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术前、术中心理干预对手术病人的心理健康、生命体征影响已有报道。为研究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手术病人心理效应的反应(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值的变化),笔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IL-17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162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90例和无血管病变组72例,另选同期健康查体者6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人群空腹静脉血中IL-17水平,统计IL-17与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同时,根据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探讨有无颈动脉增厚对IL-17水平的影响.结果 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T2DM无大血管病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颈动脉增厚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增厚组(P<0.05).在大血管病变组IL-17与BMI、2hPG、hs-CRP、TG、LDL-C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L-17、hs-CRP和LDL-C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T2DM大血管病变组和颈动脉增厚组血清IL-17表达均增高,提示IL-17参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炎症反应过程.IL-17可能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获取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主要途径以及对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学院一年级和高年级(三、四年级)4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年级学生获取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途径有所不同:一年级学生以电视和网络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学校教育和电视为主。②高年级学生对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91%、83.4%,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的71%、70.5%(x2=27.704,P=0.000;x2=10.021,P=0.002)。③女生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明显高于男生(P〈0.05)。结论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提高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是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的新方法,即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放大ELISA系统(ELISA,BAS ELISA),并进行验证及初步临床应用。方法人脑组织经过破碎、抽提、二次凝胶过滤层析与阴、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收集纯化的谷氨酸脱羧酶(GAD);以链霉亲和素(SA)预包被,使GAD生物素化(bio-GAD),探讨检测GADA的最优实验条件,并对BAS ELISA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及精密性进行验证。然后选择新诊断的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106例(T1DM组),以健康体检者98例为对照组,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冷冻标本,用构建的BASELISA和德国宝灵曼公司Anti-GAD65 ELISA检测血清中的GADA,对比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检测GADA的BAS ELISA新方法;在T1DM组中,BAS ELISA方法测得T1DM的GADA阳性率显著高于anti-GAD65 ELISA方法(82.08%vs 52.83%,P<0.01);在对照组中BASELISA方法测得T1DM的GADA阳性率也明显高于anti-GAD65 ELISA方法(10.20%vs 6.12%,P<0.05)。结论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放大系统可以构建检测GADA的ELISA新方法;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放大ELISA系统在检测GADA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和精密性,提高了GADA检测的阳性率,降低T1DM的漏检率,为早期检测T1DM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白藜芦醇抗衰老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衰老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由遗传因素和内外环境互相作用下的生物学过程,这个过程从出生、发育、成长直到死亡,是机体功能退行性下降及紊乱的综合变化,具有累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危害性5个生理特征[1]。白藜芦醇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抗毒素,作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最强的激活剂,白藜芦醇可以模拟热量限制(CR)的抗衰老效应,参与有机生物平均生命期的调控。已有报道指出白藜芦醇能增加酵母、后生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寿命,其抗衰老作用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也因此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本文综述了白藜芦醇的一般性质、代谢途径以及近年来白藜芦醇抗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白藜芦醇在临床应用中的良好前景及所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白藜芦醇生理药理活性研究提供参考。1白藜芦醇的一般性质  相似文献   
7.
428名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获取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主要途径以及对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本学院一年级和高年级(三、四年级)4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不同年级学生获取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途径有所不同:一年级学生以电视和网络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学校教育和电视为主.②高年级学生对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91%、83.4%,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的71%、70.5%(X2=27.704,P=0.000;X2=10.021,P=0.002).③女生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明显高于男生(P<0.05).结论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提高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是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9.
10.
 糖尿病及相关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对公众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是造成社会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最近研究指出表观遗传学可能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表型的变化并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然而可影响基因的表达并遗传给下一代。此外,大型临床试验UKPDS和DCCT-EDIC均证实代谢记忆的存在,即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血管炎症仍能持续发生。尽管表观遗传现象尚未完全阐明,但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有望成为难治性疾病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