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2007年江苏省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002~2007年江苏省急性血吸虫病发生与流行特点,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2~2007年江苏省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个案资料及突发疫情报表,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7年江苏省共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277例,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20起.2002年发病率为0.90/10万,2007年为0.2005年以后无突发疫情.发病时间最早为4月,最晚11月,8月为高峰.男女病例数之比为7.94:1.病例年龄分布呈双峰状,高峰出现于10~20岁和30~40岁年龄组.发病以农民为最多(27.44%),其次为民工(24.55%)、学生(18.77%)和渔船民(17.69%).游泳嬉水是最主要的接触疫水方式(39.71%).本县居民在本县辖地感染病例占37.55%,外省或本省居民在本省他县辖地感染病例占62.45%.外省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共报告89例,其中渔船民占33.71%.67.33%的病例分布于尚未达到传播控制县.江滩与通江河滩是急性血吸虫感染的主要环境(88.81%).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与感染性钉螺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江苏省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现场评价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在云南、江苏、江西、湖南和湖北等5个省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11个村作为调查现场.在血吸虫病非传播季节,采用粪检法(Kato-Katz法和/或尼龙袋集卵孵化法)筛选出病人;以吡喹酮40 mg/kg 一次顿服对粪检阳性病人实施抗血吸虫治疗;治疗后6周采用相同方法复查粪便;阳性者仍按40 mg/kg吡喹酮顿服进行第2次治疗;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结果在11个流行村共粪检村民4 760人,阳性者584人,其中505人经吡喹酮首次治疗后6周复查粪便, 480人转阴, 治愈率为95.1%;21例首次治疗后粪检仍然阳性者予以第2次治疗.在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未发现粪检阳性者.结论尽管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采用吡喹酮实施大规模化疗已达10余年,但现场至今尚未发现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下降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最近,巴西和塞内加尔有关基因图谱研究显示:人类5号染色体上Sm1(5q31-q33)基因与人类对曼氏血吸虫易感性有关。苏丹研究发现,6号染色体的基因Sm2(6q22-q23)与曼氏血吸虫感染后肝纤维化相关。巴西以家庭为基础的研究表明曼氏血吸虫20%~44%感染水平的变异可能与遗传有关,提示存在曼氏血吸虫感染强度的遗传危险性。Charlesh等在肯尼亚一埃及血吸虫病高流行区对人群中影响埃及血吸虫感染强度与影响发生感染相关疾病的危险性遗传因素进行了评估。研究采用逐户问询法进行人口统计和家谱调查,收集家系有关资料;用NuclePore滤过法计数尿中的(每日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对封洲禁牧措施的依从性。方法根据人群血吸虫感染率〉10%、5%~10%和〈5%3个层次,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省和云南省的血吸虫病流行村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2 20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对封洲禁牧、舍饲圈养措施的认可情况。结果78.4%的居民认可封洲禁牧措施,3.7%的居民不支持。关于家畜舍饲圈养与血防两者之间的关系,83.9%的调查对象认为两者之间有关联,3.1%认为无关联;在3层不同感染率地区中,认为有关联的居民分别占调查人数的81.7%、85.1%和84.9%;认为无关联的各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21,P〈0.05),感染率为5%~10%和〈5%的地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1,P〉0.05),感染率〉10%的地区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5,P〈0.05)。家畜敞放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舍饲圈养成本高(36.2%)、不习惯(26.4%)和没有地方舍饲圈养(25.4%)。结论应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状况、居民文化程度和生产习惯等社会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地落实和巩固封洲禁牧舍饲圈养措施。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作品评选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促进省级血防健康教育(血防健教)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提高全国血防健教工作水平。方法将血防健教作品分为声像、实物和印刷3种类型;通过展评,由群众和专家投票确定入围作品,再通过专家集中评分的方法,按健教作品的所得分数确定评选等级。结果全国10个省选送了103件血防健教作品参加评比,其中实物类作品46件,印刷类作品31件,声像类作品26件。共评选出获奖作品32件,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9件,优秀作品14件。获一等奖的作品为《血防水杯》、《小学生血防健教画报》和《血防健教方言小品》。结论群众和专家相结合的血防健教作品综合评选方法公正、科学,为血防健教作品评选建立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健康教育中期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江苏省实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以来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做法与效果.方法 针对不同人群制作和发放实物类、印刷类和声像类健康教育材料,并开展相关的血防健康教育活动,采用现场问卷方法,随机抽查测试五年级1个班学生和整群抽查沿江30~50户居民,统计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判断正确率,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2004~2007年全省共举办培训班2 287期,培训人员111 273人次,开展血防健康教育活动7.77万次,制作和发放血防健康教育宦传材料456.97万件,累计受血防教育4 226.40万人次.2007年调查17个县34所学校学生1395人,平均得分为84.59分,知晓率为93.05%,行为判断正确率为86.09%;调查10个县15个沿江村居民468人,血防知识平均得分为81.79分,知晓率为89.10%,行为判断正确率为57.91%,居民血防行为正确率普遍较低.结论 江苏省血防健康教育培训到位、材料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促进沿江居民血防正确行为的形成是提高血防健康教育水平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埃及血吸虫感染的诊断通常是在尿液中检查虫卵,感染所引起尿路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是血尿和膀胱病理的改变。为研究埃及血吸虫病膀胱病理/病情与感染间关系,Marieke等从PubMed上对2002年前发表的、有关在已知埃及血吸虫病感染率但未经筛选的人群(学校或完整社区)中,采用超声波法检查膀胱病变、试纸条法检测微量血尿、询诊法或肉眼观测法确定重度血尿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收集,并采用数理表达形式对膀胱病理偏情与感染的相关性作整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鼠体内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童虫与成虫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方法用定量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感染2h,1、3、7、12、14、16、25、35d和42d分别一次性灌服500mg/kg青蒿琥酯。给药后4周解剖小鼠,采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虫体,计算减虫率。结果青蒿琥酯对1、3、7、12、14、16、25、35、42d龄童虫或成虫的减虫率分别为16.9%、18.0%、71.3%、50.2%、36.9%、31.3%、45.3%、58.0%、26.4%,其中以7~35d龄虫对该药最敏感。结论青蒿琥酯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杀灭作用,对7~35d龄虫体杀灭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氯硝柳胺悬浮剂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25%氯硝柳胺悬浮剂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杀灭效果,确定杀蚴有效剂量,为氯硝柳胺悬浮剂现场灭蚴提供依据。方法杀蚴实验:用25%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氯硝柳胺基质浓度分别为10、5、1、0.5、0.1、0.05、0.01 mg/L溶液,每个浓度组分别取药液0.3 ml置于48孔培养板中,后加入活尾蚴20-50条,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存活。小鼠感染实验:将200条活尾蚴移入到30 ml的水体中用微型喷雾器均匀喷洒不同浓度氯硝柳胺溶液1 000、100、10、1、0.1、0.01 mg/L于水体表面,喷洒量为药液在水体扩散后整个水体中的终浓度分别为11.6、1.16、0.116、 1.16×10-2、1.16×10-3、1.16×10-4mg/L。喷药后10 min采用浸尾法感染小鼠30 min,小鼠感染 35 d后解剖,观察鼠的虫负荷。结果尾蚴在浓度为10 mg/L和5 mg/L溶液中1 min、1 mg/L和 0.5 mg/L中2 min及0.1 mg/L溶液中30 min死亡率均为100%;在0.05 mg/L和0.01 mg/L溶液中60 min,未见尾蚴死亡。小鼠感染实验显示,经1 000、100、10、1、0.1 mg/L溶液作水面喷洒后,小鼠感染虫负荷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氯硝柳胺杀蚴的有效浓度为0.1 mg/L,随有效浓度的降低,其杀蚴效果逐渐减弱,<0.1 mg/L时,对尾蚴无杀灭作用;用浓度>0.1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对水体表面进行喷洒可起到水体表面灭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现场评价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在云南、江苏、江西、湖南和湖北等5个省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11个村作为调查现场.在血吸虫病非传播季节,采用粪检法(Kato-Katz法和/或尼龙袋集卵孵化法)筛选出病人;以吡喹酮40 mg/kg 一次顿服对粪检阳性病人实施抗血吸虫治疗;治疗后6周采用相同方法复查粪便;阳性者仍按40 mg/kg吡喹酮顿服进行第2次治疗;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结果在11个流行村共粪检村民4 760人,阳性者584人,其中505人经吡喹酮首次治疗后6周复查粪便, 480人转阴, 治愈率为95.1%;21例首次治疗后粪检仍然阳性者予以第2次治疗.在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未发现粪检阳性者.结论尽管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采用吡喹酮实施大规模化疗已达10余年,但现场至今尚未发现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下降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