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1岁,听力下降1个月,咳嗽、发热半个月,反应迟钝5 d,于2005年5月11日入院.患者近1个月体重明显减轻约10 kg.体检:T 39.1℃,P102/min,BP 100/60 mmHg,R 23/min,神志清楚,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言语欠流利,查体合作,概测记忆力、计算力及定向力均有下降,用128 Hz音叉测听力,任内(Rinne)试验,气导>骨导,时间较正常均明显缩短,双肺呼吸音粗糙.胸片:双肺上中下野可见大小不等、密度均匀的可疑粟粒结节影,以双上中野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2004年收治确诊的62例成人脊髓型结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型结脑占同期住院结脑13.9%,除具有发热及脑膜刺激征外,以截瘫、尿便障碍和传导束型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脑脊液循环通路存在不同程度梗阻,脑脊液常规生化并非完全符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ADA活性明显升高,虽然细胞学呈混合性细胞反应,但是嗜中性粒细胞比例较低,平均仅为17.7%,尿便障碍较截瘫恢复早,治愈率为61.3%,病死率为3.2%,后遗症发生率为35.5%,复发率为1.6%。结论脊髓型结脑治愈率低,后遗症发生率高。结脑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可有效预防一部分脊髓型结脑的发生,以H、R、S(E)、Z为主的四联18~24个月抗结核治疗方案适用于脊髓型结脑,适宜剂量地塞米松和长疗程的放脑脊液并鞘内注药治疗可以提高脊髓型结脑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背景:国内外已对舟月骨间韧带和月三角骨间韧带做过一些解剖学、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尚缺乏对韧带的长、 宽、 厚的形态学测量。 目的:探讨手舟骨、月骨与三角骨间的舟月骨间韧带和月三角骨间韧带的解剖学特性及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实验,于2008-02/12在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 材料:38侧成人尸体手标本,其中 34侧为甲醛固定标本,另4侧为新鲜标本。 方法:去除腕掌背侧的皮肤,皮下组织,切断腕横韧带,在掌侧正对桡腕关节的腕关节囊上作弧形切口,从桡骨茎突处至桡尺远侧关节处切开桡腕关节,在5倍解剖放大镜下,解剖并观察舟月骨间韧带和月三角骨间韧带的起止走行及与关节囊韧带的联系,测量两韧带在不同附着部位的长度。最后将两韧带逐一切断,观察它们在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相对关节面上的附着宽度。并在韧带的中段测量其宽度和厚度。在切断两韧带时,先近侧部,再掌背侧部,了解切断后对舟月骨关节和月三角关节的稳定性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舟月骨间韧带和月三角骨间韧带在背侧部、掌侧部和近侧部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结果:舟月骨间韧带位于舟、月骨相对关节面之间,连接关节面的掌侧缘、近侧缘和背侧缘。月三角骨间韧带连接于月骨和三角骨相邻的掌侧、背侧和近侧边缘。两韧带分为背侧、掌侧和近侧3个部分,其掌背侧部以致密纤维结构为主,但近侧部显示有纤维软骨样成分。舟月骨间韧带和月三角骨间韧带在掌侧部的长度、宽度和厚度都较相近;在背侧部舟月骨间韧带的长度较长、宽度较宽,厚度明显厚于月三角骨间韧带;在近侧部两韧带长度和厚度相差较大。两韧带在掌侧部、近侧部和背侧部的宽度基本接近。月骨间韧带和月三角骨间韧带的近侧部切断后,舟月关节和月三角关节稳定性未受到明显影响,再切断掌背侧部,舟月骨间关节和月三角关节稳定性受影响。 结论:舟月骨间韧带和月三角骨间韧带结构特殊,对舟骨、月骨与三角骨及骨间关节起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加服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住我院孕16—27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无用药禁忌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78例,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加服米非司酮;对照组67例,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观察两组引产腹痛开始时间、有效引产时间以及胎盘胎膜残留率。结果观察组开始时间及有效引产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胎盘胎膜残留率低(P〈0.05)。结论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加服米非司酮终止妊娠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适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34例结脑患者血清皮质醇、醛固酮和ACTH水平。结果:结脑患者三项指标较健康人显著增高。给予DXM30mg时皮质醇升至最高水平,醛固酮和ACTH水平降低,10mg时皮质醇和醛固酮降至最低水平;DXM1mg时ACTH为最低水平;停用DXM5个月后皮质醇和ACTH水平恢复正常,而醛固酮仍高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国民身体素质状况作为经济的物质基础之一,渐变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创造祖国未来的重任,其体质健康的状况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积极开展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正>早在1975年Fujino等[1]就最先介绍了臀上动脉的肌皮穿支皮瓣用于自体乳房重建;1984年我国解剖学者沈怀亮报道了"臀区肌皮穿支"的定位定量研究结果,并指出可以考虑以其穿支血管为轴设计皮瓣[2]。由于当时技术与设备条件的限制,其报道未引起显微外科和整形外科界的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3D、PhaB和PCR检测对结脑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0例结脑和30例非结脑患者脑脊液涂片、3D、PhaB和PCR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后,评价4种方法对结脑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结脑组和其他组脑脊液涂片阳性率均为0,3D阳性率分别为23.3%和0,PhaB的阳性率分别是23.3%和26.7%,PCR的阳性率分别是6%和0,4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3D灵敏度为23.3%,特异度为100%,PhaB灵敏度为23.3%,特异度为73.3%,PCR的灵敏度10%,特异度为100%。结论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涂片、3D、PhaB和PCR4种检测方法灵敏度低,积极寻找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方法和提高阳性率是实验室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例成人耐药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成人耐药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20例成人耐药结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中,耐单药者10例,多耐药者6例,耐多药(MDR)者4例。耐药结脑病情危重,合并意识障碍者10例(50%),合并高颅压者18例(90%),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胞学符合典型结脑特点,脑膜脑炎8例(40%),脑脊髓膜炎4例(20%)。抗结核并辅助激素和脱水药物治疗好转19例,死亡1例。结论耐药结脑经早期抗结核并辅助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背景: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中,核因子κB /MuRF1通路是最关键的分子机制之一,抑制该通路可以提高失神经骨骼肌的力量,保持肌肉数量和促进肌肉再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MuRF1在失神经骨骼肌中的表达及氯沙坦对核因子κB/MuRF1通路的影响作用,以期寻找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新途径。 方法:将Wista大鼠随机分为3组:失神经对照组、氯沙坦治疗组建立右下肢失神经腓肠肌动物模型。氯沙坦治疗组大鼠采用氯沙坦以10 mg/(kg•d)空腹灌胃;失神经对照组大鼠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以不做处理的大鼠为正常对照。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术后2,14,28 d时大鼠腓肠肌核因子κB和MuR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肌肉失质量比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大鼠腓肠肌失神经支配后核因子κB和MuRF1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2,14,28 d持续增加(P < 0.05),而且二因子的表达线性相关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失神经支配后14,8 d氯沙坦治疗组腓肠肌湿质量比高于同期失神经对照组(P < 0.05),氯沙坦治疗组两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低于失神经对照组(P < 0.05)。核因子κB、MuRF1在失神经肌萎缩中表达增高,而且是同一通路。结果提示氯沙坦可以通过干扰核因子κB、MuRF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来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