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股四头肌肌力对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3年8月前十字韧带断裂重建术后1年以上行内固定取出术的患者76例,男51例,女25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时患者年龄16~44岁,平均27.6岁。取内固定术前行双侧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速肌力测试,取内固定的同时行二次关节镜检查,观察髌骨和滑车软骨损伤情况,分析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与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分级的关系。结果 前十字韧带重建术至二次关节镜检查的时间为12~51个月,平均25.3个月。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34例患者(45%)患侧与健侧股四头肌肌力比值≤80%,17例患者(22%)患侧与健侧腘绳肌肌力比值≤80%。将患者分为患侧与健侧股四头肌肌力比值>80%组(42例)与肌力比值≤80%组(34例)。两组分别有9例(21%)和16例(47%)出现术后髌骨软骨损伤分级增加,髌骨软骨损伤加重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髌骨软骨损伤分级平均增加0.10和0.68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分别有11例(26%)和11例(32%)出现术后滑车软骨损伤分级增加,滑车软骨损伤加重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滑车软骨损伤分级平均增加0.55和0.71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恢复到健侧的80%以上,可明显减少髌骨软骨损伤的发生和加重。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响本体感觉恢复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本体感觉检查及等速肌力测定.分析影响本体感觉恢复的因素及术后本体感觉和肌力恢复的相关性。方法:44例胴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6个月的患者和13名健康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被动位置重现和Biodex等速测力仪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和等速肌力的评定。比较患者与正常对照问的本体感觉差异,分析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和术前H/Q值对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术后本体感觉和股四头肌力量恢复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与正常对照间膝关节本体感觉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当接受手术的时间在损伤后4个月内时,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间隔和位置重现误差成线性正相关(R:0.713,P〈0.05)。术后本体感觉和股四头肌力量的恢复有正相关趋势(P〈0.05)。结论:术后6个月,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水平仍低于正常人。在韧带损伤后4个月内,接受手术越早,术后6个月时本体感觉水平越好。术后6个月时本体感觉恢复较好的患者股四头肌力量恢复也相应较好。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本体感觉康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膝关节运动创伤常导致膝关节本体感觉的缺失,神经肌肉控制减弱,引起关节不稳。恢复神经肌肉控制是运动员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稳定、重返赛场必需的先决条件。因此,本体感觉康复训练方面的研究,成为国外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本体感觉是包含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的一种特殊感觉形式。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①关节位置的静态感知能力;②关节运动的感知能力(关节运动或加速度的感知);③反射回应和肌张力调节回路的传出活动能力。前两者反映本体感觉的传入活动能力,后者反映其传出活动的能力。力学感受器、视觉、前庭感受器提供的神经传入…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后大鼠阴茎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SD大鼠脊髓损伤(SCI)后阴茎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的变化。方法: 12只雄性SD大鼠分为SCI组与对照组。采用改良的重物坠落法(Allen法)制作大鼠T9-T10脊髓节段不完全损伤模型。伤后7天行阴茎勃起功能检测和nNOS免疫组化,观察脊髓损伤后阴茎勃起潜伏期、勃起次数以及阴茎组织中nNOS神经纤维的变化。结果:SCI 组大鼠阴茎勃起潜伏期明显缩短,阴茎勃起次数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和SCI组大鼠阴茎中nNOS阳性神经纤维数目分别为90.42±3.66、10.13±1.78;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8±0.01、0.11±0.01;积分光密度分别为2.37±0.08、1.08±0.13。与对照组相比较,SCI组大鼠阴茎内nNOS 阳性纤维的数量及光密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D大鼠脊髓损伤后阴茎内nNOS表达减弱,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持续被动活动对兔重建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半腱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ACL),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PM)对移植物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30只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CPM组和非CPM组两组:CPM组术后第2天开始采用自制兔膝关节CPM器进行持续被动活动,共6周;非CPM组仅笼养。分别于术后第6、12、24周取材,每组每次取5只行生物力学观察。结果:与非CPM组相比,CPM组大部分标本两束融合成一体。从术后6周到24周,所有移植物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弹性模量以及这些指标和其对照侧ACL的比值逐渐增加。在术后6、12、24周时,CPM组移植物最大载荷分别为22.72N、79.56N、122.20N,最大应力分别为4.58MPa、13.62MPa、21.79MPa;非CPM组移植物最大载荷分别为16.00N、70.68N、96.20N,最大应力分别为3.07MPa、11.58MPa、17.89MPa。3个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腱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进行持续被动活动可明显提高移植物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刘研  许莹莹  陈秀云  黄红拾 《护理研究》2011,25(29):2687-2688
髌腱为伸膝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断裂后股四头肌即失去正常功能,造成不能主动伸膝的严重病废[1]。髌腱断裂是临床中较少而又严重的膝关节运动性损伤[2],即使在运动员损伤所致的伸膝装置断裂中也仅占很少部分,一旦明确诊断,即需手术  相似文献   
7.
198 9~ 1997年手术治疗完全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 1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例中男 4例 ,女 6例 ;年龄2 5~ 6 5岁。L4 ,56例 ,L3,4 1例 ,L5S13例。病程 1周~ 2年。皆为单腿痛 ,皆有腰痛及腿部疼痛 ,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腿部肌肉松弛萎缩及相应的肌力减退 ,腱反射及感觉异常 ,6例出现腰腿部持续疼痛 ,其中 1例出现昼夜剧痛 ,6例直腿抬高可达 80°以上且加强试验为阴性 ,大部分腰棘突旁压痛不明显。 10例X线片检查 ,其中 4例有椎间隙变窄 ,3例有腰椎轻度侧弯。 10例CT片结果 :6例有腰椎间盘膨出 ,无神经根及硬膜囊压迫征 ,4…  相似文献   
8.
软骨是动物体内一种高度特化的致密结缔组织,主要由软骨细胞和含有胶原纤维及大量蛋白多糖的细胞外基质构成,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胚胎发育时期形成的血管在出生后自动消失[1]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方法 20 只八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自由活动组(n=10)和CPM组(n=10).自由活动组笼内自由活动;CPM组应用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运动.术后第2天,近红外光技术装置ODISseyTM 局部组织血氧监护仪测量每一来回(屈曲30°~110°)不同CPM速度(分别为2.35°/s、3.2°/s 、8°/s)时的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tissue oxygen saturation ,StO2)变化,选择最好的CPM范围和速度.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2、4、6、8、10、14天观察膝关节CPM不同角度时切口局部组织StO2的变化. 结果 与自由活动组相比,3种速度的CPM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均保持较高的StO2,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CPM速度之间StO2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一来回(屈曲30°~110°)运动速度为3.2°/s时保持最高的StO2.在术前和术后第2、4、6、8、10、14天等各时间点,膝关节屈曲30°、60°、90°、110°时StO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时间点(术前和术后第2、4、6、8、10、14天)切口的StO2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4天最低,然后逐渐上升.术后第2周拆线后,切口愈合良好,没有感染、血肿和切口裂开. 结论 兔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膝关节CPM(屈曲30°~110°),可增加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以3.2°/s的CPM速度最佳.  相似文献   
10.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成、入侵和转移的关键环节 ,原发肿瘤和转移性肿瘤持续生长的首要条件是诱导新血管的形成[1,2 ] 。因而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 ,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及转移途径 ,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是一条很有希望的肿瘤治疗新途径[2 ] 。目前已获得多种血管形成抑制因子 ,如AGM 14 70 ,干扰素等 ,有些已经应用于临床 ,但大部分由于毒性大而应用受限[3 ] 。软骨源性血管形成抑制因子由于活性高而无毒副作用 ,倍受瞩目。Dupont[4] 发现 ,软骨对肿瘤组织的侵噬具有抵抗性。与软骨有关的肿瘤—软骨肉瘤 ,是血管化最轻的实体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