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资料与方法 ①临床资料:本组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42~71岁,平均57.0岁.肿瘤位于左侧输尿管6例,右侧3例;肿瘤发生于输尿管下段6例,中段2例,上段1例.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曾发生过肉眼血尿7例,其中有条状血块3例,仅有镜下血尿1例,并发有绞痛3例,有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症状3例,病程1~12个月,平均5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瘤内无水酒精注射(PEI)和经皮射频消融(RFA)等介入性微创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方法将1997年9月~2003年9月84例HCC分为5个治疗组:(1)TACE组13例;(2)PEI组16例;(3)TACE联合PEI组10例;(4)RFA组23例;(5)RFA联合PEI组22例。结果TACE组13例中有5例接受二期手术切除,其中3例见残留的癌细胞;余8例治疗后1、2、3年的复发率为25.0%、50.0%、87.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0.0%和12.5%。PEI组16例治疗后1、2、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8.6%、50.0%和78.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68.8%和25.0%。TACE联合PEI组10例治疗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20.0%、50.0%和80.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40.0%和10.0%。RFA组23例,1、2、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8.7%、21.7%和34.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2.3%、87.0%和60.9%。RFA联合PEI组22例,3例改行手术切除,其余19例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10.5%,2年复发率为26.3%。1年生存率为89.5%,2年生存率为78.9%。结论HCC的微创治疗创伤小,治疗后能保持较高的生存质量。以RFA为代表的局部治疗,对HCC治疗坏死程度较高,理论上其疗效将会接近或者达到手术切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痴呆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相关性,探讨Hcy、hs-CRP和D-二聚体在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血管性痴呆组,用散射比浊法检测每份样本中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含量,采用荧光标记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管性痴呆组Hcy、hs-CRP、D-二聚体浓度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提示,HsCRP、Hcy与MMSE评分之间呈负相关性。D-二聚体水平与MMSE评分无相关性。结论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参与了VaD的发病机制。血管性痴呆严重程度与Hcy和Hs-CRP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贵阳市2009-2013年确诊报告的4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进一步科学防控人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病例按卫生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个案调查,采用RT-PCR或Real Time-PCR法对病例呼吸道标本及外环境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4例病例首发症状均有发热等流感样症状,1例治愈,3例死亡。在发病后6 d发现并报告,在发病后8.5 d确诊。4例病例发病前均无外出及病死禽接触史。3例近距离接触过活禽,1例接触速冻生禽。可疑暴露外环境中检测出H5阳性。结论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及早发现人禽流感病例,早期开展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人禽流感病例的病死率。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农贸市场外环境及速冻生禽是可能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因肽、蒙脱石散、柳氮磺胺吡啶散混合灌肠治疗对左半结肠为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住院及门诊左半结肠为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金因肽、蒙脱石散、柳氮磺胺吡啶混合液保留灌肠,观察疗效;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4 g次/,4次/d,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药物灌肠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在中心静脉导管材料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选取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患者213例,147例行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66例采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2组效果.结果 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有效率分别为96.6%、9...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音乐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PD)患者步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例PD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及对照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PD药物治疗及护理,对照组辅以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音乐运动治疗,2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 d。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评估对比2组患者步态时空参数、PD综合量表(UPDRS-Ⅲ)、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分。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步态时空参数、UPDRS-Ⅲ、BBS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步长[(47.31±7.66)cm]、步频[(117.32±18.04)步/分钟]、步幅[(77.63±15.43)cm]、摆动相时间[(42.79±7.41)%]、双支撑相时间[(8.24±2.06)%]、总支撑相时间[(54.19±8.13)%]、步长变异系数(6.08±3.14)、步速变异系数(4.29±1.84)、UPDRS-Ⅲ评分[(27.74±5.96)分]、BBS评分[(31.79±6.31)分]及MBI评分[(53.78±7.58)分]均较训练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 结论 音乐运动治疗能进一步改善PD患者步态,提高其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4例PD-R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PD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tDCS治疗,对照组则辅以tDCS假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多导睡眠图(PSG)、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PD睡眠量表(PDSS)、Epworth嗜睡量表(ESS)及PD生活质量问卷(PDQ-39)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睡眠效率(SE)、快速眼动睡眠时间(REMS)、醒觉指数(AI)、HAMD、ESS、PDSS及PDQ-39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述各项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有TST、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通过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TST、SL、SE、REMS、AI、HAMD、ESS、PDSS及PDQ-39评分[分别为(359.57±28.12)min,(17.48±3.37)min,(75.49±18.25)%,(12.37±4.51)min,(24.17±8.94)次/小时,(6.3±2.3)分,(7.12±1.3)分,(118.08±24.06)分 和(22.55±8.19)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DCS能明显改善PD-RBD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情绪,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早期未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情绪记忆损害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未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情绪记忆损害的特点。方法 利用标准的情绪图片(包括正性、负性和中性效价)对33例PD患者和31名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情绪记忆测试。结果 与对照组[负性(13.4±1.4)分]相比,PD组[(8.9±1.0)分]负性情绪效价图片再认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4.87,P<0.01);PD组正性[(11.8±1.0)分]和中性[(7.9±1.4)分]情绪效价图片再认成绩与对照组[正性(12.4±2.2)分,中性(8.2±1.3)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未治疗PD患者负性效价情绪记忆存在损害,而正性和中性效价情绪记忆相对保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脾虚证患者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6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化疗结束后开始口服健脾散结丸(浓缩丸),10g/次,Bid,共2周;对照组口服健脾益肾颗粒,10g/次,Bid,共2周。2周后评价疗效,记录2组患者在服药前后的脾虚证候评分、舌苔、脉象的变化及评分、卡氏评分及体重变化的评分;服药前后测定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结果:服药前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服药后,试验组患者在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及腹胀便秘4个证候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且2组患者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的检查证明该药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健脾散结丸可改善恶性肿瘤化疗后脾虚证候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用于临床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