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末端病大鼠跟腱末端区组织的损伤及适应性改变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07在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完成。将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只和造模组6只。采用“电刺激跳跃法”建立大鼠跟腱末端病模型。4周后处死取其双侧后足跟腱末端,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以ImageProPlus5.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信号积分光密度值进行评估。结果:纳入动物8只,进入结果分析8只,无脱失值。两组跟腱末端区各部位均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跟腱、纤维软骨、钙化软骨、跟骨及腱骨关节面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积分光密度值表达造模组高于正常对照组(233.16±147.95,2.95±2.80;157.50±88.28,12.98±3.78;212.26±150.21,22.71±15.90;126.06±98.15,13.26±4.57;427.89±288.73,46.67±21.13,P<0.01或P<0.05),而在骨髓腔及腱围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差异不显著(767.62±495.15,466.79±275.08;940.80±596.84,625.98±254.71,P>0.05)。结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末端病大鼠大鼠跟腱末端区各部位均有明显表达,大部分区域和对照组大鼠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末端病大鼠跟腱末端区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双重作用,它除了介导组织的损伤过程外还对末端区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适应性改变起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动前热水浴预防末端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证实运动前热水浴预防末端病的作用。选取了1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造模组和预处理组,以“跳跃电刺激法”训练8周后,取双后足做HE染色和HSP70检测。结果显示:运动前热水浴能明显诱导跟腱末端区HSP70的表达,明显减轻末端病的病理性变化,但对适应性变化影响不大。说明运动前热水浴是预防末端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归液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湖北大学运动创伤室、武汉体育学院附属医院1990-1997年收治的软组织损伤病例中有完整病历资料者318例。其中男197例,女121例;年龄12-79岁,平均45.3岁;病程3天一2年;其中上肢软组织损伤69例,腰骰部软组织损伤102例,下肢软组织损伤147例。2治疗方法2.1应用范围以治疗肌肉、肌胆的慢性损伤为主。如腰肌劳损,臀上皮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3横突炎,肩周炎,腰背筋膜炎,肱骨内、外上课炎,膝关节脂肪垫炎,跟踺炎,以及类似病症。急性损伤也可运用。如韧带捩伤,肌肉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末端病大鼠跟腱末端区组织的损伤及适应性改变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07在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完成。将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只和造模组6只。采用“电刺激跳跃法”建立大鼠跟腱末端病模型。4周后处死取其双侧后足跟腱末端,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以Image Pro Plus5.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信号积分光密度值进行评估。结果:纳入动物8只,进入结果分析8只,无脱失值。两组跟腱末端区各部位均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跟腱、纤维软骨、钙化软骨、跟骨及腱骨关节面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积分光密度值表达造模组高于正常对照组(233.16&;#177;147.95,2.95&;#177;2.80;157.50&;#177;88.28,12.98&;#177;3.78:212.26&;#177;150.21,22.71&;#177;15.90;126.06&;#177;98.15。13.26&;#177;4.57;427.89&;#177;288.73.46.67&;#177;21.13,P〈0.01或P〈0.05),而在骨髓腔及腱围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差异不显著(767.62&;#177;495.15,466.79&;#177;275.08,940.80&;#177;596.84,625.98&;#177;254.71,P〉0.05)。结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末端病大鼠大鼠跟腱末端区各部位均有明显表达,大部分区域和对照组大鼠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末端病大鼠跟腱末端区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双重作用,它除了介导组织的损伤过程外还对末端区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适应性改变起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俏  扈盛  李永杰  李若薇  李海瑞  卢悦 《中国康复》2020,35(10):535-540
目的:系统评估全身振动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搜索关于全身振动训练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控制从建库至2019年7月。由两位评审员独立的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总计2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全身振动训练可更有效地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Y平衡测试评分[WMD=5.69,95%CI(4.33,7.06),P<0.01]、患侧单足稳定指数[WMD=-0.13,95%CI(-0.17,-0.10),P<0.01]、腓骨长肌反应时[WMD=-7.14,95%CI(-13.41,-0.86),P=0.03];而基于当前证据,全身振动训练在提高功能量表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6,95%CI(-0.63,0.31),P=0.50]。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全身振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平衡能力,增强腓骨长肌的神经肌肉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7.
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甲皱微循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学院122名男生的甲皱微循环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这些项目的运动员甲皱微血管器质性变差,功能减退.血管扩张、渗出、出血较明显,并出现较多的畸形、交叉的血管袢,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出现红细胞聚积和大量的白色微小血栓.其改变的程度与运动员级别、参加运动的年限相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强度运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一氧化氮合酶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后心肌细胞凋亡意义和发生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9)、有氧训练组(n=12)和过度训练组(n=10)。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训练;有氧训练组每天训练75min;过度训练组大鼠尾部负重(体重的5%),每天训练180min。每周连续训练5天,12周后处死。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有氧训练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IOD值和iNOS表达IO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过度训练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IOD值和iNOS表达IOD值显著高于有氧训练组,并且两组中细胞凋亡IOD值和iNOS表达IOD值呈正相关。结论运动强度越大心肌细胞凋亡越明显;NO可能是产生细胞凋亡的诱因。  相似文献   
9.
衰老又称老化,通常是指在正常状况下生物发育成熟后,随年龄增加,自身功能减退,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下降,结构、组分逐步退行性改变,趋向死亡,不可逆转的现象[1].1956年,Harman首先提出来衰老的自由基假说,之后又提出人类衰老过程中线粒体DNA是自由基攻击的首要目标.19世纪80年代初Miquel等提出"细胞衰老学说",认为衰老是由于氧自由基攻击线粒体DNA引起的一个生物过程.1989年Linnane等提出线粒体衰老假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线粒体与衰老的关系,线粒体与衰老的关系也成为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比较不同传统养生功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检索ProQuest、Scopus、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和中国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