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2008~2012年某院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为疾病的诊治和防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5年的手足口病网报资料,Excel数据格式导出,进行统计处理,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主要集中在4~7月,部分年份出现二次高峰;发病均以1~3岁人群为主,年龄最小1月,最大33岁;男女性别比为1.62:1。结论: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积极开展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采取适合本地区的切实可行的防控对策,保护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2.
3.
为了确定血液透析患者在降低透析液流量后是否出现并发症,本文以300 ml/min作为透析液流量对18例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低透析液流量时的血液透析对患者的近期健康状况、透析器清除率和各种血液系生化指标与500 ml/min的常规血液透析液流量时相比无明显性差异,而其费用却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白细胞介素1β介导的小型猪冠状动脉早期炎症反应及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头小型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通心络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喂养普通饲料,通心络组喂养普通饲料 通心络[1 g/(kg.d)]。2周后麻醉行左侧开胸手术,选择左前降支及回旋支近端管腔外径近似相同的两处节段进行仔细分离,假手术组在血管外膜包裹吸附生理盐水的纸巾,模型组和通心络组包裹吸附白细胞介素1β(2.5μg)的纸巾,术后继续以上喂养方法。2周后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各组管腔狭窄情况。造影结束后处死动物,截取包裹血管段,进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各组手术处理血管段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P选择素、E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mRNA的表达。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模型组冠状动脉管腔20%~30%狭窄,病理学检查可见模型组内膜增殖、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内膜下迁移。通心络组管腔狭窄程度、内膜增殖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较模型组明显减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示通心络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P选择素、E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mRNA表达强度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通心络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及内膜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和粘附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其主要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6.
7.
摘要:文章总结了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儿童内科病房感染管理工作重点,主要包括:制订出入院管理措施,优化病房空间布局及管理,加强人员管理、培训、防护,加强病房清洁、消毒管理等内容。2020年1—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内科病房收治患儿共786例,其中疑似新冠肺炎0例,特殊感染0例;陪护家属出现发热症状5例,经后续追踪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患儿予以解除隔离;家属满意度为97%;防控期间实现患儿、陪护家属、工作人员零感染。  相似文献   
8.
    
程颖  陈晓春  袁婷  郑燕  耿艳  张雯雯  屠琼 《上海护理》2020,20(10):58-60
文章总结了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儿童内科病房感染管理工作重点,主要包括:制订出入院管理措施,优化病房空间布局及管理,加强人员管理、培训、防护,加强病房清洁、消毒管理等内容。2020年1—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内科病房收治患儿共786例,其中疑似新冠肺炎0例,特殊感染0例;陪护家属出现发热症状5例,经后续追踪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患儿予以解除隔离;家属满意度为97%;防控期间实现患儿、陪护家属、工作人员"零感染"。  相似文献   
9.
背景:肝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时,肝细胞被浸润的T淋巴细胞破坏,肝细胞减少,肝功能进行性恶化。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仍然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的: 观察受体血预先经门静脉输入供体对大鼠移植肝内浸润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2-05/2004-05在中国医科大学器官移植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用纯系大鼠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24只供体为雄性ACI大鼠(RT1a),24只受体为雄性LEW大鼠(RT1l)。 方法: 大鼠肝移植采用改良的两袖套法进行原位移植。受体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未作处理;受体血经阴茎静脉输入组于移植前7 d将受体血1 mL经阴茎静脉输入供体;非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于移植前7 d将非受体大鼠(BN大鼠)血1 mL经门静脉输入供体;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于移植前7 d将受体血1 mL经门静脉输入供体。 主要观察指标:肝移植后观察大鼠生存时间;移植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γ-干扰素质量浓度;移植后观察移植肝组织学变化;移植后7 d检测移植肝内树突状细胞数量;移植后3,5,7,14 d检测移植肝内浸润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 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 0.01)。肝移植后3,5 d,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的血清γ-干扰素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受体血经阴茎静脉输入组、非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及血清γ-干扰素质量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 0.05)。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移植肝汇管区内的淋巴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移植肝内检测到大量供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移植后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肝组织切片每平方毫米的凋亡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受体血预先经门静脉输入供体,可以延长异系肝移植受体大鼠生存时间,促进移植肝内浸润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24日卫生部下发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137号),这一评价方法与标准的目的:一是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二是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三是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