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西南宁市育龄夫妇α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空间分布规律,为南宁市地中海贫血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3年南宁市12个县、城区育龄夫妇地中海贫血筛查记录数据,计算南宁市各县、城区各年α地贫检出率及4年平均检出率,采用Arc Map 10.0制作α地贫空间分布图,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南宁市育龄夫妇α地贫的检出率为18.1%,在空间分布中不存在相关性,但存在高发地区,如良庆区、隆安县、武鸣县。结论南宁市各县、城区α地贫的检出率较高,针对高发地区应加强筛查力度和产前诊断,以减少α地贫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联合丁螺环酮、右佐匹克隆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伴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63例广泛性焦虑障碍伴失眠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口服丁螺环酮与右佐匹克隆)32例,观察组(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3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情况与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MA、PSQI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A和PSQI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伴失眠患者治疗中加入针刺疗法能够明显改善其焦虑症状,同时改善其睡眠,疗效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山楂免疫和保健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山楂的活性成分和养生作用进行论述,深入探讨山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法收集国内外近几年内关于山楂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做简要概述。结果山楂能够消食健脾、行气散瘀,降血脂、活血化瘀、止痛、保护肝脏、缓解疲劳、抗菌、抗氧化等。结论山楂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山楂中的黄酮、山楂果胶、谷甾醇成分具有降血脂功效。深入研究山楂活性成分,对推动中医药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C-CPR)与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Lc-CPR)对窒息性心搏骤停猪复苏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通气指标的影响。初步评价腹部提压法对窒息性心搏骤停猪的复苏效果。方法:健康家猪30只,建立窒息性心搏骤停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R,分别实施cc-cPR和ALc-cPR。窒息前10min开始连续记录心电圈(ECG)、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02).呼气宋二氧化碳分压(PETC02),主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和潮气量(VT)直至试验结束;计算主动脉平均动脉压(MAP)、冠脉灌注压(CPP)和每分通气量(MV);分别在窒息前10min(TI),窒息后10min(T2)、复苏后5min(T3)、复苏后10mii3(T4)、复苏后20min(T5)抽取动脉血查血气。观察两组动物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24h存活率和24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CC-CPR组MAP和CPP高于ALC-CPR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C-CPR组的VT和MV高于CC-C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CPR组ROSC率为26.7%,ALC-CPR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h存活率CC-CPR组为13.3%,ALC-CPR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h神经功能评分ALC-CPR组优于CC-CPR组。结论:在窒息性心搏骤停猪的复苏早期,ALC-CPR较cc-CPR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机体烧伤感染后免疫因子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烧伤患者,分别于烧伤后第3、7、14天检测观察外周血补体C3、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创面感染率升高;烧伤后患者补体C3和IL‐10的水平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感染患者体内的补体C3水平均高于未感染患者;烧伤后脓毒血症患者机体补体C3和IL‐10水平均高于单独创面感染患者。结论烧伤后感染可影响患者血清补体C3和 IL‐10水平的改变,可通过对相应免疫因子水平的调节进行治疗以维持患者体内免疫反应平衡,防止感染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喷尿征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输尿管结石患者43例及正常受试者50例,检查前饮水1 000 m L,50 min后行超声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双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的喷尿次数、持续时间、峰值流速及双侧输尿管喷尿次数比。结果:健侧彩色多普勒尿流成像呈亮红色,患侧呈暗红色;患侧输尿管喷尿次数较健侧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峰值流速降低。健侧与患侧喷尿次数比为(3~6)∶1。若以健患侧喷尿次数比4∶1为临界点,其诊断输尿管梗阻的敏感度为95.35%。结论:对可疑输尿管结石但因气体干扰常规超声未能显示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输尿管末端喷尿变化,判定输尿管有无梗阻,可达到间接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颖  徐茜  刘鲲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767-768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群生命与健康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心、脑、肾以及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自性改变,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因此,控制血压达标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病残率.我院2009~2012年使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患者160例,并配合健康教育指导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巢式RT-PCR)动态检测白血病bcr/abl、PML/RARa及AML/ETO融合基因在白血病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巢式PCR法对231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bcr/abl、PML/RARa及AML/ETO融合基因作检测,同时结合患者细胞形态学及临床转归予以分析。结果:9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79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阳性率为84.0%;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20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阳性率为36.4%;5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29例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阳性率为58.0%;32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患者中,9例AML/ETO融合基因阳性,阳性率为28.2%。结论:巢式PCR是一种快速、敏感而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为白血病患者提供分子生物学的诊断依据,并可作为微小残留病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HDF)技术整体显示胎儿动静脉循环的可行性。方法 联合应用STIC及HDF对20胎正常胎儿的动静脉循环系统进行扫查,并行任意角度旋转。结果 在18胎得到满意结果,2胎因为孕妇及胎儿原因获取图像失败。对胎儿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脐静脉的显示率均为90.00%(18/20),髂动脉和脐动脉显示率为80.00%(16/20),静脉导管显示率为75.00%(15/20),下腔静脉显示率为50.00%(10/20)。2名医师的图像采集时间及后处理时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STIC联合HDF技术能够整体显示胎儿心脏及大血管的血流形态及各血管空间位置关系,对观察及理解正常胎儿血液循环有较大帮助,对今后进一步研究胎儿大血管先天变异、畸形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有关核型改变及其意义。方法抽取骨髓标本2~5ml,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561例血液病患者中,常规细胞遗传学发现异常核型282例(50.3%),其中结构异常116例(20.7%),数目异常84例(15.0%),同时有结构异常和数目异常82例(14.6%)。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染色体检测结果不同,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淋巴瘤、血小板减少症中异常核型分别为56.5%(109/193)、44.9%(57/127)、74.7%(62/83)、56.7%(34/60)、3.7%(1/27)、0%(0/15)、72.7%(8/11)、0%(0/5),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多发性骨髓瘤(MM)、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淋巴瘤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纯红再障、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较少患者中,异常核型分别为25.0%(2/8)、0%(0/8)、20%(1/5)、0%(0/5)、100%(4/4)、40%(2/5)、0%(0/3)、100%(2/2)。M2伴t(8;21),M3伴t(15;17),M4伴inv(16)、t(16;16),ALL伴t(9;22)CR率分别为88.2%、94.7%、80%、45.5%。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恶性血液病诊断、分型、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