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与内固定方法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67例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2枚加压空心螺钉前后交叉内固定,对照组27例采用3枚,术后3个月,6个月及以后有症状均行M R I,观察比较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 治疗组40例病例中,股骨头坏死3例(Ⅰ型1例,Ⅱ型2例);对照组27例中8例(Ⅰ型2例,Ⅱ、Ⅲ型各3例),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枚空心加压螺钉前后交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种符合生物力学的可固定方法,降低了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3例胫骨近端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骨折复位后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血管行断端直接吻合或大隐静脉逆转吻合术,神经损伤行神经松解。结果本组血管吻合后均持续畅通,创面在术后4周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1~2年,患肢功能恢复均满意。结论胫骨近端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早期正确诊断与尽快恢复肢体的血液循环对挽救肢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背景:颈椎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被认为是颈椎前路多节段椎间盘切除和融合的标准治疗,但是,颈前路植入钢板有着很多金属植入物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目的:分析和比较使用颈椎桥形连接融合器和Cage椎间融合器±颈椎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进行颈椎前路2节段以上椎问融合的有效性。方法:纳入54例2节段以上颈椎间盘突出接受颈椎前路减压和融合治疗的患者,分别使用颈椎桥形连接融合器进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n=30)和Cage椎间融合器与颈椎前路钢板固定系统进行椎间融合(n=24)。使用日本骨科学会(JOA)量表系统评价临床结果,椎间融合后3,6个月依据X射线检查评价颈椎前凸角、椎体间高度和颈椎融合状态。结果与结论:对桥形连接融合器和Cage椎间融合器组的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两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5个月。桥形连接融合器组平均JOA评分由治疗前(7.4±0.4)分,提高到治疗后3个月(14.3±0.5)分,治疗后6个月(14.5±0.8)分,Cage椎间融合器组平均JOA评分由治疗前(7.6±0.7)分,提高到治疗后3个月(13.9±±0.4)分,治疗后6个月(14.0±0.6)分,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的颈椎前凸角和椎间隙高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说明该植入体植入后能有效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避免出现螺钉钢板固定并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后大鼠肠结构及肠屏障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化疗模型组(B组)和rhIL-11治疗化疗模型组(C组),每组10只.B、C两组行5-FU 75 mg/kg腹腔内注射化疗1 d.C组于化疗开始后3 d天注射rhIL-11 600·μg·kg-1·d-1.化疗前及化疗后第5天分别称空腹体重,实验后第5天测肠结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肠道通透性.结果 C组体重丢失少于B组,A组体重增加显著多于B、C组(P<0.01).C组的各项肠结构指标均优于B组(P<0.05).C、A组的细菌移位率(10%)低于B组的60%(P<0.05).B组的肠通透性与A、C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rhIL-11对化疗大鼠的肠结构和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临床治疗与康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76例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病例,按入院时间(即是否接受系统临床治疗与康复)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并对患者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临床治疗与康复能减少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遗留膝关节的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钴、铬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的细胞毒性及I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钴、铬离子对骨代谢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钴、铬离子分别与小鼠成骨样MC3T3-E1细胞体外培养,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型胶原蛋白含量、RT-PCR检测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钴、铬离子能明显抑制成骨细胞的细胞活力;成骨细胞暴露在钴铬离子下,与对照组相比,24h、48h后:I型胶原蛋白的分泌分别下降45.3%、49.2%(P<0.05);I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分别下降26.8%、32.6%(P<0.05)。结论钴、铬离子可抑制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提示其对MC3T3-El细胞可能存在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有限发开交叉无氏针固定治疗。结果 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7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均4~6周达到临床愈合,其中优30例,良9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92.86%。无一例出现骨折再移位和神经损伤。结论有限切开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等优点,同时又减少了医师和患儿对X线的暴露,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两枚双头加压钛螺纹钉前后交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患者为2组:实验组用2枚双头加压螺纹钉交叉固定,共40例;对照组用3枚加压螺纹钉平行固定,共27例。分别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0±6min,对照组为50±7min(P〈0.01);出血量实验组为20±8mL,对照组为30±10mL(P〈0.05);术后Harris评分,实验组优良率为95.0%,对照组为96.3%(P〉0.05)。结论:双头加压螺纹钉交叉固定是一种比较理想、可靠的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造口旁疝(PSH)是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存在发生率高及修复困难等特点。为此,有研究提出在造口术时应用预防性补片加强腹壁的方法来减少这一并发症。然而,最近的几项研究对预防性补片效果提出了挑战。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应用预防性补片对预防造口术后PSH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应用补片在预防PSH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3月。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a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评估偏倚风险。 结果:最终纳入12项中等及以上质量RCT,共计963例患者,其中479例接受预防性补片置入(补片组),484例未置补片(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示,在预防PSH发生方面,补片组优于对照组(RR=0.44,95% CI=0.29~0.65,P<000 1);在造口相关并发症方面,补片组与对照组在造口相关性感染(RR=0.92,95% CI=0.46~1.81,P=0.80)、造口脱垂(RR=0.29,95% CI=0.08~1.07,P=0.06)、造口坏死(RR=0.72,95% CI=0.32~1.61,P=0.42)、造口狭窄(RR=2.31,95% CI=0.79~6.81,P=0.13)及造口需重新修复(RR=0.88,95% CI=0.48~1.61,P=0.68)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示,手术方式、诊断方式、补片位置、随访时间均非研究间异质性的主要来源(均P>0.05)。 结论:现有研究表明常规造口时应用预防性补片可显著降低PSH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与造口相关的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但结果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内固定和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将39例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解剖钢板内固定组18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张力带内固定组21例,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获7~19个月的随访,无骨折移位及骨不愈合。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定,解剖钢板内固定组优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张力带内固定组优7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因具有固定牢靠、最大限度地恢复尺骨鹰嘴半月切迹与肱骨关节面的对合关系等优点,避免了术后鹰嘴变窄和短缩,并能早期进行患肘关节功能锻炼,故更适合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