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膜瘤是神经外科领域的一种常见疾病,为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大部分来自蛛网膜细胞。由于各种类型的脑膜瘤都富于血管结构,尤其前中颅底的肿瘤往往富含血管甚至血窦,肿瘤的血供十分丰富,手术切除过程中出血量大,手术视野不清,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因此,在切除肿瘤前很难控制来自颈内外动脉的供血,尤其是来自颈外动脉的供血,使手术切除及止血困难极大。  相似文献   
2.
仅表现小脑出血的海绵窦动静脉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性 ,2 2岁。 1 3d前突发头痛、呕吐就治于当地县医院 ,行头颅CT示“小脑蚓部出血并破入脑室” ,予行左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 ,术后病情好转而转我院。复查CT示“小脑蚓部出血 ,鞍旁见高密度灶”。4月前有外伤史。入院查体 :神志清楚 ,小脑性语言。无突眼 ,双眼球结膜无水肿及充血。颅内无杂音。颅神经 (- ) ,眼球见水平眼震 ,脑膜刺激征 (+) ,四肢肌力 5级 ,双病理征 (- )。左额见一脑室外引流管。入院后予抗炎、降颅压等处理。并行头颅MRA检查 ,示“小脑蚓部出血 ,并见桥脑旁血管增粗”。于 2 0 0 2年 2月 2 0日行右股动脉穿刺 ,…  相似文献   
3.
鞍区肿瘤术后水钠紊乱的病因分析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区肿瘤特别是颅咽管瘤及垂体腺瘤经颅切除术后常出现水钠平衡紊乱 ,是神经外科严重并发症之一 ,如未及时纠正 ,死亡率高。现结合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 30例鞍区肿瘤术后出现水钠紊乱进行分析并介绍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30例鞍区肿瘤全部行经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大部分切除。男性 1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7~ 6 8岁。术后病理报告颅咽管瘤 13例 ,垂体腺瘤 15例 ,鞍结节脑膜瘤 2例。术前、手术当时检测血钠及尿钠、尿比重 ,记录每小时尿量。同时术前、手术当日均检查血钾、尿素氮、肌酐等 ,排除肾功能不全等引起水钠紊乱因素。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49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26例(观察组),显微手术切除联合常规外放射治疗23例(对照组),术后长期随访直至死亡,记录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2~158周,平均55.8周。观察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62.8±5.6)周,中位生存时间为55周;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6.9±4.8)周,中位生存时间为39周;两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放射性脑病5例,癫痫7例;对照组术后出现放射性脑病6例,癫痫5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2%和47.8%,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疗效优于手术后补充外放射治疗,能安全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48岁,以“突发昏迷伴呕吐3h”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性,否认高血压病史。查体: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约2.0mm,对光反射减弱。颈软,无抵抗感,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压眶刺激可见肢体活动,但右侧肢体活动差,四肢肌力未能检查,肌张力无增高。双侧Babinski征阴性。头颅CT:左颞顶脑出血.出血量约40mL。给予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左颞皮层下2cm处一管腔样结构,疑为脑动静脉畸形,因没脑血管造影,故未能切除。术中见血肿周围有米汤样的脑脊液。术后第1天,神志转清;术后第2天,再发昏迷,复查头颅CT,再次出血,再次急诊手术,术中切除管腔样结构。  相似文献   
6.
Bcl 2、Bax蛋白在不同年龄组患者脑挫裂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患者颅脑损伤后脑挫裂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 Bax的表达差异,探讨年龄因素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临床脑挫裂伤患者手术切除的脑挫裂伤组织,并随机选取15例颞叶癫NFDA9或血管畸形手术患者颞叶皮质脑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比较老年组(≥60岁)、成年组(19~59岁)和未成年组(≤18岁)患者脑损伤后3~9 h挫裂伤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脑损伤后Bcl-2、Bax蛋白在脑挫裂伤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标本相比明显增强(P<0.05);老年组患者脑挫裂伤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显著低于未成年组和成年组(P<0.05);成年组患者脑挫裂伤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显著低于未成年组 (P<0.05).结论:年龄因素可影响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脑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老年颅脑损伤恢复不良可能与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降低有关,而未成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较好可能与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8.
重度颅脑损伤行急诊开颅手术,术后为了便于呼吸道管理,常保留气管插管。但术后延迟拔管可并发导管内痰栓或血痂阻塞而危及患者生命,现报告5例并就其预防、急诊处理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0~48岁。1例右额颞巨大硬膜外血肿并脑疝;1例开...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与显微手术夹闭方案对比,明确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与适应性.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持续随访.将接受显微手术夹闭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动脉瘤完全闭塞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复发率、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13.5±2.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7±3.8)d;观察组术后即刻复查,动脉瘤完全闭塞率9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观察组复发率1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时GOS评分、死亡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能够获得与显微手术夹闭方案相近的近期临床疗效,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高,对显微手术难以夹闭的区域也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可能增加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PIccA)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ICCA患者采用MicroPlex、GDC、EDC或Orbit弹簧圈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1.5h。随访2个月~4年,7例恢复良好,1例留有轻度偏瘫。结论栓塞方式与动脉瘤所在区段有关。对位于第1段和第5段的囊状PICCA,行弹簧圈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