瓣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大鼠腹壁动脉穿支(DEP)模型,观察无干预情况下皮瓣成活过程.方法 观察大鼠腹壁穿支血管解剖,构建单一腹壁肌皮穿支血供模型,皮瓣上至肋弓缘,下至髂前上棘,侧至腋中线.术后观察皮瓣,检测微血管密度、胶原含量.结果 构建以右腹壁第2肌皮穿支血管为单一血供的3.0 cm×6.5 cm~3.0 cm×7.0 cm皮瓣,单一穿支血管可供养皮瓣.术后1周存活区界限出现;2周坏死区完全变黑干缩.术后早期(1~3 d)以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为主,晚期(7~14 d)以血管生成和胶原沉积为主.术后1~3 d皮瓣MVD上升(P<0.05),胶原含量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5 d均渐上升(P<0.05),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左右达到高峰(P<0.01),后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大鼠DEP模型是稳定可靠的穿支皮瓣乳房再造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5.
淋巴结状态是决定乳腺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指标.有研究指出阳性-检查淋巴结比例(positive-examined rate,PER)可作为患者预后的指标.本研究收集我院1989年至1995年手术的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对PER与患者生存的关系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6.
比较2004年WHO肾细胞癌组织学分类标准与1997年WHO及更早的分类标准的异同,总结常见的诊断差异及可能原因,纠正及更新对肾细胞癌的传统病理分类的观念。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间,根治性肾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透明性肾细胞癌249例,按2004年WHO肾癌组织学分类标准重新分类,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原分类法的249例透明细胞癌,经重新分类后,发现透明细胞癌17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42例,嫌色细胞癌5例,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3例,混合型肾细胞癌23例(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2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性肾细胞癌2例)。结论:部分乳头状肾细胞癌与嫌色肾细胞癌过去易被诊断为透明细胞癌,两者具有相似的胞浆特点,及对其组织学特点认识不清是其主要原因;中国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发病率与国外相近,且其亚型的分类及诊断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主要探讨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PICK-1蛋白的表达与该肿瘤临床病理、其他生物学指标以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96例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PICK-1、ER、PR、HER2/neu、TIMP-1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及表达间的相关性,以及PICK-1蛋白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PICK-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7.22%,肿瘤细胞中PICK-1的高表达与淋巴结受累和高组织学分级相关(P均<0.001),且与HER2/neu表达相关(P<0.001),而与雌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P>0.05).同时该蛋白的表达与TIMP-1表达呈正相关(P=0.002).PICK-1蛋白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相关.分层分析显示PICK-1仅对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有影响,同时对HER2/neu不同状态患者的影响不同,其中对三阴性乳腺癌(HR-HER-)预后影响最大.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HR状态、HER2/neu表达、TIMP-1表达、肿瘤细胞表达PICK-1均是有意义的预后指标;但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HER2/neu表达和PICK-1表达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PICK-1蛋白与浸润性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特性相关.同时有可能作为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尤其是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意义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刘文欣  刘岩雪  陈颖 《山东医药》2011,51(32):74-76,F0003
目的探讨CDK7和CyclinH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2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5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DK7和CyclinH的表达。结果 CDK7和CyclinH在正常、增生及癌变的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率逐渐增高(P〈0.001)。CDK7和CyclinH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侵犯深度和组织分化程度没有明显关系(P〉0.05)。子宫内膜癌中CDK7与Cy-clinH的表达成正相关(r=0.806,P〈0.001)。结论 CDK7和CyclinH的异常表达可以造成子宫内膜细胞周期调控失调,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表皮粘附因子(epithelial cadherin,E-cd)表达与涎腺肿瘤的分化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E-cd多克隆抗体的过氧化物酶的免疫组化检测技术。E-cd表达以细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染色强度则以正常腮腺组织阳性细胞呈现的棕黄色染色特征( )为标准。结果:2例正常涎腺组织E-cd在腺泡细胞尤其在腺管系统和腺泡一腺管单位有明显表达。5例良性混合瘤均为正常表达。涎腺癌47例中,39例E-cd表达减弱或消失。高恶性涎腺癌与低恶性涎腺癌的E-cd表达有明显的差异。术前累及面神经和皮肤的11例均为E-cd表达减弱或消失。E-cd表达的减弱或消失与涎腺癌的复发、转移和5年自下而上率有明显的关系。结论:涎腺肿瘤组织的E-cd检测有可能作为判别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