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5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23例二乙烯酮中毒患儿,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历代祖国医学文献对于“气”的论述浩如烟海。大量事实证明,“气”的理论对各科临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灵枢·五乱篇》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这是指针刺临床上,通过人为的补泻手法,用以平衡阴阳,通调气血,即“补者导其正气,泻者导其邪气”,从而达到“导气复元”的治疗目的。我们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针麻经络研究室协  相似文献   
3.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少见的关节内滑膜增生性病变,肩关节发病更为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出血型硬脑膜动静脉(DAVF)的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曾被误诊的出血型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其中3例以眼部症状突出,分别误诊为眼眶炎性假瘤、结膜炎、Graves眼病;共济失调1例,影像学提示小脑半球占位,误诊为胶质瘤;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1例,头颅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及丘脑脑膜炎性改变,误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反复头痛1例,误诊为偏头痛;4例漏诊DAVF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查找出血原因时意外发现。9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5例病情显著改善;基本栓塞2例,术后血流明显变慢,需二次栓塞;2例栓塞术后继发急性出血。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瘘极易误诊、漏诊,不明原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叶出血应注意鉴别诊断、结合影像学动态评估,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评价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1.5T DTI和DTT检查,此检查均在发病72 h内进行。测量梗死灶区与对侧镜像区、梗死灶边缘区、双侧大脑脚的FA值及ADC值。据CST受损程度分为3级。对20例患者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及简式Fug-Meye运动功能评分(FMS)。将CST分级与发病3个月时NIHSS及FM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CST损伤程度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灶FA值及ADC值较健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急性期缺血缺氧已造成病灶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CST受损程度与运动功能障碍分级成高度负相关性(r=-0.843,P<0.001),即CST受损越严重,运动功能分级越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越重,预后越差。CST受损程度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成高度正相关性(r=0.819,P<0.001),即CST受损越严重,神经功能评分越低,神经功能预后越差。结论 DTI及DTT为定量分析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病灶组织及CST损伤程度提供了途径,为早期准确判断临床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MRI在脑出血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观点认为,MRI不能对超早期脑出血做出正确的诊断,因此不适于脑出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章对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功能性MRI和快速成像技术对超早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血肿周围组织损伤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经门静脉系统转移至肝脏是其常见的血行转移途径,尽早发现肝转移灶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影像组学及影像基因组学通过深度挖掘影像图像的纹理特征,并量化肿瘤的异质性,用无创的方法评估肿瘤的生物学性质,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现、指导治疗、预后预测等已广泛应用。现拟基于肝脏的影像学图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影像组学及影像基因组学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COVID-19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资料,分析普通型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优势分布以及出现好转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1例患者中,轻型12例,普通型45例,重型及危重型14例。临床表现方面,重型及危重型(6/14,42.9%;4/14,28.6%)伴乏力、胸闷及呼吸困难较轻型(0;0)及普通型(2/45,4.4%;0)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普通型(30/45,66.7%)、重型及危重型(9/14,64.3%)C反应蛋白升高较轻型(2/12,16.7%)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T表现,病变累及范围超过3个肺叶数:重型及危重型(13/14,92.9%)明显高于普通型(26/45,57.8%);重型及危重型(12/14,85.7%)病变分布于两肺外周及中心多于普通型(20/45,44.4%);病变表现为实变、病变内伴小叶间隔增厚,重型及危重型均多于普通型;以上表现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0.007、0.004、0.002)。对22例患者进行随访,CT表现达高峰及病情出现好转多发生在发病10 d后(40.9%,45.5%)。结论 普通型与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胸部CT在发病部位、病变密度、实变程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多数COVID-19患者多在发病10 d后好转。  相似文献   
9.
Keap1 -Nrf2-ARE通路在抗肿瘤、抗应激、抗凋亡、抗炎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细胞保护功能.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Keap1-Nrf2-ARE通路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腺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肿瘤。目前,影像组学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功能性肾上腺腺瘤亚型以及脂质性腺瘤和嗜铬细胞瘤的鉴别中取得初步进展,主要通过纹理分析、直方图分析等影像组学特征对肾上腺腺瘤展开研究,可有效评估肿瘤的异型性,可在临床决策上提供有效的帮助。此外,临床特征与影像组学特征结合的诺模图模型对功能性肾上腺腺瘤亚型具有良好的鉴别效果。现综述影像组学在肾上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策略的疗效预测、监测和预后评估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