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寻找更优的小鼠骨缺损模型的制作方法,同时动态监测SDF-1在骨缺损部位的表达。为研究SDF-1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使用打磨机,于小鼠股骨中段制造范围约2 mm×2 mm骨缺损,免疫组化法动态检测小鼠骨缺损部位SDF-1表达情况。结果动物生存情况,除一只在术中死亡外,其余动物均术后存活,进食活动正常,未出现伤口感染情况。骨缺损模型建立后,骨缺损侧SDF-1表达较健侧明显持续增高。骨缺损侧和未手术侧SDF-1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打磨机打磨方法制造骨缺损,过程快速,大小范围较传统骨钳安全有效,可重复性好,动物模型一致性好,可控制性强,为下一步组织工程骨植入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骨缺损发生后,局部SDF-1分泌增加。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SDF-1呈现持续的高表达,说明SDF-1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干细胞趋化作用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骨移植种植体一期植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肿瘤或外伤造成下颌骨缺损,其外形及功能的一期整复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近来,用髂骨移植种植体一期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重建面部外形,恢复咀嚼功能等,国内外做了零星报道。但对牙种植体植入移植骨后能否与移植骨发生骨结合、结合时间、影响结合的因素以及移植骨能否改建形成牙力轨道等都未见报道。本文就血管化骨移植及游离骨移植愈合的组织学差异,以及两类骨移植种植体一期植入的现状、优缺点和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移植牙种植体同期植入后骨整合的效果。方法:恒河猴6只随机分三组分别行血管吻合骨移植(Vascularized Bone Graft,VBG)牙种植体同期植入;游离骨移植(Non-Vascularized Bone Graft,NVBG)牙种植体同期植入,拔牙后三个月植入牙种植体,切取标本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VBG组:术后12周移植骨与种植体之间部分为骨性结合界面,16周呈完整的骨性结合,NVBG组:术后12周其界面为纤维结缔组织,少量骨少梁,24周大部分为骨性结合界面,呈完整的骨性结合。结论:VBG或NVBG牙种植体同期植入均能形成骨性整合,但NVBG组形成较晚,临床应用中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前颈动脉造影的方法较多,它对于了解颅脑.颌面,颈部某些病变的血管形态、功能,病理和生理情况,以及研究正常人颈动脉的分支和行程都有较重要的价值.在口腔颌面外科有着广泛的用,是值得利用的一种方法。一、适应症1.头颈部血管瘤和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术前制定治疗计划.颈动脉造影可以显示血管瘤的大致范围,部位.类型:也可显示血管瘤的血供及回流。这样就  相似文献   
5.
自体肋骨移植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旨在重建下颌骨的完整性,恢复下颌骨功能和口腔功能,矫正颌面畸形。方法:按常规切除病变的下颌骨节段;取适宜自体肋骨、肋软骨游离移植颌骨缺损,骨接端用不锈钢丝结扎固定,并采用颅颌绷带辅助固位。结果:80例治疗患者中,植骨成骨、修复效果满意者78例,占97.5%(78/80);植骨块最终取出,植骨失败2例,占2.5%(2/80);植骨床感染11例,占13.75%(11/80);结论:自体肋骨软骨游离移植仍不失为修复下颌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丹参对兔耳瘢痕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主要机制是以成纤维细胞为主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强,不能进入正常的凋亡途径,细胞外基质在组织中大量沉积,难以被机体吸收或重塑,进而形成病理状态[1-2]。如能人为调节成纤维细胞的发生与转归,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瘢痕增生,改善创面修复状况。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在创伤修复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对兔耳瘢痕模型的影响及其病理改变,以揭示其对瘢痕的作用及机制。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主要试剂及仪器丹参注射液(杭州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苏木精染液、伊红染液、1%地衣红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39例老年人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病理类型及治疗特点。结果:本组老年人颌面部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多发。结论:对于老年人颌而部恶性肿瘤患者,应重视其生埋功能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珲,减少手术及化疗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bcl—2翻译起始部位碱基互补的反义bcl—2寡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tide,ODN)对BcaCD885颊癌细胞热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Lepofectin加为载体,转染20μM反义bcl—2 ODN于BcaCD885细胞内,阻断内源性bcl—2蛋白表达,再以43℃40min加热后,以流式细胞术—抗体及DNA分析对bcl—2蛋白、bax蛋白和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反义bcl—2 ODN阻断BcaCD885细胞内源性bcl—2蛋白表达后,bax/bcl—2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结论:阻断BcaCD885细胞内源性bcl—2蛋白表达能提高其热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V)低剂量CT扫描及CPR技术在术前评估面神经管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头部外伤伴单侧面瘫患者,采用CARE kV技术进行颞骨HRCT扫描,按就诊先后分4组:A组108例(CARE kV On),管电压120 kVp,B~D组分别为114、105、109例(CARE kV Semi),管电压分别为120 kVp、100 kVp、80 kVp;观察CPR图像面神经管,比较4组患者面神经管骨折发生率、发生部位并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4组间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CT值、噪声(SD)、SNR、CNR及辐射剂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结果 共纳入436例患者,面神经管骨折174例(174/436,39.91%)。A~D组骨折发生率分别为43.52%(47/108)、39.47%(45/114)、37.14%(39/105)、39.45%(43/109);术前HRCT诊断面神经管骨折与手术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5);膝状窝骨折发生率最高(100/174,57.47%),迷路段最低(5/174,2.87%)。A~D组SD、SNR、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除A、B组外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CTDIvol、DLP、ED、有效电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除A、B组外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ARE kV联合CPR术前能够准确评估面神经管骨折情况,并可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高分辨率CT(HRCT)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CARE kV技术)在中耳炎患儿颞骨检查中对降低辐射剂量和显示面神经管裸露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中耳炎患儿(2~4岁)176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A组88例,采用CARE kV技术行颞骨HRCT扫描,B组88例,常规颞骨HRCT扫描。比较两组中耳胆脂瘤、面神经管裸露、HR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中耳胆脂瘤发生率[59.09%(52/88)vs 64.77%(5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0,P=0.887)。术前HRCT诊断中耳胆脂瘤的准确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15%(50/52) vs 96.49%(55/57),χ2=0.199,P=0.639]。A、B两组术前HRCT诊断面神经管裸露发生率分别为29.54%(26/88)和31.82%(28/88),术中观察面神经管裸露发生率分别为27.27%(24/88)和28.41%(25/88),两组间术前HRCT诊断及术中观察面神经管裸露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78、χ2=0.440,P均>0.05)。鼓室段面神经管裸露发生率最高(25/49,51.02%),迷路段最低(5/49,10.20%)。两组中,前膝段面神经管裸露长度术前HRCT与术中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CT平均值、噪声(SD)、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28)。结论 小儿颞骨HRCT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能准确诊断面神经裸露,同时保证图像质量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