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男性,23岁.因言语、行为紊乱,情绪不稳,冲动1个月,加重1周,于2010年10月4日入我院治疗.患者2010年4月在解放军第三○四医院诊断为腰椎结核,2010年5月行手术治疗,术后一直服用利福喷丁胶囊、吡嗪酰胺胶囊、乙胺丁醇胶囊和异烟肼治疗.2010年9月初无诱因出现言语、行为紊乱,情绪不稳定,冲动打人、外跑,认为父母非亲生,要杀死他们,自笑,有时不认识家人,病情逐渐加重.个人史、家族史均无异常.入院时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接触尚可,诉:得结核后心情不好,总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认为有人控制自己,要来救自己,有夸大观念,认为自己完了,那么整个村就没有了,自己死了天都能掉下来;情绪不稳定,意志活动增强,冲动外走,无自知力.诊断:抗结核药引起的精神障碍.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尿常规、心电图、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4.
具有违法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相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具有违法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相关特征. 方法 应用自制相关量表收集300例具有违法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精神疾病状况、违法情况、司法鉴定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①人口学特征方面:男女比例为5.1∶ 1,违法时的平均年龄(36.47±11.66)岁,单身者200例(66.7%),初中及以下学历208例(69.3%);职业方面:无业124例(41.3%)、农民115例(38.3%).②发病诱因方面:130例(43.3%)精神疾病患者本次实施违法行为时存在诱因,其中,应激因素104例(80.0%).③诊断及鉴定结果依次为:精神分裂症135例(45.0%),精神发育迟滞39例(13.0%),人格障碍20例(6.7%),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9例(6.3%),癫痫性精神障碍16例(5.4%);鉴定结论中无责任能力者127例(42.3%),部分责任能力者105例(35.0%),完全责任能力者68例(22.7%).④违法行为的出现频率依次是:行凶殴打他人致伤82例(27.3%),杀人44例(14.7%),扰乱公共秩序42例(14.0%),盗窃34例(11.3%).其中,44例精神疾病患者杀认识人的比例(包括父母亲、爱人、子女、邻居、朋友以及熟人)高于陌生人的比例(86.4% vs 13.6%),其中应用刀制工具致人死亡者最多为61.4%.该人群既往发生过违法行为的患者为23.3%.⑤导致违法行为的直接原因有妄想101例(33.7%),幻觉15例(5.0%),生活应激事件36例(12.0%),现实动机100例(33.3%). 结论 男性、青壮年、单身、文化程度低、无业、低收入、社会地位低、既往发生过违法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是发生违法行为的重要特征,有助于早期判断和预测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潜在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5.
伴有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感觉门控P50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随访分析伴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感觉门控电位P50的变化.方法 采用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对25例伴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27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P50检测和比较,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个月后,有11例患者完成了P50随访,同时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入组未用药时和随访3个月时的S2-P50波幅均较高(P<0.01),S2/S1比值均较大(P<0.01),S1-S2差值(P<0.05)和100(1-S2/S1)值均较小(P<0.01).患者组P50波幅、潜伏期和P50抑制指标在入组时和3个月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入组时相比,3个月时患者组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以及反应缺乏、思维障碍、激活性、偏执、抑郁、攻击等6个症状群得分降低(P<0.05).③患者组在入组时和3个月时S2/S1比值、S1-S2差值和100(1-S2/S1)等P50抑制指标与病程、PANSS各指标均无相关(P>0.05).结论 伴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存在异常,且P50抑制指标可能是该人群的素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分析事件相关电位N270在具有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缓解阶段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颜色匹配和冲突的图片刺激对随机呈现给受试者.应用美国EGI 256导联高密度脑电仪器记录24例具有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25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对照组)在颜色匹配和冲突图片刺激下的事件相关电位,并收集受试者在判断每对刺激的颜色是否匹配时所作出相应按键反应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 (1)无论在颜色匹配还是颜色冲突时,患者组和对照组正确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匹配:患者组(774.17±231.25)ms,对照组(642.28±185.56)ms,t=2.206,P=0.032;冲突:患者组(835.35±246.79)ms,对照组(681.19±207.87)ms,t=2.369,P=0.022].患者组和对照组在颜色冲突状态下的反应时均长于颜色匹配状态的反应时(P<0.05).(2)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F3、F4、C3、C4、Fz、Cz脑区的N270潜伏期延长(P<0.05),波幅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F3、F4、C3、Fz、Cz脑区的N270差异曲线的波幅降低(P<0.05),F3、F4、C3、C4、Fz、Cz脑区的潜伏期延长(P<0.05).结论 具有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缓解阶段对冲突信息的加工过程存在损害,可用N270来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th violence (Sch) in remission an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N270 as a clinical examin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cognitive state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Methods Stimulus pairs with identical (match condition) or different (conflict condition) colors were randomly presented to all subjects.Twenty-four Sch patients and twenty-five age-matched normal controls ( NC ) determined if the two stimuli in a pair had the same color while ERPs were recorded from their scalps, using EGI (Electrical Geodesics Inc., Eugene, OR) 256 high density EEG.Results (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reaction accuracy were found between Sch and NC groups regardless of identical or different colors ( P > 0.05 ), and Sch group showed more delayed reaction time than NC group [identical: Sch(774.17 ± 231.25 ) ms, NC (642.28 ± 185.56 ) ms, t = 2.206, P =0.032; different: Sch(835.35 ±246.79) ms, NC (681.19±207.87) ms, t =2.369, P =0.022].Reaction time under condition of different color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identical color in Sch and NC groups (P <0.05).(2) Sch group showed more delayed N270 latency and decreased N270 amplitude than NC group (P < 0.05) at F3, F4, C3, C4, Fz, Cz sites.(3) Sch group showed more decreased amplitude of N270 difference wave than NC group at F3, F4, C3,Fz, Cz sites( P <0.05), and more delayed latency of N270 difference wave than NC group at F3, F4, C3, C4, Fz, Cz sites ( P < 0.05 ).Conclusions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th violence in remission show cognitive deficits, N270 is probably an effective index to detect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期老年双相抑郁障碍与单相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神经内分泌的差 异。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于北京安定医院老年病房住院的急性期 单相抑郁障碍患者(单相组,60例)及同期住院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双 相组,60例),使用自编调查量表收集两组抑郁患者临床特征、神经内分泌相关指标及汉密尔顿抑郁量 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并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 析老年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双相组患者首发年龄小于单相组[(43.35±16.04)岁 比(54.40±14.36)岁;t=3.975,P<0.01],总病程长于单相组[23.50(11.25,37.25)年比7.00(1.00,16.75)年;Z= -4.301,P<0.01],入院次数大于单相组[2(1,3)次比1(1,1)次;Z=-4.851,P<0.01];双相组发病前多无诱因,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1.25±0.29)nmol/L]、游离三碘甲状 腺原氨酸(FT3)[(4.27±0.60)pmol/L]低于单相组[分别为(1.42±0.29)nmol/L、(4.58±0.67)pmol/L;t值分 别为3.118、2.621,均P<0.05],且TT3异常比例(18.3%)高于单相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其余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前无诱因 (OR=0.264,P=0.004,95%CI:0.107~0.651)、入院次数为(OR=2.031,P=0.006,95%CI:1.224~3.371)可能 老年双相抑郁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期老年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特征,双相患 者首发年龄早、病程长、入院次数多,多无发病诱因,甲状腺功能也存在不同特征,主要表现在 TT3、FT3 差异。发病诱因、入院次数可能是与老年双相抑郁障碍关系较密切的因素,但需要进一步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10.
攻击行为是任何形式的有目的的伤害另一生物体造成严重伤害乃至危及生命的行为,其极端形式是暴力行为.研究显示,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疾病主要是精神分裂症[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有助于理解其攻击行为的大脑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