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洁 《吉林医学》2013,(20):4078-4079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对13例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儿除发热外均有2~3项主要症状。结论:不完全川崎病发病初期大多缺少主要症状易被误诊。  相似文献   

2.
焦云  牛淑芳 《中国热带医学》2007,7(6):922-922,938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川崎病所致的冠状动脉并发症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并且可能成为成人后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加之某些医生对其认知的欠缺,造成川崎病误诊的情况屡有发生,致使延迟诊断和治疗,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临床不完全川崎病误诊病例,提高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11年11月住院的14例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误诊以及治疗情况.结果:14例不完全川崎病早期全部误诊,发病年龄9个月至8岁,小于3周岁占42.9%,不完全川崎病占23.7% (14/59),表现为某种特殊症状为首发病状,不符合诊断标准6条中5条,大多仅具备除发热≥5 d以外2、3条.经动态观察以排除其他发热性疾病,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测可考虑诊断.其中除发热外的1条者1例,占7.1%,2条者5例,占35.7%,具备3条者8例,占57.1%.结论:不完全川崎病早期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增加冠脉瘤风险.临床医师要重视并提高对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认识,关注心血管外症状及体征,以便该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骆朋  颜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3):1779-1781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不完全川崎病提供依据,防止误诊、漏诊。方法:对2007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52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并与同期在本院住院的195例典型川崎病患儿进行对比,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52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除发热外,仅具备诊断标准中其他临床表现2条者19例(36.54%),具备3条者33例(63.46%),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者19例(36.54%),与典型川崎病患儿比较,两组实验室检验无显著差异,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几率升高,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完全川崎病表现不典型,易导致延迟诊断,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确诊、治疗,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川崎病易误诊的原因,探讨对早期明确诊断有价值的临床特征及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5年6月被误诊的9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本组9例早期症状均不典型,症状或多或少缺如,达不到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部分病例可伴随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或体征.结论 部分川崎病患儿早期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临床上对持续发热5天以上的患儿应警惕川崎病的可能,对疑似病例应动态观察,积极寻找有价值的线索,结合必要的辅检以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免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随着人们对KD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完全KD的报道越来越多,因其临床表现多样,且部分症状、体征出现晚或不出现,常导致漏诊或误诊,延误治疗时机,从而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甚至导致冠状动脉瘤破裂、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是小儿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2].为提高对不完全KD的认识,了解不完全KD的临床特点,本文就不完全KD 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文献复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早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住院的不典型川崎病21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讨论.结果 全部病例在恢复期均出现指(趾)端脱皮,入院时21例患儿中10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3条诊断指标,11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川崎病4条诊断指标及外周血WBC、CRP、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5例有冠状动脉扩张、8例有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结论对持续发热5d以上,具有包括发热在内的3条或4条诊断指标,同时具备外周血WBC、CRP、血沉、血小板增高,提示川崎病.排除其它疾病后,即使达不到MCLS诊断标准,亦应及早应用丙种球蛋白,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不典型川崎病17例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对2000年1月 ̄2006年9月住院的28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描述性临床研究,分析初期诊断、误诊疾病、确诊经过及典型病例。结果28例患儿中误诊17例,误诊率60.7%,误诊时间2 ̄24d。结论对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应全面综合考虑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避免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胡旭东  龚峰 《四川医学》2007,28(6):678-679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期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不完全川崎病36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并进行讨论。结果全部病例在恢复期均出现指(趾)端脱皮,入院时36例患儿中15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2条诊断指标,11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3条诊断指标,10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4条诊断指标及外周血WBC、CRP、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11例冠状动脉扩张、4例有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结论对持续发热>5d,具有包括发热在内的3条或4条诊断指标,同时具备外周血WBC、CRP、血沉、血小板增高或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提示川崎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使达不到川崎病诊断标准,亦应及早应用丙种球蛋白,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KD)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发热性血管炎综合征,其特征为发热、粘膜炎、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本病心血管受累最显,心肌梗死是其主要死因。近年我国川崎病发病人数增多,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常出现误诊。本通过对6例误诊病例的分析,探讨KD不同时期临床特点,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12.
川崎病 (Kawaskidisease,KD)是病因不明的 ,以变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发疹性疾病。其发病率国内外近年均有增多趋势。KD常并发冠状动脉病变 (CAD) ,已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我科 1 995~ 2 0 0 2年间共收治川崎病患儿 62例。早期立即确诊 43例 ( 69.3 5 % ) ,误诊 2 1例 ,误诊率 48 84%。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川崎病 2 1例 ,男 1 3例 ,女 8例 ,年龄 <2岁 1 5例 ,最小 60天 ,<5岁 5例 ,>5岁 1例。初诊时临床特征 发热持续≥ 5天 1 1例 ,多形性皮疹 1 4例 ,双眼结膜充血 1 2例 ,…  相似文献   

13.
<正>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病理改变为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婴幼儿高发。典型川崎病不难诊断,但近年来不典型川崎病增加,极易造成误诊及漏诊。我院近年来有9例误诊病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例患儿,男6例,女3例;年龄10个月~4岁5例。5岁2例,7岁2例,从发热至确诊时间为6~15 d。临床表现:9例均有发热,7例有口唇潮红、结膜充血(非化脓性);6例出现皮疹;4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杨梅舌;5例出现手足硬肿、指趾端膜状脱皮;2例肛周发红且伴有糠皮样脱屑;1例恢复期手指大片样脱皮;6例胸片示肺炎改变。血常规wBC在(12~17.1)×10~9/L之间,分类以淋巴细  相似文献   

14.
秦伟玲  黄章琼  阮毅燕 《广西医学》2007,29(11):1800-1800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血管炎.病因不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性的实验检测指标,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早期误诊率高.我院2001年5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45例川崎病,误诊17例,误诊率为37.8%,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59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欧婉杏 《广州医药》2002,33(1):42-43
我院自 1997~ 2 0 0 1年间共收住 14周岁以下的小儿川崎病 14 7例。其中 5 9例误诊 ,误诊率 4 0 14 %。本文就此 5 9例误诊进行分析 ,以图提高小儿川崎病的早发现 ,早诊断水平。1 临床资料男 34例 ,女 2 5例。年龄 <2岁 4 3人 ,<5岁 14人 ,>5岁 2人。发热共 5 9例。皮疹 4 1例。出现手足硬性水肿 14例。掌趾皮肤潮红 11例。膜样脱皮 5 2例 ,多发生在病程 10~ 14天。唇红、皲裂 36例。杨莓舌 11例。口腔粘膜发红 5 5例。球结膜充血 2 7例。淋巴结肿大 5 4例。出现心血管表现5例。消化道症状 2 1例。WBC升高 4 3例 ,中性粒细胞升高5 9…  相似文献   

16.
17.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血管炎。婴幼儿发病多。其特征为发热、粘膜炎、皮疹、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本病心血管受累严重,早期包括全心炎、冠状动脉炎及动脉瘤,后期表现为心肌梗塞及缺血性心脏病。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属综合征有些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发病早期先后出现,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完全川崎病(IKD)和典型川崎病(CK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4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住院的121例川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CKD 90例和IKD 31例,比较2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KD组比较,IKD组患者发热时间显著延长(t=3.824,P<0.01),双球结膜充血、多形性皮疹及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降低(x~2=14.385、10.841、17.026,P<0.01);2组患者口腔黏膜改变、四肢末梢变化的发生率、WBC、NE%、PLT、CRP、ESR、Hb、Alb、ALT及CK-M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冠状动脉损害(CAL)及丙种球蛋白(1VIG)无反应的发生率均较CKD组升高(P<0.01),2组患者冠状动脉瘤及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KD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与CKD患者无明显差异,CAL及IVIG无反应的发生率较CKD高,临床医生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影像学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陶蓉 《中外医疗》2009,28(32):47-47
分析15例被误诊的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误诊原因。结果表明12例中,被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3例,上呼吸道感染收住入院7例,支气管肺炎收住入院5例。误诊原因皮肤,粘膜,淋巴结症状多数在院外不予关注,入院后病史提供不详,造成误诊,另外因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症状不典型造成医生确诊困难,犹豫,治疗相对延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