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脑室周围型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脑室周围型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1996至2006年诊治的53例PCNSL-脑室周围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患者均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术后均辅以放疗(全脑普放或γ刀)和/或化疗.结果 本组全切除18例(33.96%),近全切除25例(47.17%),部分切除10例(18.87%);45例(84.91%)术后症状及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随访51例,随访时间5~30月,最短存活时间5月,最长30月,中位生存时间20月.结论 PCNSL-脑室周围型恶性程度高,病程短,起病快,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预后较差,对放化疗敏感,手术结合放化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分析17例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法和疗效.结果 17例中13例位于幕上,幕下小脑半球3例,颈髓1例.其临床表现及体征无特异性,GT和MRI无法明确诊断.手术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随访14例,均死于术后肿瘤复发,最短于术后1个月死亡,最长于术后14个月死亡,术后中位生存期6.5个月.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误诊率高,预后差,以手术切除为主,可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切除鞍上突入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人路及疗效.方法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46例突入第三脑室内的颅咽管瘤.结果 肿瘤全切33例,近全切10例,部分切除3例;随访46例,随访时间3个月-15年,其中39例术后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8例术后复发.结论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疗效显著.此入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脑组织,并在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同时做到较少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刘家刚  毛庆 《华西医学》2004,19(2):310-311
原发性的神经胶质瘤.特别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其生物学特征如不可控制的细胞增生,正常凋亡程序的关闭,新生血管的形成和浸润性牛长.给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目前认为一系列的基因变异是发生胶质瘤的生物学基础,这些变异主要发生存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系统。该系统可调控细胞周期,调节细胞生长与分化,促进损伤修复。最近的研究表明.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系统的异常活化与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递,抑制肿瘤的生长,增加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对胶质瘤中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是当今国内外生物治疗肿瘤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鼻蝶鞍区病变切除术后鞍底重建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3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鞍区病变切除术患者鞍底重建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男64例,女68例;年龄19~74岁,平均45.7岁。病因:垂体无功能腺瘤91例,生长激素腺瘤22例,泌乳素腺瘤9例,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腺瘤2例,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腺瘤1例,Rathke囊肿5例,鞍内型颅咽管瘤2例。术中采用由人工硬膜、颅骨和蝶窦黏膜组成的夹心层法重建鞍底。结果术后4例发生少量脑脊液漏,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1周后治愈。术后再出血2例,经药物治疗消退;术后高热、感染3例,经抗生素治疗后2例好转,1例配合腰穿持续引流后治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42个月,平均35.2个月。患者术前症状及体征术后不同程度好转。结论以人工硬膜加自体骨片等材料为主体的鞍底重建技术具有解剖还原、操作简便、稳固可靠、创伤小、无排斥等特点,辅以周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引起的开放性头皮损伤伤121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及抗生素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12汶川地震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8例开放性颅伤患者头皮伤口感染的病原学资料。结果全组38例开放性头皮伤口感染的病原菌菌株51株,革兰阳性菌35株(68.63%),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41.18%),表皮葡萄球菌14株(27.45%);革兰阴性菌16株(31.37%),分别是阴沟肠杆菌8株(15.69%),肺炎克雷伯杆菌4株(7.84%),绿脓杆菌2株(3.92%),深红沙雷氏菌2株(3.92%)。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经彻底清创及应用敏感抗生素,能有效控制感染。结论地震引起的开放性头皮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多以革兰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早期彻底清创,营养支持,应用敏感抗生素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膜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类似物(PTEN)表达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脑膜瘤标本的EGFR和PTEN表达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在90%(54/60)的脑膜瘤中EGFR过表达,非典型脑膜瘤及间变性脑膜瘤中EGFR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典型脑膜瘤(P〈0.05);PTEN在各病理级别脑膜瘤中的阳性率为100%,而且各病理级别脑膜瘤中PTEN的染色强度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EGFR的表达强度与脑膜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抑癌基因PTEN在脑膜瘤中未见缺失,可能与脑膜瘤的发生、发展无关。  相似文献   
8.
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颅内恶性脑膜瘤具有某些良性肿瘤的特点,逐渐发生恶性变化,术前初步诊断有助于最佳治疗方案的确定.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46例恶性脑膜瘤患者,现就其诊断与治疗问题进行相关探讨,以便在术前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Am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复合征的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手术方式较多,疗效各异。华西医院1996年1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颅颈交界处畸形患者350例。其中,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综合症(ACM-SM复合征)患者310例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深入认识脑室系统的动静脉畸形,以期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结合国外文献回顾性总结10例脑室系统的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及治疗.结果 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3例在CT及MRl上小具有典型的动静脉畸形表现,DSA的阳性率为66.7%,10例均接受手术,8例全切,2例部分切除,均经病理证实为动静脉畸形.1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加γ-刀治疗,1例因仍有脑积水而行V-P分流术,随访1-1.5年,9例均无明显神经功能废损.结论 脑室系统动静脉畸形发病率低,出血及脑积水多见,手术切除是脑室系统动静脉畸形的最佳选择,而对于无法切除者,手术的目的 是解决脑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