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或院内康复管理模式效果。方法:将长期住院治疗和在社区管理的病情稳定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60例,分别在院内和社区进行为期1年的康复管理训练。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入组时、3个月末、6个月末、9个月末、12个月末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结果:康复前两组患者的PANSS、SDSS、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康复管理后,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PANSS评分时间主效应显著(F=4. 782,P 0. 05),而组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均不显著(F=1. 908和F=2. 920,P均 0. 05); SDSS评分时间主效应、交互效应和组间主效应(F=30. 919,F=3. 271,F=3. 012)与ADL评分各效应(F=42. 764,F=4. 725,F=3. 195)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社区康复管理组患者SDSS评分在12个月、ADL评分在9个月和12个月时均显著低于院内康复管理组(P均0. 05)。结论: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在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方面较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组)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组)各35例,疗程1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5.71%和3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P=0.017);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74.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P=0.022);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2.86%和2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治疗12周PANSS评分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较单用利培酮更好,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精神科病区长期住院女性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精神康复病区长期住院女性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不予任何训练,观察组予系统康复训练,比较3月后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结果:观察组入组3个月TC 4.46±0.93mmol/L、TG 1.28±0.68mmol/L、HDL 1.21±0.26mmol/L、LDL 3.07±0.73mmol/L;对照组入组3个月TC 5.00±0.98mmol/L、TG 1.78±0.98mmol/L、HDL 1.29±0.25mmol/L、LDL 2.83±0.73mmol/L。入组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观察组血脂中TC、TG指标较入组前和同期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与入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训练能有效地降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从而降低高血脂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科在2009年lO月18日至10月24日对空勤人员甲型H1N1流感确诊1例及密切接触者8例进行了治疗和临床医学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