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的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评价其疗效和预后。结果 18例患者经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动脉溶栓后均成功获得全部或部分再通。术前与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疗效评估, 17例改良Rankin评分(mRS)显示预后良好, 其中0分10例, 1分6例, 2分1例;1例预后不良, mRS 4分。18例患者复查均无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相对安全、有效的, 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晚期患者肺功能的改变及损伤部位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颈髓损伤晚期患者根据不同损伤部位分为C3~5组与C6~8组,又根据不同损伤程度分为完全损伤组和不完全性损伤组,测定每例患者最大肺活量(VCMAX)、时间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FEV1)、呼气高峰流量(peakexpiratoryflow,PEF)、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评分标准对每例患者进行脊髓损伤评分。结果:40例颈髓损伤晚期患者肺功能VCMAX%=51.83±17.65,FVC%=52.08±18.51,FEV1%=56.99±18.45,PEF%=59.55±20.26皆显示降低,ASIA评分与VCMAX,FVC,FEV1,PEF成正相关;C3~5组ASIA评分,VCMAX%,FVC%,FEV1%,PEF%与C6-8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C3~5组:ASIA评分与VCMAX%%,FVC%,FEV1%成正相关(P<0.05),与PEF无相关性(P>0.05);C6~8组:ASIA评分与VCMAX%,FVC%,FEV1%,PEF%无相关性(P>0.05);C3-5组内完全损伤组与不完全损伤组比较,ASIA评分,VCMAX%,FVC%,FEV1%,PEF%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C6~8组内完全损伤组与不完全损伤组ASIA评分,FEV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VCMAX%,FVC%,PEF%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77,2.393,2.177,P<0.05)。结论:颈髓损伤晚期患者肺功能皆下降,下降程度与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例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在脊髓病变处分两点共注入50μL嗅鞘细胞悬液,细胞数共约10&;#215;10^5个。结果:术前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评分(ALSFRS)[(18.6&;#177;7.9)分]分别与术后2~4周【(21.8&;#177;7.6)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76,P=0.049),与术后3~6个月[(21.5&;#177;7.6)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025,P=0.083),8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均稳定或改善。术后行肌电图检查的患者显示术后自发电位减少或消失,收缩时肌电波幅较术前明显降低,电位密度明显增加。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安全可行,术后2~4周和3~6个月均能阻止或逆转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引起脑缺血的颅内、外段动脉狭窄的手术策略.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109例,其中93例行单支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16例行多支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其中5例患者狭窄动脉病变远心端并存颅内动脉瘤.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94例患者得以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术前血管平均狭窄率为(79.2±13.4)%,术后为(18.1±9.20)%.平均随访时间(10.8±4.2)个月,129处狭窄病变术后9处(7.0%)发生轻度再狭窄,无重大脑卒中发生. 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颅内、外段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并存多支血管狭窄病变或其他血管病变时应充分了解颅内血流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策略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皮质盲的危险因素。方法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4 20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皮质盲进行分组,对比组间差异,分析皮质盲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皮质盲22例(0.52%),其中视物模糊19例,双眼失明3例,经治疗后均基本恢复。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术后皮质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造影剂剂量、操作时间、术后皮质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多因素分析,体重、造影剂剂量为影响术后皮质盲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影响术后皮质盲因素较多,体重和造影剂剂量为影响术后皮质盲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术后皮质盲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我科手术后死亡的HICH病例124例。结果中枢衰竭死亡者58例,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死亡者各22例,其他并发症死亡者为22例。结论中枢衰竭是术后患者早期(≤7d)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术前的意识状态、出血量是影响HICH患者术后死亡的最重要因素。手术后并发症是术后患者晚期(〉7d)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主要是肺部感染和MOF。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3.4%高渗盐水(HTS)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脑血流量(CBF)的影响.方法 16例重症SAH患者(GCS≤8分)在颅压升高时接受静脉输注23.4%HTS,监测用药前及用药后30、60、90、120、150、180 min的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及脑血流速度(FV).结果 用药后30 min可见ICP显著降低,同时MAP、CPP及FV显著升高(P<0.05),ICP显著降低可持续180 min,CPP和FV的改善持续约90 min(P<0.05).结论 HTS能显著降低重症SAH患者的ICP,改善脑组织灌注,可用来纠正脑缺血引起的病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8.
马向科  顾征  李彤 《北京医学》2011,33(5):371-373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痊愈出院,1 例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关键.发生感染时需将分流管腹腔端取出外引流,...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简易血肿穿刺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于1992年开始应用我们自行研制的YL-1型颅内血肿穿刺器具(专利号:ZL93-2-4425208), 以CT片为依据, 无头架血肿定位, 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肿穿刺治疗1100余例.实践中体会到, 正确的靶点定位是血肿穿刺成功及减少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关键.现将我们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肿穿刺定位方法, 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安全性及在神经系统疾病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998年1月~2002年6月间,应用19G硬膜外导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252例临床疗效。结果:持续腰大池引流炎性或血性脑脊液治疗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内的残余血疗效确切,无再发出血、脑疝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微导管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炎性或血性脑脊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