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探讨混合型小肝癌(sCHC)的MR强化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中心医院2011年4月至2019年7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sCHC患者资料,观察病灶的MR强化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Fisher检验比较不同优势瘤细胞类型病灶间强化表现的差异。结果:6例病灶表现为动脉期显著环状强化伴持续稳定强化,病理见肝细胞肝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2种瘤细胞混杂分布于外周,散在纤维间质反应,病灶中央有较明显凝固性坏死;1例表现为动脉期显著环状强化伴填充强化,病理见2种瘤细胞混杂分布于外周,中央较多纤维基质及少量凝固性坏死;14例表现为动脉期整瘤明显强化伴持续稳定强化,病理见2种瘤细胞弥漫混杂分布,全瘤纤维基质不丰富,凝固性坏死少见或无;1例表现为结中结样强化,病理见2种瘤细胞移行分布,全瘤纤维基质不丰富,无明显坏死;2例表现为反转强化,病理见2种瘤细胞移行分布,ICC密集区的纤维基质含量较HCC密集区丰富,无明显坏死。24例病灶中ICC优势12例,HCC优势8例,难以判断优势类型者4例;2种瘤细胞优势类型sCHC的强化表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MR强化表现的sCHC病灶具有相应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增强T1W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 1)突变型与野生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6 月至2020 年12 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颅脑增强T1WI图像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89 例,IDH 1突变型32 例(WHO III级15 例,WHO IV级17例),IDH 1野生型57例(WHO III级12例,WHO IV级45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使用A.K软件对原始增强T1WI图像进行影像特征提取,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LASSO回归及10 倍交叉验证进行特征降维,筛选出最具特征的参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对高级别胶质瘤IDH 1突变型和IDH 1野生型识别的预测效能。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获益情况。结果:每位患者增强T1WI图像共提取396个不同的纹理参数,通过LASSO降维及10倍交叉验证筛选,最终得到5个最具特征性纹理参数,并计算得到相应放射值,构建训练组和验证组的预测模型,训练组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0.826~0.97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和81.8%,验证组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0.676~1.000),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80.1%。DCA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在风险阈值0.1~1.0间较大范围内的净收益优于不作处理模型和全部处理模型。结论:基于MRI增强T1W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可有效识别高级别胶质瘤的IDH 1突变型和野生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MR v2018)与超声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EUSv2017)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53例HCC高危风险患者(173例病灶)的超声增强造影和磁共振增强检查资料,评估肝内病灶的影像特征和CEUS v2017与MR v2018类别,以病理或临床诊断为标准将病灶分为HCC组(119例)、其他肝脏恶性肿瘤(OM)组(20例)、良性病变组(34例)。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比较MR v2018与CEUS v2017的LIRADS分类结果差异,χ2检验比较MR v2018与CEUS v2017分类标准诊断HCC或OM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结果:MR v2018与CEUS v2017 评估中HCC与OM的LI-RADS分类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 =-0.363、-1.705,P =0.717、0.088)。MR v2018与CEUS v2017中以LR-5标准诊断HCC的灵敏度均为63.9%(76/119),特异度分别为98.1%(53/54)和92.6%(50/54),准确度分别为74.6%(129/173)和72.8%(126/173);以LR-4联合LR-5(LR-4/5)标准诊断HCC的灵敏度分别为74.8%(89/119)和84.9%(101/119),特异度分别为94.4%(51/54)和70.4%(38/54),准确度分别为80.9%(140/173)和80.3%(139/173);以LR-M标准诊断OM的灵敏度分别为90.0%(18/20)和70.0%(14/20),特异度分别为87.6%(134/153)和90.8%(139/153),准确度分别 为87.9%(152/173)和88.4%(153/173);两套系统在LR-4/5标准的特异度对比中MR v2018要显著高于CEUSv2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MR v2018与CEUS v2017的LR-5 标准诊断HCC、LR-M标准诊断OM均具有相近的诊断效能;而LR-4/5标准在诊断HCC的特异度方面MR v2018要高于CEUS v2017。  相似文献   
4.
李芳  陈潇  齐信王  张坤  汤力宇  肖扬锐  刘烨鼎  王祖飞  李炳荣 《浙江医学》2022,44(14):1501-1505,15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v2017(简称CEUSv2017)对MRLI-RADSv2018(简称MRv2018)中LR-3类病灶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74例肝细胞癌(HCC)高危风险患者超声增强造影与MR影像资料;对59个被MRv2018评估为LR-3的病灶[33个HCC,2个其他肝脏恶性肿瘤(OM),24个良性病变]再行CEUSv2017评估,采用χ2检验比较两套系统的评估结果差异。结果有43个LR-3(MRv2018)病灶在CEUSv2017再次评估中出现LR类别变化,最终被CEUSv2017归类为LR-M、LR-3、LR-4、LR-5者分别为5、16、22、16个,无LR-1和LR-2者。33个被MRv2018归为LR-3的HCC在CEUSv2017中被归类为LR-M、LR-3、LR-4、LR-5的个数分别为3、4、12、14个;2个被MRv2018归为LR-3的OM在CEUSv2017中均被归类为LR-5;24个被MRv2018归为LR-3的良性病变在CEUSv2017中被归类为LR-M、LR-3、LR-4、LR-5的个数分别为2、12、10、0个。MRv2018与CEUSv2017在LR-3类病变中HCC、OM与良性病变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EUSv2017的再评估结果中符合LR-5者有很大的概率是HCC,而符合LR-3者有很大的概率是良性病变;但被CEUSv2017评估为LR-4者可能仍难以区分良恶性。  相似文献   
5.
髓外造血可发生于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及骨髓增生性疾病,少数髓外造血原因不明,其中以地中海贫血重型或中间型最为多见。髓外造血纵隔多发肿块形成更为罕见,现将我院诊治1例报告如下,并复习文献,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富动脉血供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MRI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9年7月间丽水市中心医院经病理证实的IMCC患者首诊MRI资料。将肝内病灶在动脉期出现大面积明显强化的14 例IMCC患者(14 个病灶)纳入研究并分析病灶的影像特征,包括病灶一般情况、平扫和DWI信号表现、增强扫描强化表现及周围组织结构伴随征象。结果:富动脉血供IMCC多为结节或小肿块样,形态多较规则,边界均清晰;病灶在T1WI上呈较均匀的低信号;在T2WI及DWI上呈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强化表现共三型:I型共9(9/14)例,表现为动脉期整体或接近整体强化,增强后期持续稳定强化;II型4例(4/14),表现为动脉期厚环状强化,增强后期持续稳定强化;III型1例(1/14),表现为动脉期整体强化,门脉期快速廓清。7例(7/14)具有肝纤维化背景,6例(6/14)见动脉期瘤周一过性异常灌注强化,6例(6/14)可见延迟强化假包膜征。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脂肪变性、出血、胆管扩张及肝包膜凹陷。富动脉血供IMCC的病理特征是镜下肿瘤细胞分布密集含量多,同时可见丰富的血管裂隙;瘤内纤维间质分布疏松含量少,凝固性坏死及出血少见。结论:富动脉血供IMC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可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进行乳腺MRI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扫描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79例共85个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个恶性病灶中,MRI检出84个,检出率为98.8%;时间-信号强度曲线72个为廓清型,占84.70%;形态不规则79个,占92.94%,82.35%有毛刺和分叶,87.05%不均匀环形强化,71.76%有多支肿瘤血管.结论 MRI三维动态增强及减影技术能够清楚的显示乳腺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曲线反映了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对诊断乳腺恶性病变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31岁,因全身乏力2个月余,胸痛1个月逐渐加剧于2003年9月22日以纵隔多发肿块、重度贫血收住入院.患者发病期间有低热,体温波动在36.2~38.4 ℃,偶有少许咳嗽,无咳痰和咯血,无畏寒和盗汗,无关节痛.曾在外院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具体不详).患者自幼贫血,7岁时曾因脾功能亢进行脾脏切除.否认肝炎及结核病史.父母均有贫血(病因不明),2兄2妹均体健,否认二系三代家族性遗传病史.体检:体温37.5℃,脉搏10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98/59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精神差,面色灰白,鼻梁低平,眉距较宽.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肤出血点及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动脉搏动增强.  相似文献   
9.
10.
常见主动脉疾病包括真假性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等.彩超虽然可以发现上述病变,但不能明确病变范围、大小及侧支情况以及保留图像等,因此无创性影像检查受到临床重视.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利用顺磁性对比剂的短T1作用,在准确测定血循环时间的基础上,用超快速三维容积采集技术,获得对比剂首次通过靶动脉的高分辨率图像,高质量的3D原始图像允许进行各种复杂的后处理,3D技术能任意方向全面观察病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充分信息.3D DCE MRA因具有高诊断准确率、无副反应而临床认可的血管造影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