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摘要】目的:探讨骨量正常和骨量减低以及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BMD)、肝脏脂肪含量和内脏脂肪组织(VAT)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男受试者398人,年龄20~85岁,平均50.0±16.3岁。骨量正常组230人,骨量减低组118人,骨质疏松组50人。女受试者468人,年龄21~91岁,平均53.5±16.0岁,骨量正常组219人,骨量减低组127人,骨质疏松组122人。应用QCT测量受试者BMD、肝脏脂肪含量和VAT。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男女性3组间肝脏脂肪含量和VAT有无差别。对测量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评价BMD、肝脏脂肪含量和VAT的相关性。结果:男肝脏脂肪含量(F=1.248,P=0.288)3组无统计学差异;VAT(F=19.48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肝脏脂肪含量(F=6.686,P=0.001)、VAT(F=85.228,P<0.001)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BMD与肝脏脂肪含量(P=0.258)不相关,BMD与VAT(R=-0.309,P<0.001)呈负相关;肝脏脂肪含量与VAT(R=0.450,P<0.001)呈正相关。女BMD与肝脏脂肪含量(R=-0.139,P<0.001)、BMD与VAT(R=-0.514,P<0.001)均呈负相关;肝脏脂肪含量与VAT(R=0.446,P<0.001)呈正相关。结论:男BMD与和VAT呈负相关,肝脏脂肪含量和VAT呈正相关,而女BMD与肝脏脂肪含量和VAT均呈负相关,肝脏脂肪含量和VAT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应用定量CT(QCT)探讨绝经后女性股骨近端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CT检查的绝经后女性患者522例,分为骨折组(232例)及无骨折组(290例)。骨折组年龄52~99岁,平均(72.7±9.8)岁;无骨折组年龄51~87岁,平均(66.3±9.6)岁。采用QCT分析软件测量股骨近端骨密度及臀大肌的脂肪含量。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中年龄、体质指数、骨密度和肌肉脂肪含量的差异。绘制ROC曲线确定年龄、骨密度和肌肉脂肪含量预测骨折的阈值。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两组中年龄、骨密度与肌肉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骨折组患者年龄的均值较无骨折组大6.4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3,P<0.001)。骨折组股骨近端骨密度为(93.0±33.3)mg/cm3,无骨折组为(113.5±36.1)mg/cm3,骨折组股骨近端骨密度更低(t=-6.70,P<0.001)。骨折组髋部臀大肌的脂肪含量为12.9%±6.9%,无骨折组为11.1%±5.2%,骨折组肌肉脂肪含量更高(t=3.43,P<0.001)。骨折组和无骨折组的体质指数分别为(23.38±3.9)和(24.46±3.7)kg/m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45,P>0.05)。年龄在73.5岁以上、骨密度低于112.3mg/cm3和肌肉脂肪含量达12.8%以上时,更容易发生骨折(P<0.05)。股骨近端骨密度与其邻近肌肉的脂肪含量呈负相关(骨折组:r=-0.403,无骨折组,r=-0.191)。结论:QCT可定量测量股骨近端骨密度和其周围肌肉的脂肪含量,有助于预测绝经后女性发生股骨近端骨折的风险,指导临床对骨折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和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膝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髓及半月板进行MR-病理对照分析,探讨膝RA的MRI特点及病变发生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1月—2014年12月间确诊为膝RA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1例病人(共13只膝关节)资料。评价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髓及半月板的MRI表现,并在显微镜下对观察膝RA病人膝关节各部位组织的病理学特点。当细胞成分不确定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定细胞种类。对关节软骨损伤MRI分级和半月板损伤MRI分度以及不同部位关节软骨下骨髓水肿和关节软骨、半月板损伤的病理学表现分度进行分析,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位于裸区和远离裸区的软骨下骨髓水肿的病理学表现分度进行比较。结果本组膝RA病人中大部分病人的MRI关节软骨破坏程度为4级,半月板破坏程度为4度。MRI显示52处软骨下骨髓水肿的部位中有18处(34.6%)于骨髓水肿上方覆盖有关节软骨且远离裸区,而34处(65.4%)的骨髓水肿位于裸区且邻近滑膜。在软骨下骨髓水肿的病理学表现中,纤维化、骨小梁镶嵌样结构及淋巴细胞浸润为最常见的表现。位于裸区和远离裸区骨髓水肿的两组间各种病理学表现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关节软骨破坏的病理学表现中,纤维环、关节软骨破坏变薄及关节软骨增生为最常见的镜下病理表现。在全部13只切除的膝关节共26个半月板标本中,仅发现5个(19.2%)残留半月板标本,在MRI上均表现为萎缩、变薄,信号不均,其最常见的病理学表现为纤维化和吞噬包裹钙化碎片。结论晚期膝RA病人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破坏严重,骨髓水肿可发生于关节裸区或远离裸区部位,提示膝RA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导致病人关节功能严重减退甚至丧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大肌肌内黏液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腰大肌肌内黏液瘤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CT和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显示右侧腰大肌内巨大卵圆形肿块影,边界清晰,呈水样均匀密度,邻近肌肉受压,邻近腰椎未见明显骨质破坏。MRI示右侧腰大肌内边界清晰卵圆形异常信号影,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病灶内可见多发分隔影。病灶边缘可见包膜影,病灶下极包膜欠完整,病变下极向邻近肌肉浸润,病灶邻近肌肉受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肌内黏液瘤。免疫组化显示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AM)、CD34呈阳性。结论腰大肌肌内黏液瘤罕见,其临床和影像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确诊需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淀粉样变性(AM)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多见于肾衰而行透析治疗的病人或浆细胞骨髓瘤病人。该病是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外间隙所引起。AM累及骨肌系统较为少见,病变的MRI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就AM的概念、分类及其在骨关节及肌肉的MRI特点及鉴别诊断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尺骨撞击综合征是由于尺骨头、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月骨及三角骨发生慢性撞击而引起腕部尺侧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一组综合征.尺骨撞击综合征是腕部尺侧疼痛的主要原因,MRI平扫及MRI关节成像检查可早期诊断该病,为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影像学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颈椎管狭窄对颈髓白质纤维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等定量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126例因颈肩部疼痛、感觉异常及运动功能减退等症状而行颈椎MRI检查的病人,同时纳入34名年龄条件匹配,无颈肩部不适的正常志愿者。根据颈椎管狭窄程度将病人分为3组,其中1度组82例、2度组36例、3度组8例,正常志愿者为0度组,进一步将所有受试者分为无脊髓受压组(0度组+1度组)及脊髓受压组(2度组+3度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矢状面及横断面T2WI扫描,同时行DTI序列扫描。分别比较受试者各兴趣区(ROI)的FA及ADC值。结果4组间各ROI的FA值无明显差异,而ADC值除右后区ROI(F=1.56,P=0.20)外,其余5个ROI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度组右前和左前区ROI的ADC值均高于0度组和1度组(均P0.05);2度组与3度组各ROI的ADC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度组各个ROI的ADC值均高于0度组和1度组(P0.05)。除右后区ROI外,其余各区脊髓受压组的ADC值明显大于无脊髓受压组。结论 DTI可对颈椎管狭窄病人的颈髓进行定量研究,颈髓受压早期,白质区的ADC值升高而FA值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DTI和扩散峰度成像(DKI)能早期发现并定量分析颈髓内部微细结构的改变,对指导临床和判断颈椎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就DTI、DKI成像原理及其在颈髓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内侧半月板突出的病因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诊断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并经MRI确认有内侧半月板突出的60例患者为半月板突出组,无突出的60例为对照组.在MRI上测量内侧半月板突出距离、胫股角,分析突出组胫股角与突出距离的相关性,比较两组膝内翻、内侧半月板及胫股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分析内侧半月板突出对半月板损伤、膝内翻对半月板突出的影响.结果 突出组:半月板突出距离平均(8.30±1.79) mm;60例有膝内翻,胫股角平均179.0°±2.2°;内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前角50.0% (30/60),体部93.3% (56/60),后角93.3% (56/60);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14例,发生率23.3%(14/60);胫股内侧关节软骨退变发生率:胫骨内侧平台100%(60/60),股骨内髁100%(60/60);胫股角与内侧半月板突出距离呈负相关.对照组:内侧半月板超出胫骨内侧平台边缘的距离平均(0.57±0.80) mm;4例膝内翻;内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前角0,体部16.7%(10/60),后角70.0% (42/60);无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胫股内侧关节软骨退变发生率:胫骨内侧平台26.7%(16/60),股骨内髁30.0% (18/60).半月板突出组与对照组半月板损伤比值比为6.0、膝内翻例数比值比为15.0.半月板突出组内侧半月板各部位及胫股内侧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膝内翻可能是内侧半月板突出的原因之一,内侧半月板突出显著增加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其对膝胫股内侧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