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静脉期的直方图参数在诊断甲状腺癌(TC)及预测其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0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良性结节82个、恶性结节37个(分化型24例,非分化型13例)。所有患者术前行颈部和上胸部CT平扫和双期(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在静脉期图像上选取病灶最大层面沿病灶边缘勾画ROI后,软件自动生成灰度直方图,并获得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及第1、10、50、90和99百分位数(Pk)等参数值。比较良性TN组与恶性TN组、分化型与非分化型组之间各项直方图参数值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结节组的均值、P50和P90高于良性结节组,方差低于良性结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型组的均值、方差和P50低于非分化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值、方差、P50和P90鉴别良、恶性TN的AUC分别为0.871、0.744、0.827和0.747(P均<0.05);均值、方差和P50鉴别分化型与非分化型的AUC分别为0.60...  相似文献   
2.
病例资料 患者,男,15岁。因“反复活动后肉眼血尿6月”入院,无尿频、尿痛,偶有轻度腰痛,无发热及恶心呕吐,曾在外院行彩超检查提示“左肾静脉受压”,口服药物1月后疗效欠佳,大半年来血尿反复出现,偶伴发有轻度腰痛。查体心肺腹无特殊,双。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正常,尿酸763.8μmol/L,尿钙含量2.20mmol/L。  相似文献   
3.
水痘、麻疹、风疹3种传染病的临床路径管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临床路径在水痘、麻疹、风疹3种传染病治疗中的实际效果分析,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传染病科实情的传染病临床路径设计、组织和实施办法,评价临床路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1年9月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收治的水痘、麻疹、风疹3种传染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组),选取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上述3病种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路径组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的诊疗流程进行诊疗,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的诊疗程序实施诊疗。比较2组在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水痘、麻疹、风疹3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临床路径组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住院日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在水痘、麻疹、风疹3病种中能显著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动态观察184个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EUS灌注过程,分析CEUS各指标包括造影剂进入结节的快慢、方式、增强强度、达峰时间、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有否周边环状增强以及结节内造影剂消退快慢。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增强模式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表现为同步等增强或高增强及周边环状增强;而恶性结节多表现为慢进快退、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其中快退对于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最高(92.2%),向心性、慢进及低增强等造影指标的特异度均较高。结论:CEUS增强模式分析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造影剂慢进快退、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有助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而环状增强有助于良性结节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建立实验性兔股动脉瘤、动静脉瘘模型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关研究.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在40只新西兰白兔股部建立股动脉瘤、股动静脉瘘模型,行模型的血流探测,血气分析,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CDFI),CTA,MRA,DSA检测,并行组织学观察.结果:20只新西兰白兔中成功制作动脉瘤16个,成功率80%,20只新西兰白兔中全部成功制作股动静脉瘘,并经相关检测手段证实.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兔股动脉瘤,动静脉瘘模型切实可行,检测方法上表现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6.
足癣是一种常见的浅部真菌病,相当一部分患者对足癣的认识不够,未进行规范治疗,从而导致病情反复[1].为探讨口服和外用抗真菌药联合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笔者采用特比萘芬口服联合联苯苄唑乳膏外用,并与单纯联苯苄唑乳膏外用作对照,评价该联合疗法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研究影响肝硬化并发肝衰竭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预后因素,为诊治该类患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以期降低病死率。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以原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衰竭发生血流感染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至血流感染发生后30 d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存活组,对纳入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2组间差异显著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入组124例患者,死亡55例。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女性及年龄为46~65岁患者的比例更高(P均<0.05),且多数患者发生血流感染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25分。2组感染时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合并肝细胞癌、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肺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脓毒性休克、12 h内应用抗生素患者的比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6~65岁(OR=3.450,95%CI:1.042~11.420),感染前MELD评分>25分(OR=6.949,95%CI:2.080~23.209),感染发生后>12 h应用抗生素治疗(OR=3.142,95%CI:1.013~9.747),感染后发生脓毒性休克(OR=5.260,95%CI:1.681~16.459)的患者病死率更高(P均<0.05)。结论 肝硬化并发肝衰竭患者一旦发生血流感染,如果年龄在46~65岁、感染前MELD评分>25分,感染发生后>12 h应用抗生素治疗以及感染后发生脓毒性休克,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4年2月至1997年8月,B超共检出胆囊疾病2673例;其中手术987例。B超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癌者982例。漏误诊5例。误诊2例胆囊结石。2例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并存,B超漏诊胆囊癌。1例B超误诊胆囊癌,术中见胆囊结石被脓性粘稠性物包裹。现将漏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及结果 本组5例,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45-67岁,平均56岁。均为我院B超诊断胆囊疾病经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ALOKA 630型 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 3. 5MHz。临床根据 B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及核素显像在诊断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TA)中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6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超声及核素扫描检查发现的150例甲状旁腺结节患者,其中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89例PT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灶超声及核素显像的影像学表现,分析2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势。结果: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可显示甲状旁腺腺瘤,超声和核素显像识别PTA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86.9%、66%,特异度分别为88.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ROC曲线中,超声检查的95%CI下限为0.464,上限为0.588。核素检查的95%CI下限为0.310,上限为0.437。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6.7%,特异度为90.1%。在ROC曲线中95%CI下限为0.542,上限为0.658,较单独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超声识别PTA的灵敏度、特异度较核素检查高,与核素显像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瘤壁部分切除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瘤样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本科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瘤样扩张患者共39例,其中男性27例(69.2%),女性12例(30.8%),年龄(40.6 ±13.3)岁,不包括假性动脉瘤和吻合口处瘤样扩张病例.采用超声多普勒评估血管(肱动脉血流量,桡动脉管径,吻合口管径,瘘静脉管径,瘤样扩张最大直径).采用瘤壁部分切除术治疗该组病例,观察手术前后瘤样扩张血管直径及肱动脉血流量变化,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随访术后并发症.结果 39例患者均为上肢动静脉内瘘,包括鼻咽窝内瘘12例(桡动脉-头静脉),腕部/前臂内瘘25例(桡动脉-头静脉),肘部内瘘2例(肱动脉一头静脉).其中只有1个瘤体的15例,2个瘤体的19例,3个瘤体的4例,4个瘤体的l例.内瘘建立的时间为(41.05±14.45)个月.瘤壁部分切除术成功率为100%,随访时间为(27.73 ±8.59)个月.瘤样扩张段的直径缩小为(10.39±1.83)mm,较术前[(43.79 ±4.74) mm]下降约7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8,P<0.01).术后肱动脉血流量为(770.59±130.10) mL/min,较术前肱动脉血流量[(1 647.39±250.33) mL/min]下降约53.22%(t=19.41,P<0.01).术后随访(27.73±8.59)个月,2例患者死亡,1例死于严重脑出血,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7例患者发现瘘静脉狭窄,在超声引导下行球囊扩张术后可继续使用.结论 瘤壁部分切除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瘤样扩张可保留内瘘的功能和穿刺的长度,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