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背景与目的复杂气道狭窄是临床处理的难题,尤其是恶性气道肿瘤。本研究旨在总结112例恶性复杂气道狭窄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效果,以探讨热消融、冷冻等不同方法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恶性中央型气道病变患者,均累及隆突附近的气管下段、双侧支气管开口至少两个部位的病变,年龄22岁-90岁,其中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SQ)55例、腺癌(adenocarcinoma, AD)16例、腺样囊性癌(adenocystic carcinoma, ACC)15例、转移性癌(metastasis tumor, MT)10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SCLC)及混合癌(mixted carcinoma, MC)各8例,均在硬质气管镜或电子气管镜下进行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电圈套器、二氧化碳(CO2)冷冻等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结果112例恶性气道病变患者进行了460例次气管镜治疗,各组均以冷冻和APC最常用,MT中还有内支架置入。球囊导管扩张主要用于ACC和AD,圈套器和粒子植入常用于SCLC。术前气管狭窄以MT组最重,同一癌症中SQ及ACC支气管的阻塞程度均重于气管。术前MC、MT和SCLC三组卡氏体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 KPS)明显降低,而气促评分却明显升高。经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后,除MC外,其他五组气管和支气管狭窄均有明显改善。除AD组外,其他五组KPS均明显升高、气促评分均明显下降。术后随访,患者总的生存时间是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其中以ACC(28.4个月)和AD(21.7个月)的中位生存时间最长,而以SCLC(8.9个月)和MC(7.4个月)最短。结论针对累及多个部位的恶性中央型气道病变,应采取以冷冻和APC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法,无论对气管还是支气管,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快速、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儿童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4岁,因咳嗽、咯血1个月于2008年6月26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开始以干咳为主,后咯鲜红色泡沫状痰,每次5~10 ml.  相似文献   
5.
电视硬质气管镜在大气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大气道狭窄是内、外科和麻醉科都较难处理的重大疾病,如不及时处理易引起窒息。本文旨在探讨应用电视硬质气管镜消除气道狭窄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27日-2010年9月30日收治的194例大气道狭窄病例(平均年龄(57.5±1.3)岁,其中男性140例,女性54例;恶性气道狭窄145例,良性气道狭窄49例)在全身麻醉支持下经口插入硬质镜,连接高频通气,结合电子支气管镜对声门部、气管内及支气管内狭窄采用电圈套器、冷冻、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的情况。结果 194例患者共接受了325次硬质镜检查,平均每例患者接受1.6次操作,硬质镜检查占所有气管镜检查的21.3%(325/1,525)。气道内肿瘤包括原发肿瘤76例,转移性肿瘤69例。良性狭窄最常见病因为瘢痕狭窄,其次为良性肿瘤、原发性肉芽组织增生、异物、气管软化和复发性多发性软骨炎。硬质镜首次治疗后气道狭窄程度均明显下降,其中支气管的下降程度要大于主气管。首次治疗后KPS明显升高,气促指数明显下降。硬质镜下取出气管支架26个,放置气管支架13个。硬质镜治疗比较安全,术中死亡1例。结论硬质镜治疗大气道狭窄较快速、有效、安全,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气道瘘包括食管气管瘘(ERF)、支气管胸膜瘘(BPF)和气管纵隔瘘(TMF),瘘口位于气管或支气管,可通向食管、胃、纵隔或胸腔等,临床治疗较为棘手[1-2]。关于气道瘘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收治的85例合并肺部感染的气道瘘患者的病例资料,旨在为制定气道瘘的肺部感染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对象与方法1.对象:纳入2020年6月~2022年5月我中心收治的合并肺部感染的气道瘘患者85例,其中男65例,女20例,年龄27~83岁,平均年龄(59.4±10.4)岁。根据瘘的位置将患者分为A组(支气管胸膜瘘) 42例和B组(食管气管瘘) 43例,A组均为肺部手术后形成气道瘘,其中肺癌35例,畸胎瘤侵袭1例,  相似文献   
7.
多种方法联合治疗食管癌侵犯气管支气管所致气道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评价治疗食管癌侵犯气管支气管所致气道狭窄的最佳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受侵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先经氩气刀治疗,扩宽气道,缩小病变范围,再放置被膜气管支架或给予光动力治疗,之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巩固疗效.结果:23例患者均经氩气刀治疗,之后其中4例未再做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在58 d内死亡;6例单纯放置气管支架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98 d;7例放置气管支架 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66 d;6例光动力治疗 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中2例在1~2个月后出现了气管食管瘘,又重新放置了被膜气管支架,1例患者于126 d后因大咯血死亡,随访至2007年11月30日,2例生存已超过180 d,2例生存超过220 d,1例生存超过240 d,观察期内平均生存时间为198 d.结论:多种方法组成的内镜下序贯治疗是目前众多治疗进展食管癌侵犯气管方法中较理想的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
硬质气管镜结合可弯曲性支气管镜治疗大气道内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 大气道内肿瘤常伴有严重呼吸困难,患者难以平卧,局麻下气管镜检查受限.硬质气管镜具有通气功能,全麻下行硬质气管镜检查、治疗比较安全.本研究旨在探讨硬质气管镜结合可弯曲性支气管镜,应用冷冻联合氩等离子体凝固(APC)治疗大气道内恶性肿瘤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经病理明确的气道内恶性肿瘤,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气管镜治疗模式.①A组:采取硬质气管镜结合可弯曲性电子支气管镜,应用冻取结合APC治疗大气道内肿瘤19例.全麻下经口插入硬质镜,然后结合电子支气管镜,采用冻取联合APC的方法,尽量一次性消除气道内肿瘤;②B组:单独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单用APC治疗20例类似气道内病变患者,仅用APC烧灼肿瘤,然后用活检钳取出或冻取坏死物质,根据病人的最大耐受程度,尽量清除气道内肿瘤.结果 A组气管及支气管术前阻塞程度均明显重于B组.但A组气管和支气管首次消融范围均大于B组,两组气管和支气管消融范围均无明显差别.A组所需气管镜操作次数明显少于B组,对患者的改善程度也优于B组.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硬质气管镜结合可弯曲性支气管镜能快速冻取肿瘤,联合APC也能快速凝切肿瘤和止血,两种镜子结合应用,是严重气道阻塞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单独应用电子支气管镜仅适合硬质气管镜有效治疗后的维持治疗或气道肿瘤较小、阻塞程度不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晚期往往突破甲状腺包膜,侵及气管壁,累及气管外膜、气管软骨和气管腔内,临床上以前两型多见[1],可手术切除,而后一种类型则难以手术切除[2].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气管下端、隆突和双侧主支气管发生的狭窄称为多发性狭窄或复合狭窄,治疗非常棘手.本研究旨在探讨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联合分叉型被膜金属内支架(covered Z-type stents,CZTS)置入治疗气管隆突周围狭窄和气管食管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气道病变的患者,在支气管镜引导下行APC,在X线透视和/或支气管镜引导下置入CZTS.结果 19例伴有气道狭窄的患者先行APC,术前气道狭窄发生率为57.4%-72.1%,术后均明显缓解(气道狭窄发生率仅为12.8%-25.8%).32例患者中30例技术上成功放置32个支架,2例失败.APC及成功放置支架的患者术后气促指数明显下降,KPS明显升高.13例气管下端瘘口置入分叉型CZTS,12例(92.3%)达临床治愈.术中、术后未出现大出血等并发症.两种术式术后短期内均产生大量分泌物,用气管镜可有效清除.置入内支架的患者1个月后易在支架两端形成肉芽,用APC结合冷冻可有效处理.结论使用APC联合CZTS置入治疗气道复合狭窄和气管食管瘘快速有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