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目的对不同居群的8种新疆虫草发酵液进行体外抗氧化的研究。方法采用还原能力测定法,Fenton反应法以及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新疆虫草发酵液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DH001虫草发酵液的还原力最强,吸光度值最大,达1.216;BH001虫草发酵液和BE002虫草发酵液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最大,清除率分别达98.7%和95.4%;8种虫草发酵液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均较低。结论新疆虫草发酵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2)与子宫颈病变性质的病因发病学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24例子宫颈湿疣、2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CIN)和53例子宫颈浸润性鳞癌(SCC)组织进行HPV16、HSV-2检测。结果:在子宫颈湿疣、CIN、SCC中HPVl6检出率分别为62.5%、25.0%、66.0%;HSV2检出率分别为83.3%、41.6%、56.6%;HPV16、HSV-2同时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4.1%、16.6%及43.3%。HPVl6检出率随CIN、SCC病理分级增高而增加,不同民族的HPV16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V16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且HSV-2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病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肿瘤细胞内部迷乱的信号转导机制以及它们对肿瘤生长、凋亡、转移等的影响已越来越了解。寻找能对肿瘤细胞信号转导进行调控的化合物从而达到抗肿瘤目的,已经成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肿瘤发展进程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及人为干预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介绍朱镇华教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治疗后残余症状的中医辨治经验。朱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多样,常见有禀赋薄弱,素质不强、内伤劳倦,失于调理、情志内伤等;病机以风、痰、虚为主,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关键,调理重在标本兼治,如健脾益气、补气养血,填精生髓,滋补肝肾,祛风化痰,疏肝健脾等,随证辩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DNA损伤修复抑制剂Veliparib联合青蒿琥酯体外对细粒棘球蚴活性的影响,分析Veliparib联合青蒿琥酯抗囊型包虫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细粒棘球蚴分为空白组,DMSO组,Veliparib(10μmol/L)组,硝唑尼特(nitazoxanide,NTZ)组,H2O2组,青蒿琥酯低(65μmol/L)、中(130μmol/L)、高(325μmol/L)剂量组,H2O2+Veliparib组,青蒿琥酯低剂量+Veliparib组,青蒿琥酯中剂量+Veliparib组、青蒿琥酯高剂量+Veliparib组,共12组。采用1%伊红染色法检测药物干预2、3、4d细粒棘球蚴的活性,计算虫体死亡率。给药组干预细粒棘球蚴4d后,观察虫体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通过彗星试验评价DNA损伤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虫体内DNA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xo-dG)的变化。结果与DMSO组和青蒿琥酯各剂量组相比,青蒿琥酯低、中、高剂量联合Veliparib组细粒棘球蚴死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青蒿琥酯各剂量联合Veliparib组细粒棘球蚴虫体损坏情况较青蒿琥酯各剂量组严重且明显固缩,着色加深,并有空泡形成;超微结构观察青蒿琥酯各剂量联合Veliparib组的细粒棘球蚴合胞体带混沌,细胞结构破坏,异染色质边际化,出现脂滴、空泡样结构,微绒毛明显破坏或减少;彗星试验显示青蒿琥酯各剂量联合Veliparib组细粒棘球蚴彗星拖尾较低、中、高青蒿琥酯组明显加长,Olive尾矩(OTM)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58,2.482和4.224,P0.05)。免疫荧光显示青蒿琥酯高剂量+Veliparib组8-oxo-dG的阳性核数较青蒿琥酯高剂量组增多。结论 DNA损伤修复抑制剂Veliparib增强青蒿琥酯抗囊型包虫病作用,其作用机制是使虫体的DNA损伤更严重,从而导致棘球蚴死亡,为开发新的抗包虫病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Polo样激酶1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结构和功能高度保守,参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检查点的精密调控,是维持细胞周期正常运行的一种关键物质。然而,该激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且其过度表达是肿瘤不良预后的标志之一,因此对其的研究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新的抗癌药物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述Polo样激酶1与有丝分裂和肿瘤的关系,介绍若干已进入临床研究的小分子Polo样激酶1抑制剂及其抗肿瘤活性和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肝素结合蛋白(U-HBP)与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06—2018-12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的80例患者。采集患者的中段尿标本进行尿细菌培养,以尿培养结果分为尿培养阳性组与尿培养阴性组,同时检测U-HBP及血清PCT。以尿液细菌培养为"金标准",评价U-HBP与血清PCT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标本中,尿培养阳性组18例(阳性率22.5%),阴性组62例(阴性率77.5%)。尿培养阳性组与尿培养阴性组的U-HBP分别为(190.16±132.20)ng/mL和(60.02±89.76)ng/m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PCT分别为(0.06±0.12)ng/mL和(0.04±0.06)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HBP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768,以222.09ng/mL为诊断临界点,U-HBP检测尿路感染的特异度为81.00%、灵敏度为61.10%,准确度为76.8%。结论与PCT相比,U-HBP对尿路感染诊断的早期预警作用更好,可作为尿路感染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常伴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是导致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心脑血管不良事件、肾功能衰竭等临床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涉及复杂的调控机制。自噬是指细胞在饥饿、缺氧、营养缺乏、药物诱导情况下,利用溶酶体清除衰老、受损、错误折叠的蛋白及代谢废物,产生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等代谢燃料,以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的过程。自噬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调整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内皮损伤等过程。目前已知中医药在防治高血压病引起的靶器官损害中作用突出,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干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本文通过对自噬在高血压心、脑、肾、血管等靶器损害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总结了祖国医学通过自噬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调控作用,拟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提供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