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皮质旁骨肉瘤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7例患者均行CT检查.所有病你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7例中,女4例,男3例,平均年龄29.5岁.发病部位:股骨远段3例,股骨近段1例,胫骨上段1例,髂骨和骶骨1例,肱骨1例.7例CT表现均为皮质旁致密骨性或高密度肿块,其中单独致密骨性肿块3例,肿块内致密骨性肿块2例,多个散在肿块1例,致密主灶旁出现卫星灶1例;7例中,分叶状5例,不规则状者2例;7例中,2例与皮质相连并皮质增厚,2例有细窄透亮带与骨皮质相隔,2例有皮质破坏.病理显示瘤组织由瘤骨和梭形细胞组成,部分含有骨样组织和软骨组织.结论 本瘤以骨旁软组织内出现骨性肿块为临床特点,有其相对特征CT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 搜集2002至2012年在本院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12例,均为男性,年龄10~ 53岁,平均28.7岁.A型10例,B型2例;中型7例,重型5例.髂骨2例,股骨(部)5例,肱骨1例,指骨1例,膝关节2例,臀部1例.病史3个月~16年不等.X线检查12例,CT检查6例,MRI检查5例.有创伤史8例,局部疼痛8例,软组织肿胀或肿块8例,功能障碍3例,病理骨折1例,皮肤破溃1例.自幼有出血史5例.12例中,单发骨病变3例,多处肌和/或骨病变7例(其中1例病变数达12个),关节破坏或结构消失2例.结果 溶骨性骨破坏2例,骨膨胀性骨破坏6例,骨膜增生3例,皮质受压变薄/局部增厚5例,软组织内肿块7例,关节破坏肿胀2例.结论 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骨内和关节病变影像表现与出血多少、急慢、是否反复或持续有关;软组织内病变大小形态、密度/信号与出血部位和局部血供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T2*加权成像(SWAN)技术对老年腔隙性脑梗塞伴点状短T2信号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60岁以上老年腔隙性脑梗塞患者58例为腔隙性脑梗塞组,同时收集同期58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116例均行轴位GRE-T2*WI及SWAN序列检查。分别记录两个序列点状短T2信号的发生例数、部位、数目及腔隙性脑梗塞病灶的部位和数目。结果:所有116例中SWAN序列发现点状短T2信号31例77处,GRE-T2*WI序列发现17例38处。腔隙性脑梗塞组中25例(43.1%)发现点状短T2信号,正常对照组为6例(10.3%)。腔隙性脑梗塞组中点状短T2信号病变轻、中、重度均可见,正常对照组仅见轻度点状短T2信号。不论点状短T2信号的发生率还是分级,腔隙性脑梗塞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结论:SWAN序列检出点状短T2信号优于GRE-T2*WI序列。点状短T2信号大多被认为是脑微出血的表现形式,在老年腔隙性脑梗塞组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与腔隙性脑梗塞的数目呈正相关。对老年腔隙性脑梗塞病人溶栓治疗时要充分考虑点状短T2信号因素,必要时加做SWAN序列,指导并改进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HPOM)骨骼变化的影像表现。方法收集HPOM患者16例,均为男性,其中A型12例为,B型4例;轻、中度分别为1例、15例。凝血四项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均延长,12例凝血因子Ⅷ下降,4例凝血因子Ⅸ下降。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检查。结果单发骨病变4例,多发骨病变4例,多处肌/骨病变8例。骨质破坏表现为囊样型、囊样膨胀型、纯溶骨型、骨膜增生型、骨皮质受压型。部分病变存在钙化、软组织肿块,骨病变与软组织病变可相连或不连。结论 HPOM患者骨骼影像学变化具有多样性,其CT密度或MR信号改变具有不同时期血肿特征。  相似文献   
5.
空肠憩室少见 ,临床症状无特异性 ,易引起漏误诊。现收集我院 1989~ 1999年遇到的 11例空肠憩室误诊病例 ,对其临床表现、并发症、X线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1例中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45~ 72岁 ,6 0岁以上 9例。就诊时上腹痛者 7例 ,腹胀、嗳气者 4例 ,乏力钠差、体重下降者 3例 ,黑便 1例 ,急腹症形式表现者 1例。临床上误诊为胃十二肠疾患 10例 ,诊为肠梗组 1例。 11例中 ,10例做 X线钡餐检查 ,首次检查仅发现空肠憩室 3例 ,另 7例是在拟诊胃癌、胃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而行腹部探查时发现或多次钡餐检查发现。 11例…  相似文献   
6.
樊祥奎  于洪存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92-4093
目的:探讨计算机摄影(CR)在静脉肾盂造影(IVP)过程中影响肾异常显影临床影像技术因素,提高静脉肾盂造影临床诊断率。方法:对68例肾异常显影CR静脉肾盂造影过程中的图像质量,根据显影情况,对影响肾脏显影排泄功能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与方法,进行技术因素调整,达到正确显影,提高成功率。结果:本组68例病例中有57例肾异常显影属于病理因素所致肾异常显影,技术操作正确,占83.8%;排除了11例由于造影剂剂量的大小、腹部加压力的大小、机器因素等其他技术因素影响的异常显影,占16.1%。结论:影响肾功能显影情况的技术因素,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肾功能的评定价值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骨巨细胞瘤CT表现(附3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收集我院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 3 0例骨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GCT) ,着重分析不同部位和不同分级骨GCT的CT表现特点。1 材料与方法  本组 3 0例中 ,男 14例 ,女 16例 ,年龄 13~ 5 9岁 ,平均3 2 .4岁。其中 18岁以下 3例 ,40岁以上 7例。发生部位 :股骨远端 6例 ,胫骨近端 5例 ,桡骨远端 3例 ,肱骨近端、腓骨近端、胫骨远端、股骨近端及腰椎各 2例 ,胫骨干、尺骨远端、髌骨、跟骨、足舟骨及骶骨各 1例。临床症状 :发病部位不同程度疼痛者 2 1例 ,明显肿胀或肿块形成者 14例 ,位于长骨 2 4例中 ,有 11例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X线及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11例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有6例行CT检查。结果11例中,病变位于股骨远端4例、骨干1例,胫骨近端2例、骨干1例,肱骨干2例,髂骨1例;呈溶骨性破坏8例,囊样膨胀性骨破坏2例,广泛性虫蚀样骨破坏1例。11例中,中心型者4例,偏心型者7例;破坏区边界不清者8例,边缘部分清晰者3例,其中有硬化边者1例;破坏区内有点状钙化者1例;骨膜反应3例,其中有Codman三角1例;骨外软组织肿块7例,直径5~12cm。结论本病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以溶骨性骨质破坏、偏心生长、形成较大软组织肿块为特点,少见钙化及骨膜反应;最后确诊需病理、临床、影像三者结合。  相似文献   
9.
软骨母细胞瘤临床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X线、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男12例,女4例,年龄6~47岁。X线检查16例。CT检查8例。结果:胫骨近端4例, 股骨近端3例,股骨远端2例,肱骨近端2例,肱骨远端1例,髋臼、跟骨、距骨及肩胛骨各1例。膨胀性骨质破坏9例,囊样骨质破坏6例,浸润性生长1例。偏心生长12例,纵轴生长4例;跨骺板2例;11例病灶内有钙化,12例病灶周围(或部分)有硬化边,2例骨质破坏区局部磨玻璃样密度增高;短骨嵴6例。软组织样肿块5例;局部皮质消失6例;骨膜反应1例。累及关节2例。病灶大小2.0cm×3.5cm~7cm×8cm。结论:软骨母细胞瘤X线、CT征象和病理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和多样性特点,注意病理、临床、影像三结合。  相似文献   
10.
于洪存  丁承宗  王新怡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139-1141
胫骨平台退变原因复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年龄、肥胖、过度负重及邻组织创伤等有关。一般认为退变始发于关节软骨代谢紊乱、局部软骨破损、降解、出现缺失[1,2]。退变时软骨下骨会发生形态结构变化,Radin等[3]1986年首次提出软骨下骨可能在软骨退变的开始及进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