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心血宁胶囊改善伴有高Hcy水平(>15 μmol/L)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功能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心血宁胶囊用于缺血性卒中伴高Hcy水平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研究周期2018年10月30日-2019年12月27日)中完成3个月药物治疗及随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用药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心血宁组(给予心血宁胶囊0.4克/粒、2粒/次、3次/日,叶酸片模拟剂2片/次、1次/日)、叶酸组(给予心血宁胶囊模拟剂2粒/次、3次/日,叶酸片0.4毫克/片、2片/次、1次/日)和安慰剂组(给予心血宁胶囊模拟剂2粒/次、3次/日,叶酸片模拟剂2片/次、1次/日),连续用药3个月。采用χ2趋势检验比较患者治疗3个月时mR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研究纳入2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4.49±12.48岁。其中,心血宁组患者79例,叶酸组患者86例,安慰剂组患者73例。治疗3个月时,心血宁组mRS 0~1分的比例为91.14%(72/79),叶酸组为80.23%(69/86),安慰剂组为80.82%(59/73)。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叶酸组与安慰剂组相比mRS评分没有趋势关系(P=0.89),心血宁组与安慰剂组相比mRS评分有下降趋势(P=0.04),心血宁组与叶酸组相比mRS评分有下降趋势(P=0.03)。结论 对于伴有高Hcy水平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心血宁胶囊治疗可能改善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38岁。主因多笑2月余,言语不清、饮水呛咳1月余,行走不稳4d,于2012年4月17日入当地医院就诊。患者于入院前2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能控制的发笑,未就诊;入院前1月余出现言语不清、左侧口角流涎、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且双侧下肢沉重。当地医院头部MRI检查显示,双侧额叶、脑桥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头部磁共振动脉血管造影术(MRA)未见明显异常,拟诊为"脑梗死"。予以对症治疗,但症状仍呈渐进性加重,一周后出现眼神发呆、胡言乱语、迷路,复查头部MRI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16岁.主因发热、发作性意识障碍5月余、复视2月余,于201 3年3月4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2012年9月中旬)"受凉"发热,体温37.5℃,伴头痛、呕吐,呈双侧颞区持续性钝痛及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地医院以"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具体方案不详),但症状无明显缓解,期间曾经出现一次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持续1 ~2 min.2012年9月24日当地医院考虑为"脑炎",予以更昔洛韦、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静脉滴注(具体剂量不详),治疗第3天时再次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持续约1 min.头部MRI检查显示胼胝体异常信号(图1).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16岁。主凶发热、发作性意识障碍5月余、复视2月余,于20l3年3月4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2012年9月中旬)“受凉”发热.体温37.5℃,伴头痛、呕吐,呈双侧颞区持续性钝痛及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地医院以“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具体厅案不洋),但症状尤明显缓解,期问曾经出现一次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持续1~2nlin,2012年9月24日当地医院考虑为“脑炎”,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大脑中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率与MCA斑块形态学及梗死类型的相关性,并探索不同狭窄率患者卒中的发生机制。方法连续收集2009-2014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2周内发生MCA供血区缺血性卒中并进行高分辨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扫描的患者。纳入MCA M1段存在斑块的患者,排除心源性、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病因的卒中患者。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上将梗死类型分为穿支、皮层、分水岭和混合型梗死,并测量梗死体积。在矢状位HRMRI上测量MCA M1段狭窄率,并收集斑块位置、长度、厚度、信号和斑块连续性等形态学指标。将狭窄率50%的患者分入重度狭窄组,将狭窄率≤50%的患者归入轻度狭窄组。结果研究共纳入102例患者,其中重度狭窄组39例,轻度狭窄组63例。重度狭窄组患者卒中,穿支梗死14例(35.9%),皮层梗死9例(23.1%),分水岭梗死4例(10.3%),混合型梗死12例(30.8%);轻度狭窄组患者中,穿支梗死44例(69.8%),皮层梗死8例(12.7%),分水岭梗死3例(5.8%),混合型梗死8例(12.7%),两组构成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与轻度狭窄组比较,重度狭窄组患者斑块更长(P0.001)、更厚(P0.001)、更多混合信号斑块(P0.001)。斑块厚度(P0.001,OR 87.792,95%CI 13.120~587.453)和斑块混合信号(P=0.007,OR 7.358,95%CI 1.725~31.382)是MCA狭窄率50%的独立预测因子。重度狭窄组中,梗死体积与斑块表面不连续(P=0.004)相关。轻度狭窄组中,梗死类型与斑块表面不连续(P=0.002)及斑块厚度(P=0.032)相关。且斑块表面不连续是发生栓塞性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3,OR 5.778,95%CI 1.788~18.672)。结论 MCA狭窄率50%和≤50%的患者具有不同的卒中分型比例和斑块形态学;狭窄率≤50%的斑块表面不连续是栓塞性梗死独立预测因子,提示轻度狭窄MCA斑块破裂可能是引起栓塞性病灶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随访大脑中动脉 (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或闭塞病例时发现的MCA狭窄或闭塞与其周围微小血管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7年7月-2015年3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因MCA狭窄或闭塞多次行HRMRI检查的病例(共20 例),分析其MCA狭窄或闭塞的变化与其周围微小血管的关系。 结果 20例患者中7例的MCA由狭窄转变为闭塞(35.00%),其中有6例出现狭窄或闭塞周围微小 血管(85.71%);13例MCA的狭窄无明显变化,其中有3例的狭窄或闭塞周围微小血管状况出现变化 (23.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2)。 结论 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周围微小血管可能与狭窄度的加重相关。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磁共振的进展主要集中在成像技术的更新,研究和临床实践领域的扩展以及新的影像症候的提出。近年来,高分辨成像技术血管壁影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不断提高,并逐渐过渡到多参数影像模式对比的阶段;而随着神经内科、外科和影像医生越来越认识到高分辨磁共振的价值,在临床中不断地探索使用,使它的适用范围也扩大,从动脉粥样硬化扩展到夹层、动脉炎、Moyamoya病等。本文分别对高分辨磁共振技术的成像方法和应用范围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