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三维节段脊柱内固定系统在不同脊柱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三维节段脊柱内固定系统CD、TSRH等治疗脊柱畸形26例,其中特发性侧凸19例,先天性侧凸2例,后凸畸形5例,均以后路矫形自体骨植骨融合.结果所有病例经6~27个月随访,平均10.4个月.侧凸冠状面畸形平均矫正率为61.4%;矢状面后凸术后平均32.5°;旋转畸形平均矫正Ⅰ度,顶椎最大偏距平均矫正率为65.1%;后凸畸形平均矫正率为59.2%.所有病例无脱钩、断棍、感染、骨折以及脊髓神经损伤.结论三维节段脊柱内固定系统不仅可以完成畸形的三维矫正,而且矫正可靠,稳定性高,术后可不用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2.
急性脊髓损伤(A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是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1].我们应用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探索SD大鼠ASCI后0 h和6 h的脊髓差异蛋白的表达.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编号SCXK(新)2011-0004]提供的2个月龄SD雄性大鼠8只,体质量约250 ~ 350 g(平均300 g).动物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伦理审批号20120220005). 2.动物实验分组及模型建立:将8只2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2组,即脊髓损伤后0 h组(H-0组)、脊髓损伤后6h组(每组各4只),参照Allen's方法建立大鼠ASCI模型.  相似文献   
3.
自从阿根廷外科医生Posados 于1895 年创用肝包虫内囊摘除、囊腔外引流以来,目前仍为治疗包虫病最简便、最有效、应用广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10%~15%。死亡率、致残率高。为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我科采取持续静脉滴注尼莫地平配合脑脊液置换的方法。治疗SAH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恶性肿瘤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应用聚丙烯人工补片修复关节囊及软组织的方法及其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肩关节及髋关节周围非病理性骨折的骨恶性肿瘤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5~74岁,平均42岁。肩关节置换4例,髋关节置换8例。骨转移癌7例,骨原发性恶性肿瘤5例。所有患者均行广泛切除+假体置换术,并用聚丙烯人工补片修复关节囊。患者术前、术后的关节功能用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功能评价系统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5个月。术后平均5d拔除术区引流管,伤口均I期愈合,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均无术后并发症,伤口渗液无明显增多。术前MSTS关节功能评定,良4例,可8例;术后MSTS关节功能评定,良10例,可2例。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对诊疗效果满意。结论聚丙烯人工补片对骨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及关节假体置换后关节的稳定性和动力重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羟基磷灰石与/β-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 and/β-tricalcium phosphate,HA/β-TCP)复合体材料及同种异体骨为支架材料构建的抗结核性骨组织工程复合体,评价两种不同抗结核骨组织复合体治疗兔脊柱结核的效果。方法取3月龄经造模成功后的新西兰大白兔36只,行病灶清除术,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于骨缺损处植入利福喷丁微球-rADSCs/HA/β-TCP抗结核骨组织工程复合体,B组于骨缺损处植入利福喷丁微球-rADSCs/同种异体骨抗结核骨组织工程复合体,C组清创后未做任何处理。术后4、8、12周行影像学(DR)检查,术后第12周将实验动物处死,取标本,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大体观察发现A组骨缺损区被新生骨组织取代;B组骨缺损基本修复,周边可见大量骨组织形成;C组骨缺损处有少量骨组织形成,可见大量纤维组织覆盖。X线观察发现:4周时,A组骨缺损区可见少量骨痂形成,材料与周围骨组织紧密接触。B组骨缺损区可见骨痂形成,C组骨缺损区界限清晰,可见片状低密度影。8周时,A组骨缺损区明显缩小,材料吸收,边界稍模糊。B组骨缺损区可见片絮状高密度影,C组骨缺损区可见点状钙化影。12周时,A组骨缺损区材料基本吸收,B组骨缺损材料部分吸收,椎间隙部分融合,C组骨缺损区界线尚清,椎间隙破坏缺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术后12周,A组材料吸收明显,可见大量纤维骨痂组织生成骨组织。B组可见部分同种异体骨残留,周边可见大量纤维骨痂组织生成骨组织。C组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形成。结论利福喷丁微球-rADSCs/HA/β-TCP构建的抗结核骨组织工程复合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填充兔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的骨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神经前置术与单纯减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0.1)、EMBASE(1966~2010.1)、Coeb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Cochrane协作网肌骨创伤组试验数据库(20010.1)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10.1),手工检索<中华骨科杂志>(创刊~2010.1)和<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创刊-2010.1),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且采用RevMan 4.2.8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与神经前置术相比,单纯减压术能降低肘管综合征的术后并发症[RR0.55,95%CI(0.33,0.92),P=1.00].结论 对于肘管综合征,神经前置术和单纯减压术对术后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术后评分的影响无差异,但单纯减压术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间断拔针对股骨颈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9只,建立模型:双侧股骨颈骨折后,以3枚克氏针固定.随机取样的一侧为实验侧,分别于术后4、6、8 w各拔1枚克氏针;另一侧为对照侧,术后8 w时3枚克氏针一起拔出.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A、B、C组,于术后8 w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期间行X线检查、核素骨显像对比两侧愈合情况有无差别.结果 骨同位素显像血流相及血池相显示A、B组实验侧动脉灌注及静脉回流较对照侧通畅,静态相显示实验侧血运优于对照侧.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在血管生成、编织骨生成、坏死骨清除等阶段实验侧均较对照侧提前.结论 应用间断拔针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可改善股骨头血运,加快股骨颈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使用荟萃分析方法汇总所有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不同放射性活度131I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清甲)的成功率,明确最佳的清甲剂量.方法 以‘thyroid’+‘cancer or carcinoma’+‘ablat$’(包括了ablation、ablative和ablate)为关键词检索2014年3月前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和SCOPUS等数据库评估不同放射性活度”1 I清甲成功率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并用Google学术查找相关文献.用RevMan 5.2进行统计学分析,依据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纳入标准如下:(1)已发表的比较不同剂量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清甲成功率的研究.(2)患者均行甲状腺切除术.(3)均为术后首次131I治疗.(4)服131I后3~12个月行清甲成功率评估.(5)服131I剂量为888 ~4 440 MBq(24~120 mCi).本研究定义低剂量为888~1 443 MBq(24~39 mCi)、中剂量为1 480~2 923 MBq(40 ~79 mCi)、高剂量为2 960~4 440 MBq(80~120 mCi).当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时(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否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3 737例患者(低剂量1 514例、中剂量811例、高剂量1 412例).5项研究比较了低剂量与中剂量的成功率,研究间有异质性(I2 =67%,P=0.0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清甲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RR) =0.89(0.80~1.00),P=0.06].7项研究比较了中剂量与高剂量的成功率,研究间无异质性(I2=34%,P=0.1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剂量的清甲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94(0.89~1.00),P=0.05].11项研究比较了低剂量与高剂量的成功率,研究间有异质性(I2=70%,P=0.000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的清甲成功率显著高于低剂量[RR=0.89(0.81 ~0.97),P=0.008].结论 对于术后DTC患者,低剂量与中剂量131I以及中剂量与高剂量131I的清甲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高剂量131I的清甲成功率显著高于低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制动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 方法 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11年1月)、EMbase(1966年至2011年1月),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1期)、Cochrane协作网肌骨创伤组试验数据库(2011年1月)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1月至2011年1月),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期刊的相关文献(创刊至2011年1月),收集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制动的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s)及半随机对照试验(CCTs),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4.2.8进行Meta分析,以比较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制动的术后满意率、跟腱再次断裂发生率、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周跟腱延长率、术后12周跟腱延长度的评价、小腿肌力、踝关节活动度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4个RCTs,3个CCTs.Meta分析显示,与术后制动相比,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满意率增加(RR=1.27,95% CI(1.01,1.61),P=0.0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RR =0.43,95% CI (0.22,0.8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方法术后跟腱再次断裂发生率[RR=0.59,95% CI (0.20,1.80),P=0.92]、术后感染率[RR=0.70,95% CI (0.26,1.86),P=0.48]、术后6周[SMD=1.50,95% CI(-3.40,6.40)]和12周跟腱延长度[SMD=- 0.25,95% CI(- 5.64,5.14)l及踝关节活动度无显著差异. 结论 与术后制动相比,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提高患者满意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会增加跟腱再次断裂和感染的风险,对术后6周和12周跟腱延长度、小腿肌力和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