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5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近来提出的临界关闭压在脑血流自动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是脑循环的有效下游压,可客观反映动态调节的脑血管紧张度,即血管平滑肌收缩舒张的功能状态.目的利用临界关闭压动态评价高血压对脑微动脉平滑肌收缩功能的损伤及其与病理形态改变间的关系.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 单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材料实验于2002-07/2003-08在中山大学生理科学实验室进行.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血压组,每组80只.方法高血压组用双肾双夹法复制成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对照组除不上银夹外,其余处理同高血压组.两组动物在术后的第2,4,6,8,10,12,14及16周8个时间点各随机选取10只进行动脉血压、临界关闭压的测定.测定完毕后在麻醉状态下取大鼠额顶叶脑组织,制成切片,定量分析脑微动脉的形态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动脉血压、临界关闭压.②两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脑微动脉形态参数.结果1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血压组平均动脉压于术后第6周起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高血压组大鼠术后脑血管临界关闭压逐步升高,于术后14,16周明显高于对照组[(63.75±7.43),(37.28±3.68)mm Hg;(67.37±15.57),(38.39±7.41)mm Hg,P<0.05].③高血压组大鼠脑内微动脉的中膜厚度增加非常明显,于第8周后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④临界关闭压的升高与平均动脉压、脑内微动脉的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906 93,0.811 36,P均<0.05).并且血压升高的初期和血压较高后临界关闭压变化较明显,于血压上升明显期则改变不显著,呈倒"S"形改变(R2=0.996 2,P<0.05).结论高血压形成后脑微动脉平滑肌的收缩程度随动脉血压的动态升高而加强,血管紧张度相应提高,并且在高血压初期和血压较高后改变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静脉溶栓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防止再梗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们采用尿激酶(UK)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速避凝)和单纯用尿激酶(UK)溶栓治疗,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疗效和再梗死发生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与方法1.1.1 病例入选标准 (1)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及脑梗死患者),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2)发病≤6小时。(3)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4)无昏迷。(5)头颅CT证实无颅内出血者。(6)无出血性病史和出血倾向者: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计数>10万/mm3。(7)无近期手术、外伤史,无消化道溃疡病史。(8)近一周来未用具有抗凝作用及抑制血小板机能药物…  相似文献   
3.
中央轴空病     
中央轴空病是以肌肉活检病理检查肌细胞中央线粒体酶染色及糖元染色减弱或消失,出现轴空现象为特征而命名的一种先天性肌病。Shy和Magee 1956年首次报导一家三代五个成员,新生儿期发现软弱无力、运动发育迟缓,近端对称性双下肢无力,进展缓慢,肌活检后大多肌纤维中有十分显著的轴空,其染色一致。并在1958年开始应用术语“中央轴空病”。自始以来,国外文献已有为数不少的病例记载,尚未有国内病例发表,现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一例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男,7岁,印尼籍华人,于1989年5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孩为足月顺产,出生时正常,13个月时学步但比较缓慢,3岁后能独立走路但易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界关闭压(CCP)动态观察高血压脑微动脉平滑肌的收缩程度与形态改变间的关系。方法对照组和高血压组大鼠各80只,在高血压形成术后的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脑血管CCP、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LLCA)和脑血管形态变化。结果高血压组大鼠的CCP逐渐升高,到14、16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CP的升高与平均动脉压、微动脉中膜厚度及LLCA呈正相关(P<0.05),并且在血压升高初期和血压较高后变化明显,呈倒“S”形改变(P<0.05)。结论高血压大鼠脑微动脉平滑肌的收缩程度明显增强,是微动脉中膜增厚的功能表现,并且在血压升高初期和血压较高后改变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在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检测中的应用,拓宽TCD的应用范围。方法利用TCD检测SD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同步记录有创血压,按照临界关闭压(CCP)的理论测定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与常用的缓慢放血降低血压,绘制脑血流自动调节曲线法测定的自动调节下限进行比较。结果缓慢放血降低血压过程中,MCA的血流速度和颈总动脉的血流量下降趋势完全一致(r=0.95116±0.05736,P<0.001),可以用MCA的血流速度代替血流量计算CCP。CCP法检测到的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为(70.88±24.05)mmHg(1mmHg=0.133kPa),与放血降低血压利用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变化测定的结果[分别为(72.88±26.26)mmHg和(75.63±22.22)mmHg]高度相关(r分别为0.79455和0.73846,P均<0.001),数值相近,来源于同一群体(P分别为0.96758和0.81768),前者可以代替后两者。结论TCD检测MCA的血流速度,同步记录动脉血压,按照CCP理论测定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切实可行,结果可靠,可以准确、快捷地反映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来提出的临界关闭压在脑血流自动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是脑循环的有效下游压,可客观反映动态调节的脑血管紧张度,即血管平滑肌收缩舒张的功能状态。目的:利用临界关闭压动态评价高血压对脑微动脉平滑肌收缩功能的损伤及其与病理形态改变间的关系。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单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材料:实验丁2002—07/2003—08在中山大学生理科学实验室进行。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血压组,每组80只。方法:高血压组用双肾双夹法复制成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对照组除不上银夹外,其余处理同高血压组。两组动物在术后的第2,4,6,8,10,12,14及16周8个时间点各随机选取10只进行动脉血压、临界关闭压的测定。测定完毕后在麻醉状态下取大鼠额顶叶脑组织,制成切片,定量分析脑微动脉的形态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动脉血压、临界关闭压。②两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脑微动脉形态参数。结果:1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血压组平均动脉压于术后第6周起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高血压组大鼠术后脑血管临界关闭压逐步升高,于术后14,16周明显高于对照组[(63.75&;#177;7.43),(37.28&;#177;3.68)mmHg;(67.37&;#177;15.57)。(38.39&;#177;7.41)mmHg,P〈0.051。⑧高血压组大鼠脑内微动脉的中膜厚度增加非常明显,于第8周后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④临界关闭压的升高与平均动脉压、脑内微动脉的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90693,0.81136,P均〈0.05)。并且血压升高的初期和血压较高后临界关闭压变化较明显,于血压上升明显期则改变不显著,呈倒“S”形改变(R^2=0.9962,P〈0.05)。结论:高血压形成后脑微动脉平滑肌的收缩程度随动脉血压的动态升高而加强,血管紧张度相应提高,并且在高血压初期和血压较高后改变比拓日月屙.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临界关闭压无创测定健康志愿者的脑血流调节下限,探讨CO2变化过程中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实验于2003-08/2004-08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进行。同步监测79名正常健康志愿者(均同意参加实验)在正常呼吸、屏气和过度换气时的大脑中动脉血流、桡动脉血压和呼气终末呼出气体CO2分压,并离线计算临界关闭压和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79名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屏气时明显高于正常呼吸时犤(69.4±15.0),(58.4±10.4)mmHg,P<005犦,过度换气时明显下降犤(44.0±10.8)mmHg,P<0.05犦。②临界关闭压:屏气时较正常呼吸时显著下降犤(27.7±17.2),(31.2±12.5)mmHg,P<0.05犦,过度换气时明显升高犤(39.0±11.8)mmHg,P<0.05犦。③呼气终末呼出气体CO2分压:过度换气时较正常呼吸明显下降犤(32.0±6.4),(46.2±5.4)mmHg,P<005犦。④相关性分析:三种情况下的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均与临界关闭压负相关(r=-0.4189,-0.4870,-0.4661,P<0.05),屏气和过度换气时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的变化率也与临界关闭压的变化率呈负相关(r=-0.6105,-0.5551,P<0.05),且低CO2时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的变化率和呼气终末呼出气体CO2分压的变化率呈“S”型曲线关系。结论:屏气CO2上升时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上移,过度换气CO2下降时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下移,其机制和脑血管平滑肌收缩程度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 (TCD)过度换气试验了解脑动静脉畸形 (cAVM)供血与非供血动脉的反应。方法 对 6例病人行常规TCD检查及过度换气试验 ,对 1例患者的手术前、后进行观察。结果 供血动脉过度换气反应率 (7 2 8± 2 94)明显低于非供血动脉 (2 7 49± 4 16) ,P <0 0 0 0 1。结论 过度换气试验是评价畸形供血动脉简便、敏感和可靠的方法 ,有助cAVM的诊断、术后判断及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照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与直艏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37例偏头痛患分成3组,对养血清脑颗粒和氟桂嗪以及两药合用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氟桂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献报道基本一致,养血清脑颗粒与氟桂嗪疗效基本相同,联合用药显效率显提高。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是一种有效的偏头痛的治疗药物,与氟桂嗪合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无创测定临界关闭压变化率,并评价其对高血压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评估价值.方法 招募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例和健康志愿者35例为研究对象.用经颅超声多普勒仪、无创血压监测仪持续记录高血压组及对照组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流速和桡动脉血压,用潮气末CO2监测仪持续监测呼出气体的PCO2.高碳酸血症通过吸入混合气体(5%CO2、21%O2和74%N2)获得.用傅立叶变换法分别测得两组吸入混合气体前后的临界关闭压(CCP).分别计算两组吸入混合气体后流速增加率和CCP变化率.结果 两组试验对象的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CCP在吸入混合气体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t=1.008,P=0.318;t=0.059,P=0.437).吸入混合气体后,高血压组的流速增加率低于对照组的流速增加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325,P=0.000),但两组的CCP减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459,P=0.648).结论 传统的流速变化率对脑血管储备能力的评价要优于CCP变化率,进一步评价脑血管储备能力仍宜测定流速变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