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5年1月~2012年1月间断收治的21例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男11例,女10例)。20岁前发病者13例(61.91%),(20~50)岁7例(33.33%),>50岁1例(4.76%),平均发病年龄18.36岁。皮损位于曝光部位,累及面部者10例(47.62%),累及颈部者9例(42.86%),累及上肢者19例(90.48%),累及下肢者7例(33.33%),累及躯干者6例(28.57%)。其中4例有家族史(占19.05%)。3例合并有系统疾病。组织病理资料分析均可见典型的角化不全柱,其下方颗粒层减少或消失。结论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20岁前发病多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当,皮损位于暴露部位。组织学上以表皮角质层内典型的角化不全柱伴其下方颗粒层减少或消失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是一种真皮结缔组织变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胫前出现大片硬皮病样斑块.笔者最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颧部褐青色痣与性激素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颧部褐青色痣(NFZ)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皮损性激素受体与NFZ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雄激素受体(AR)在10例NFZ及蓝痣石蜡标本上的表达,同时对30例女性NFZ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性激素(FSH 、P、 E2 、T、LH 及PRL)的水平,并将其结果与健康女性血清性激素水平加以比较。结果:NFZ皮损真皮黑素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有5例AR阳性,ER和PR均为阴性,NFZ患者与健康人比较,血清E2、P、T、FSH、LH、PRL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FZ的发病与性激素E2、P、T、FSH、LH、PRL水平无关,但其黑素细胞有雄激素受体。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19岁 ,学生 ,因躯干及双上肢发生多数肤色丘疹及淡兰色囊肿二年 ,前来就诊。患者二年前无原因首先于颈部及胸部出现多个米粒大小之肤色丘疹及黄豆大小之淡兰色囊肿 ,肤色丘疹中央有小黑点 ,偶可挤出乳白色粘液状物 ,一年后类似皮损渐蔓延至腹部 ,背部及双上肢皮肤 ,偶感皮损瘙痒。既往体健 ,父母非近亲结婚 ,无类似病史。兄弟 5人 ,其大哥现 37岁 ,有类似病史 10年 ,于 2 0岁左右开始于躯干及双上肢发生类似丘疹及囊肿 ,但损害分布较其兄弟少 ,无自觉症状。体检 :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情况 :颈部、胸、腹、背部及双上肢皮肤见…  相似文献   
5.
1366例色素痣样皮损病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色素痣样皮损临床与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对1 366例临床诊断色素痣的病例作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回顾性分析。结果1 366例临床诊断为色素痣的病例中病理结果符合色素痣者958例,占总例数的70.13%,其中皮内痣、混合痣、交界痣及蓝痣各761例、95例、32例、52例,分别占色素痣的79.44%、9.92%、3.34%、5.43%;有408例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不吻合,占29.87%,不吻合病例的前3位病理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症(227/408)、基底细胞上皮瘤(47/408)、皮肤纤维瘤(23/408)。结论色素痣的正确诊断必须结合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日光性角化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门诊患者中病历资料保存完整,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日光性角化病患者90例,对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并分析其组织病理特征.结果:90例患者平均患病年龄(65.94±10.46)岁,病程(26.63±27.50)个月,男:女为1:1.5,皮损发生于面部占92.2%.临床表现为红褐色斑片46例(51.1%),黑褐色斑片23例(25.6%),黑色丘疹8例(8.9%),皮角7例(7.8%),糜烂性斑片4例(4.4%),并发溃疡2例(2.2%).组织病理上可见表皮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排列紊乱.病理分型为肥厚型36例(40%).萎缩型22例(24.4%),鲍恩样型15例(16.7%),棘层松解型5例(5.6%),苔藓样型6例(6.7%),色素型6例(6.7%).进展为侵袭性鳞状细胞癌2例(2.2%).18例(20%)伴有毛囊受累,11例(12.2%)伴有汗腺导管受累.复发2例(2.2%).84例(93.3%)有真皮日光弹性纤维变性,其中Ⅰ级39例(43.3%),Ⅱ级18例(20%),Ⅲ级27例(30%);6例(6.7%)未见明显日光弹性纤维变性.结论:日光性角化病好发于老年人,面颊部最多发;组织病理示表皮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排列紊乱,以肥厚型、萎缩型、鲍恩样型常见.该病临床易误诊,临床医师应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7.
离心性环状红斑(erythema annulare centrifugum,EAC)是一种具有向周围扩大,形状呈环形或多环形损害和以鳞屑为特征的少见的红斑性皮肤病[1].其特殊亚型--每年复发的离心性环状红斑(annually recurring erythema annulare centrifugum,AREAC)极为少见,而同时伴发水疱的AREAC国内外罕见报道.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伴发水疱的AREAC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接触性皮炎及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接触性皮炎一般分类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致敏物质有原发性刺激物和致敏物两类,前者多为化工原料、强酸强碱、汞和铬的化合物以及动物的毒液等,后者有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和农药等。有些致敏物在不同浓度时可分为引起原发性刺激或变态反应性皮炎、湿疹。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儿童头癣患者生活环境中致病真菌存在情况,探索其流行病学规律,为儿童头癣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儿童头癣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病发真菌镜检和培养,收集每例儿童头癣患者生活环境中密切接触物品及亲属头发进行真菌培养,培养结果与相应患者真菌培养结果对比分析。鉴定为相同菌株者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rDNA的ITS区进行扩增,并采用(GACA)4单引物进行分子鉴定,用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RAPD)方法对相同菌株者进行株间差异性分析。结果调查91例儿童头癣患者,年龄从1岁至12岁,病程1周至3月;患者病发的真菌培养结果:犬小孢子菌44株(48.35%),铁锈色小孢子菌41株(45.05%),须癣毛癣菌4株(4.40%),红色毛癣菌1株(1.10%),石膏样小孢子菌1株(1.10%);患者亲属头发及枕巾等接触物品真菌培养结果均未分离到致病真菌:2例儿童的伙伴病发中分离到与对应惠儿相同的致病菌;有宠物接触者28例(30.77%)中有7例(7.69%)分离到与头癣患者病发相同的致病菌种。RAPD分析发现从患者分别与其对应环境中分离的犬小孢子菌的基因组DNA随机引物扩增后产生的产物片断长度多态性一致,显示无株间差异性。结论儿童头癣患者生活环境中有致病真菌存在.致病真菌主要来源于宠物及密切接触伙伴。  相似文献   
10.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5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7例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27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15例(55.56%)合并有基础疾病。18例(66.67%)皮损位于双下肢,6例患者(22.22%)累及四肢,3例患者(11.11%)累及四肢、臀部和躯干,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甙、沙利度胺、氨苯砜等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后21例患者皮损消退,6例患者皮损大部分消退。其中19例患者出现反复复发。结论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病程慢性、易复发,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甙、沙利度胺、氨苯砜等治疗均有效,且以糖皮质激素效果明显,但不能预防复发,光疗可作为一有效而安全的联合或单独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