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3D影像分析正常成年人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髓腔中线的关系,为顺行髓内钉理想置入点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股骨全长CT检查的正常成年人107例,男64例,女43例;年龄(51.7±16.4)岁;左侧54例,右侧53例。利用Volume Viewer软件重建3D影像,根据股骨大转子形态分为前峰型(anterior apex,AA),后峰型(posterior apex,PA),中峰型(middle apex,MA),无峰型(none apex,NA)4组;冠状及矢状面上根据前倾角度分别调整股骨至标准颈干角位(apparent neck shaft angle,ANSA)及真颈干角位(true neck shaft angle,TNSA),分别记为C-ANSA,C-TNSA,S-ANSA,S-TNSA,测量各组在上述4个位置上股骨髓腔中线至股骨大转子最高点的垂直距离(vertical distance,VD),并对测得的VD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临床资料与VD值的关系。结果:(1)4组4个位置对应VD值比较,AA组、MA组在S-ANSA上的V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MA、NA组在C-ANSA和C-TNSA上的V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矢状面2个位置VD值比较,AA、MA、NA组V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面2个位置VD值比较,PA、 N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经多元线性回归获得SANSA和S-TNSA位置上VD值的预测方程,S-ANSA上R=0.343,F=3.409,P=0.012;S-TNSA上R=0.317,F=2.846,P=0.028,其中颈干角和性别是矢状位上VD值的影响因素,而与冠状面上2个位置的VD值大小无明显差异。结论 :(1)以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为解剖标志确定正常成年人股骨髓内钉进针点,须辨别股骨大转子形态以及明确观测体位后再对矢状面上前后偏移及冠状面的横向偏移进行估计。(2)矢状面上的前后偏移随着颈干角的增大而有所增大,且女性前后偏移程度较男性小。  相似文献   
2.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ILF技术对1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及V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随访6-24(15.67±4.98)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5.83±1.4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92±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2,P〈0.01);VAS评分术前平均(9.17±0.72)分,术后平均(0.42±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1,P〈0.01)。结论应用TILF方法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切口经腹膜外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01年2月至2012年2月应用小切口经腹膜外ALIF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4~68岁,平均(53.1±5.9)岁。术中均采用SynFrame拉钩系统及SynFix-LR腰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统计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于术后2天、3、6、12个月进行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10个月,平均(45.6±29.6)个月。术后疼痛VAS评分与ODI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7±0.7)分(5~8分)降至术后12个月平均(1.7±0.9)分(0~3分),ODI值由术前平均80.6%±3.9%(69%~85%)降至术后12个月6.6%±1.3%(5%~11%)。术中出血量90~220 ml,平均(126.0±40.3) ml;术后48 h引流量35~63 ml,平均(47.5±7.6) ml;住院天数4~11 d,平均(6.7±1.8) d。术后6个月骨性融合。随访期间融合器位置及形态正常,内固定无断裂及滑脱。结论 应用小切口经腹膜外ALIF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能够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功能,脊柱融合率高,手术并发症少,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纤维异常增殖症是指发生于骨内,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纤维组织增生的病变,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非肿瘤性病变,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因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单骨型、多骨型及Albright综合症。以单发、局限性最为常见,好发于四肢长管骨,常见于胫骨、股骨、肱骨、腓骨;其次是桡骨、锁骨、肩胛骨、髂骨;  相似文献   
5.
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属复杂骨折,由于交通事故的骤增,其发病率日见增多.重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是近年来创伤骨科的主要进展之一.作者于1999年 2月至 2001年 12月应用重建交锁髓内钉治疗 13例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足踝部外伤、感染、肿瘤等引起皮肤软组织缺损,常导致肌腱、骨关节的裸露,须行皮瓣进行修复。本院自1996年10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该类皮肤软组织缺损伤共56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灌注液对断肢再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后肢的断肢再植模型,应用3种不同灌注液(A组肝素钠组,B组肝素钠+利多卡因组,C组肝素钠+地塞米松组)对离断肢体进行灌注,然后进行再植。分别于缺血前、缺血6h、通血60min取材,测定断肢皮肤中丙二醛(MDA)、透射电镜观察缺血6h后再通血60min血管内膜的改变。结果 3组再植肢体成活率相当,B组灌注前后MDA差值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血管内膜改变较A组轻微。结论 断肢再植前应用含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灌注液对离断指进行灌注,可以减轻再植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对血管内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3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东亮  杨宁  陈中 《浙江医学》2007,29(1):51-53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常导致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障碍。我科于2002年3月至2005年7月共诊治肩峰下撞击综合征45例,其中32例得到6个月以上随访,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唑来膦酸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合并膝骨关节炎(OA)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2009年5月—2014年4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治疗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105例PMOP合并膝OA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唑来膦酸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鲑鱼降钙素、钙剂、阿仑膦酸钠及骨化三醇等传统抗骨质疏松治疗,唑来膦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配合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年1次。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WOMA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疼痛VAS评分、BMD以及血清β-CTX、BGP、B-ALP水平。 结果 唑来膦酸组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疼痛VAS评分及BM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疼痛VAS评分及BMD均较治疗前有很大改善(P<0.05),治疗后12个月唑来膦酸组血清β-CTX、B-ALP、BG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血清β-CTX、BGP、B-ALP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组与对照组血清β-CTX、B-ALP、BG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PMOP合并膝OA能明显改善患者骨代谢状态,抑制骨吸收,提高患者骨密度及膝关节功能,减轻膝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微型组织瓣静脉回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SD大鼠微型组织瓣实验模型,探讨静脉逆向回流的机制.方法对30只SD大鼠后肢进行解剖,建立隐动脉微型组织瓣实验模型(组织瓣面积为1.0 cm×1.0 cm).将30只SD大鼠的两侧后肢随机配对分为2组,进行同体对照,每组30块组织瓣.组1保留进入组织瓣的隐动脉和伴行静脉,切断所有进入组织瓣的其他血管;组2保留进入组织瓣的隐动脉,切断结扎隐动脉之伴行静脉和所有进入组织瓣之浅表静脉.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质地及弹性;同时通过血管造影观察静脉回流重建的情况.结果 组织瓣肿胀:术后第1天,组1所有组织瓣皮肤颜色正常,仅3块出现轻微肿胀,皮瓣质地弹性好;第2天肿胀消退.术后第1天,组2所有组织瓣皮肤颜色轻微淤紫,肿胀明显,皮瓣质地较紧张;第2天,所有组织瓣皮肤淤紫消退、肿胀明显转变为轻微肿胀,紧张度减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7、9、14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瓣存活:组1除1块皮缘有0.1 cm皮肤干性坏死,其余组织瓣全部存活.组2有2块皮缘有0.1 cm皮肤干性坏死,3块组织瓣湿性坏死;其余组织瓣皮肤颜色正常,无肿胀,皮瓣质地、弹性略差.结论 微型组织瓣移植有别于大面积组织瓣移植,其静脉回流重建主要在术后前三天依靠组织瓣与受区创面和创缘建立侧支循环.在确保动脉吻合通畅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静脉吻合失败,仍有较高的成活率.但要具有良好组织瓣质地,动、静脉吻合通畅仍是其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