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评价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1.5T DTI和DTT检查,此检查均在发病72 h内进行。测量梗死灶区与对侧镜像区、梗死灶边缘区、双侧大脑脚的FA值及ADC值。据CST受损程度分为3级。对20例患者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及简式Fug-Meye运动功能评分(FMS)。将CST分级与发病3个月时NIHSS及FM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CST损伤程度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灶FA值及ADC值较健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急性期缺血缺氧已造成病灶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CST受损程度与运动功能障碍分级成高度负相关性(r=-0.843,P<0.001),即CST受损越严重,运动功能分级越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越重,预后越差。CST受损程度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成高度正相关性(r=0.819,P<0.001),即CST受损越严重,神经功能评分越低,神经功能预后越差。结论 DTI及DTT为定量分析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病灶组织及CST损伤程度提供了途径,为早期准确判断临床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儿童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进行动态观察,以探讨凝血纤溶系统在脑梗死发展中的作用。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病例组为1997年1月~200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外伤性脑梗死患儿,共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4~14岁,平均6.3岁。患儿均于伤后24h内人院,  相似文献   
3.
宝鸡市1991~2000年儿童颅脑损伤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儿童颅脑损伤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 1 991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1 30 0例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 2 65∶1 ;年龄以 1~ 6岁居多 (50 35% ) ;前两位伤因顺位是跌坠伤(38 8% )和车祸伤 (2 5 5% ) ;损伤类型以中型颅脑损伤多见 (42 77% ) ,其次为轻、重型 (32 46 %、2 4 77% )。结论 :儿童颅脑损伤发生有一定内在规律性 ,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因地制宜的制定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放射科的发展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局面.新的影像学设备层出不穷,如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在硬件方面使放射科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已经突破了"放射"的内涵.在成像方式上已由单纯的二维模拟成像,转变为三维、四维、多平面重组的数字化图像.随着硬件的不断改进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日臻成熟,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如此,放射学诊断目前已经突破了单纯反映宏观结构的范畴,向着功能成像、分子成像、基因成像等多种成像领域扩展.[1,6]介入放射学的兴起,更使医学影像学从单纯诊断走向诊断加治疗的全新领域.介入放射学所开创的微创治疗学,现已成为和内、外科并列的治疗学之一.专业的拓展,使专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需掌握的知识量、信息量不断增多.[2]面对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的状况,我国大中型医院放射科内部应采取怎样的管理模式,更能适应医学影像学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UNSCEAR)统计 ,X射线诊断是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来源[1 ] 。因而加强受检者与患者所受医疗照射的防护日益引起全社会普遍重视[2 ] 。拍摄胸片是X射线诊断中应用频率很高的一种检查[3 ] 。探索合理降低X射线胸部摄影受检者剂量有重要意义。为此 ,除了对X射线诊断设备和摄影技术加强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采用高电压摄影等措施外 ,我们专门研究了不同增感屏与胶片组合对受检者体表剂量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 设备 :胸部摄影用日立DR 15 0型X射线机 ,摄影采用高电压 130kV ,毫安秒依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杏仁核毁损对甲基苯丙胺 (methamphetamine ,MAP)大鼠刻板行为和额叶皮质多巴胺 (dopamine ,DA)含量的影响。方法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杏仁核 ,经腹腔注射MAP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额叶皮质DA含量。结果 杏仁核毁损组大鼠较假手术组大鼠刻板行为评分显著降低 ;甲基苯丙胺逆耐受持续时间显著缩短 ,潜伏期显著延长。MAP大鼠额叶皮质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杏仁核毁损组的MAP大鼠额叶皮质DA含量显著低于假毁损组。结论 杏仁核毁损可有效地对抗使用甲基苯丙胺而出现的逆耐受现象 ,对额叶皮质DA增高有明显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结合蛋白 ( Fn)在急性颅脑损伤病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 EN 63 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对 9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轻、中、重型各 3 0例 )血浆 Fn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伤后早期患者血浆 Fn水平即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 0 1 ) ,伤情越重血浆 Fn升高越明显。Fn高峰期出现在伤后第 3、7天后随病情恢复逐步下降。结论 血浆 Fn水平变化与脑损伤程度有关 ,动态检测患者血浆 Fn水平变化 ,有助于临床观察颅脑损伤的演变过程 ,并可间接了解患者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