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 CT影像特征,提高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急性胆囊炎(包括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3例和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36例)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49 例均行MSCT全腹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计算和比较各CT征象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与非坏疽性胆囊炎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组与非坏疽性胆囊炎组的胆囊最大横径、胆囊壁厚度、胆汁CT值、胆囊结石、胆囊周围炎及邻近肝实质强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胆囊壁强化不连续或不强化、胆囊壁和/或胆囊腔内积气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组的发生率高于非坏疽性胆囊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具有典型的CT影像表现,常可以作出正确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虽然术前诊断较困难,但仍然有特征性表现。胆囊壁强化不连续或不强化、胆囊壁和/或胆囊腔内积气(有或无胆囊周围积气)可作为鉴别急性坏疽性与非坏疽性胆囊炎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2.
3.
【摘要】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联合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多参数值对术前幕上单发大脑高级别胶质瘤(HGG)与单发脑转移瘤(ME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术前常规MRI检查考虑为幕上单发的HGG或MET的住院患者,对其进行1H-MRS及多b值DWI成像,利用后处理软件重建波谱图及各b值对应的ADC图,分别于各肿瘤瘤体区、瘤周区及对应正常脑质的合适层面勾画兴趣区(ROI),分别记录其平均Cho/NAA值、Cho/Cr值、 NAA/Cr值及ADC值,最终满足纳入标准的有4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HGG 24例,MET 25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分布)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HGG与MET的诊断效能。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两种技术联合鉴别HGG与MET的预测概率,然后绘制ROC曲线分析MRS、多b值DWI及两种技术联合三种方法鉴别两种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瘤周区平均Cho/Cr值为MRS鉴别两者的最佳参数,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87%。当b=1000s/mm2时相应的瘤周区ADC值为DWI鉴别两者的最佳参数,其AUC为0.863,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78.9%。联合两种技术的最佳鉴别参数,即瘤周区平均Cho/Cr值和b=1000s/mm2时相应的瘤周区ADC值,绘制ROC曲线分析MRS、高b值ADC值及两种技术联合鉴别两者的诊断效能,发现两种技术联合时AUC最大,为0.973,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100%。结论:1H-MRS联合多b值DWI对两种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优于其中任一成像技术的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CT及定量CT骨密度(QCT-BMD)检测骨质疏松症患者与骨密度正常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的差异,探讨骨质疏松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QCT检测技术对本地450例50~78岁受检者进行L2~L4椎体松质骨骨密度测定,并根据T值和BMD值分为骨质疏松症组和骨密度正常组,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50例中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为88例,其中男22例,女66例。符合骨质密度正常诊断标准为257例,其中男165例,女92例。88例骨质疏松症组中有38例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为43.2%,257例骨密度正常组中有70例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为27.2%,两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明显高于骨密度正常组,骨质疏松症可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X线、CT和MRI表现,进一步认识与提高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发生于椎体、肱骨、肋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病例,总结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12例孤立性浆细胞瘤为肋骨3例、胸椎6例、肱骨3例,其中1例肱骨发生病理性骨折。X线及CT表现为穿凿样溶骨性骨质破坏、膨胀性生长,边界较清,其中1例骨皮质增厚、硬化,所有均未见明显骨膜反应。与肌肉信号相比,MRI在T1WI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所有均未见瘤周水肿,但可见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浸润,5例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增强明显强化。结论X线平片对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较低;CT能清晰显示瘤体内增厚的骨嵴或残存的骨质;MRI可明确髓腔内外病变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平片、CT和MRI三者联合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正常人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小关节病的发生率,探讨骨质疏松症与腰椎小关节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定量CT对本地132例腰腿痛患者进行L2~4椎体松质骨骨密度测定,并根据测得的骨密度和T值分为骨质疏松症组和骨密度正常组进行腰椎小关节病发病率的比较分析。结果:132例中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为45例,符合骨质密度正常诊断标准的为87例。45例骨质疏松症组中有32例CT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病,发病率为71.1%,87例骨密度正常组中有42例CT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病,发病率为48.3%。骨质疏松组中腰椎小关节发病率明显高于骨密度正常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是导致腰椎小关节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组织专家在2000年第二稿的基础上,复习了近年来国际国内在骨质疏松症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人群特点和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骨质疏松症诊疗工作提供参考。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可以参照WHO-2.5 SD的标准,也可以根据中国人群的实际情况采用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OCCGS)建议的-2.0SD或者骨量下降25%作为诊断标准。并提出了在使用DXA骨密度诊断时需要注意DXA的局限性,避免漏诊。根据近年来定量CT研究的成果,首次在共识中建议采用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和美国放射学院(ACR)推荐的腰椎QCT骨密度低于80 mg/cm3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首次建议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FRAX应用。脆性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重要性,并推荐综合影像检查诊断脆性骨折和鉴别诊断。强调了骨生化检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溃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溃疡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0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且幽门螺杆菌(HP)检测为阳性者,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每日2次,连服1周;法莫替丁20 mg,每日2次,连服2周,4周后做胃镜检测.结果胃溃疡总有效率男89.6%,女97.0%.结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溃疡疗效好、药物剂量小、费用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欧洲腰椎体模(ESP)作为标准评估多中心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误差。材料与方法2个中心(3台CT分别是东芝64排CT、东芝16排CT及GE64排CT)按照常规腰椎定量CT骨密度测量条件和方法对欧洲腰椎体模(ESP)进行重复测量各10次;另外4个中心(CT分别是东芝64排、东芝16排、西门子64排、GE双排)分别用欧洲体模(ESP)扫描测量一次。结果 3台QCT(CT顺序依次是东芝64排,东芝16排,GE64排)对欧洲体模测得的相对精密度CV分别是0.512%、0.523%、0.514%。7台QCT机器间的精密度误差CV分别是L14.213%、L22.752%、L34.786%。7台CT的准确度变化范围和平均值(括号因数值)分别为L11.20%~8.79%(5.1);L2-0.25%~9.15%(3.8);L3-7.03%~5.69%(-0.5)。结论参与研究的多中心QCT系统的机器内精密度、机器间精密度及准确度较好,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