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轾彬  吴敏  吴小翠  韩敏  张青  沙巍 《中国防痨杂志》2021,43(10):1010-1015
目的 评价分子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化疗的指导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1月上海市肺科医院诊治的4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分枝杆菌培养,培养阳性且鉴定为MTB的分离株采用微孔板法进行表型药敏试验;按就诊时间顺序依随机数字表法对其中200例患者的同一份标本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分子药敏试验,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微孔板法结果回报前,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为异烟肼和(或)利福平耐药的患者予异烟肼和(或)利福平耐药化疗方案,其余患者予异烟肼、利福平敏感复治化疗方案;微孔板法结果回报后,以微孔板法结果为标准调整化疗方案。比较微孔板法确诊的利福平耐药患者中行PCR-反向点杂交法者与未行PCR-反向点杂交法者在微孔板法结果回报时的痰涂片抗酸杆菌阴转率和痰涂片阳性标本荷菌量,以及在应用耐药方案治疗3、6、9、12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结果 在微孔板法确诊的利福平耐药患者中,行PCR-反向点杂交法与未行PCR-反向点杂交法的患者在微孔板法结果回报时的痰涂片抗酸杆菌阴转率分别为18.9%(10/53)和5.9%(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7,P=0.045);行PCR-反向点杂交法患者痰涂片阳性标本抗酸杆菌分级计数“+、++、+++、++++”分别占48.8%(21/43)、25.6%(11/43)、16.3%(7/43)、9.3%(4/43),未行PCR-反向点杂交法患者分级计数分别占16.7%(8/48)、35.4%(17/48)、33.3%(16/48)、14.6%(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2,P=0.011),前者痰标本荷菌量更少。行PCR-反向点杂交法的患者治疗3、6、9、12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4.0%(32/50)、84.8%(39/46)、82.9%(34/41)、84.2%(32/38),高于未行PCR-反向点杂交法的患者治疗3、6、9、12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8.8%(30/51)、81.0%(34/42)、81.6%(31/38)、81.6%(31/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85,P=0.593;χ2=0.593,P=0.218;χ2=0.025,P=0.874;χ2=0.093,P=0.761)。结论 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根据PCR-反向点杂交法制定化疗方案的利福平耐药患者能在时间上更早获得痰涂片抗酸杆菌阴转率的上升和痰涂片阳性标本荷菌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评价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技术在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5 μm孔径滤膜过滤法制备单个细菌菌悬液,平板接种37 ℃培养,选取生长良好的单个菌落培养增菌,提取基因组DNA,Spoligotyping进行基因分型鉴定,比较临床分离株与相应的单克隆分离株的分型结果。结果 共选取3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获得306个单克隆分离株。Spoligotyping分型鉴定结果显示3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与相应的单克隆分离株的分型结果一致,2株临床分离株的单克隆分离株呈现了多种基因型,多重感染率为6.25%。结论 Spoligotyping可用于快速,有效地区分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对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42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Fg含量分别为(2.49±1.21)mg/L和(3.76±0.59)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26±0.17)mg/L和(2.17±0.52)g/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呈高凝状态,纤溶活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枫蓼肠胃康合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枫蓼肠胃康合剂,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两组均以30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奥美拉唑组(P〈0.05),治疗组改善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促胃黏膜恢复效果优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归枫蓼肠胃康合剂能够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粘膜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基因敲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肝脏炎症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5月,选取40只SPF级雄性6周龄C57BL/6J小鼠和40只SPF级雄性6周龄α7nAChR基因敲除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57普通饲料组、C57高脂高糖组、基因敲除普通饲料组、基因敲除高脂高糖组,每组20只。C57普通饲料组、基因敲除普通饲料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C57高脂高糖组、基因敲除高脂高糖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饮用20%果糖饮用水,喂养24周,建立NASH小鼠模型;小鼠饲养期间定期称量体质量,并且尾静脉取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21周时 C57高脂高糖组、基因敲除高脂高糖组小鼠给予400 μg/kg烟碱腹腔注射;C57普通饲料组、基因敲除普通饲料组小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均1次/d,共3周。24周后处死小鼠,眼球取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小鼠肝脏外观变化及肝脏湿重,肝脏病理切片染色观察炎症程度和脂肪变性情况。结果 第12、15、18、21、24周时,C57高脂高糖组、基因敲除高脂高糖组小鼠体质量较C57普通饲料组、基因敲除普通饲料组升高(P<0.05);第12、15、18、21、24周时,基因敲除高脂高糖组小鼠体质量较C57高脂高糖组升高(P<0.05)。C57高脂高糖组、基因敲除高脂高糖组小鼠第8、16、24周时血清ALT、AST、TG、TC水平,第24周时血清IL-6、TNF-α水平、肝脏湿重较C57普通饲料组、基因敲除普通饲料组升高(P<0.05);基因敲除高脂高糖组小鼠第8、16、24周时血清ALT、AST水平,第16、24周时血清TG、TC水平,第24周时血清IL-6、TNF-α水平、肝脏湿重较C57高脂高糖组升高(P<0.05)。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油红染色结果显示:C57普通饲料组、基因敲除普通饲料组小鼠炎症程度和脂肪变性均不明显,C57高脂高糖组、基因敲除高脂高糖组小鼠在第8周开始出现轻微炎症和脂肪变性,以小脂滴为主,到第16、24周,炎症和脂肪变性逐渐加重,脂肪变性以中、大滴为主,基因敲除高脂高糖组小鼠肝脏组织炎症程度和脂肪变性均明显重于C57高脂高糖组小鼠。结论 α7nAChR基因敲除能够明显加重NASH小鼠的肝脏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结核病定点医院2020—2021年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病原学特征、诊断所需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提高NTM肺病诊断效率, 精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依托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专病数据库, 获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结核科诊断的NTM病患者及其人口学、临床特征和细菌学数据开展回顾性研究。采用卡方检验、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 分析影响NTM肺病细菌学诊断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294例细菌学诊断的NTM肺病患者, 男147例, 女147例, 年龄中位数为61(46, 69)岁。其中227例(77.2%)患者合并有支气管扩张。细菌学检测结果显示,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是NTM肺病的主要致病菌(56.1%), 其次为堪萨斯(19.0%)和脓肿分枝杆菌(15.3%), 而蟾蜍、玛尔摩等分枝杆菌合计占比仅3.1%。对标本类型分析发现, 痰液、肺泡灌洗液和穿刺液标本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7.4%、80.3%、61.5%。按同一患者配对分析发现, 痰液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检查(87.1%比48.4%, P&l...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 小檗碱(berberine,BBR):是从黄连中提取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多种生化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已有文献证明,小檗碱具有降低高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抑制脂质合成的作用。缺血再灌注损伤:遭受一定时间缺血的组织细胞恢复血流(再灌注)后,组织损伤程度迅速增剧的情况。再灌注后有大量钙内流,并生成大量氧自由基,是广泛组织细胞损伤的主要发病机制。临床上多种疾病如迟发性神经元坏死、不可逆性休克、心肌梗死、脑梗死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的发生、发展都与缺血、再灌注有关。 背景:既往研究提示小檗碱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实验方案经海南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每隔1 d大鼠腹腔注射2次,处理8周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选取平均血糖≥11.1 mmol/L造模成功的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小檗碱组,每组30只。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经生理盐水灌胃,缺血/再灌注+小檗碱组用小檗碱 200 mg/(kg·d)灌胃,处理7 d后,后2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2 h,再灌注12 h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脑梗死体积;采用ELISA检测梗死区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PI3K、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小檗碱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 < 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升高,丙二醛和一氧化氮的表达明显降低;②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小檗碱组脑梗死区细胞凋亡减少,Bcl-2表达增加,cleaved-Caspase3和Bax表达降低;③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小檗碱可使缺血/再灌注+小檗碱组PI3K和p-Akt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④结果说明,小檗碱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模型中发挥抗凋亡作用,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ORCID: 0000-0003-3326-2624(符芸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脾宁心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疗程均为3周.结果 心电图疗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当(P>0.05);中医综合证候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0%,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单项证侯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脾宁心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57例ACVD进行了血浆皮质醇、INS及24小时尿VMA检测,结果发现,ACVD患者皮质醇、VMA及INS水平均升高,脑出血皮质醇、INS水平升高尤为明显。皮质醇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作者提出ACVD内分泌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及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功能活跃,ACVD存在高INS血症。皮质醇的变化可作为判定病情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张永杰  吴小翠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2):1541-1544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十大疑难杂病之一.发病率极高,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主要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主要并发症,并已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费用增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近30年来,我国DPN患病率显著增加.最近10年DPN流行情况更为严重.中国可能已成为DM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因为糖尿病患者皮肤易出现破溃和感染,所以中药熏洗方法是一种安全的、具有传统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近10年来中药熏洗治疗DNP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