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经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途径放置冠状窦电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641例患者,分为2组:锁骨下静脉组(321例)穿刺锁骨下静脉放置固定弯十极冠状窦电极;股静脉组(320例)穿刺股静脉放置可调弯十极冠状窦电极。比较两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锁骨下静脉组中穿刺成功317例(穿刺成功率98.8%),其中3例术后检查出现气胸,1例因误置入6F鞘管到锁骨下动脉停止手术,气胸患者中1例因面积>30%行闭式引流,另2例未行特殊处理自行吸收,4例患者均未留下后遗症,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该组置入鞘管的320例患者中307例成功放置固定弯冠状窦电极,置入电极成功率为95.9%。13例(4.1%)不成功者改经股静脉途径12例成功置入电极。股静脉组333例(锁骨下静脉组电极置入不成功者也改用股静脉途径,该组实际人数:320+13=333)均穿刺成功,其穿刺成功率为100%,3例未能成功置入冠状静脉电极,置入电极成功率为99.1%。此3例未能置入患者行逆行冠状静脉造影后经股静脉成功置入电极。股静脉组电极置入成功率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组(99.1%vs.95.9%,P<0.01)。锁骨下静脉组并发症稍多于股静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穿刺成功率和曝光时间[(77±40)s vs.(75±46)s],无显著差异。股静脉组总成功率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组[99.1%vs.94.7%,P<0.01]。结论:两种途径放置冠状窦电极成功率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股静脉组总成功率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组。  相似文献   
2.
零射线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主动脉窦内室性早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在CARTO3指导下零射线与常规在X线指导下对特发性主动脉窦内室性早搏(ASC-PVCs)导管射频消融 来评价其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分析2013年4月~2015年10月于南方医院因特发性主动脉窦内室早行射频消融 (RFCA)治疗的患者52例,其中零射线组23例,即运用Carto3系统重建主动脉窦三维模型后在零射线下行导管消融。另29例 在X线下常规标测和消融,为常规消融组。比较两组的靶点标测时间、总放电次数、手术即时成功率、手术总时间、X线曝光时 间、随访观察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零射线组手术即时成功率看似高于常规组,但两组患者即时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22/23(96%)vs 24/29(83%),P=0.21];两组患者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与常规组相比,零射线组靶点标测时间明显缩短 (4.3±1.7 vs 7.8±2.6 min,P<0.01),零射线组与常规组手术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6±8.8 vs 77.4±7.2 min,P=0.332)。与零 射线组比较,常规组放电次数明显较多(7.9±3.2 vs 4.8±1.1,P<0.01),零射线组整个手术过程完全零射线,而常规组X线曝光时 间为23.1±6 min,随访5~20个月,常规组复发4例,零射线组1例复发。结论CARTO3指导下零射线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 主动脉窦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CARTO3指导零射线射频消融相对常规消融方法;其靶点标测时 间缩短、总放电次数减少且不延长手术总时间,而且全手术过程为零射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热处理对心房肌细胞的损伤作用及胺碘酮对心房肌细胞热处理损伤的影响。方法 先测定不同温度和不同胺碘酮浓度下的细胞活力,确定最适合的加热温度和胺碘酮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热处理组、胺碘酮组,空白对照组将体外培养小鼠HL1心房肌细胞置于37 ℃恒温水浴箱,热处理组将心房肌细胞置于高温水浴箱,胺碘酮组将加入胺碘酮溶液的心房肌细胞培养皿置于高温水浴箱。通过MTS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白介素-6 (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热处理后心房肌细胞损伤类型及胺碘酮对热处理诱导的心房肌细胞凋亡、炎症、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热处理后心房肌细胞存活率与SOD活性减少(P<0.001),热处理组的IL-1β及MDA水平增加(P<0.01)、凋亡率及IL-6增加极其显著(P<0.001);与热处理组相比,胺碘酮组心房肌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SOD活性下降(P<0.05)、凋亡率增加(P< 0.05),而IL-1β、IL-6及MDA水平增加(P<0.01),TNF-α水平增加显著(P<0.001)。结论 热处理可导致小鼠HL1心房肌细胞发生凋亡、炎症、氧化应激导致细胞损伤,胺碘酮溶液可促进热处理诱导后的细胞凋亡、炎症、氧化应激反应从而进一步加重小鼠HL1心房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arto 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在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的手术室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心律失常情况,入选患者,应用Carto3系统重建相关心脏模型,并指导电生理检查、标测及消融,记录总的手术时间、建模时间、电生理检查和标测时间,手术即时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共入选16例,其中男性10例,年龄[51.2±18.4(19~76)]岁,频发室性早搏7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预激综合征2例,典型心房扑动1例。所有的心律失常都成功消融,总的手术时间为[134.6±23.7(99~177)]min,建模时间为[6.2±2.3(3~14)]min,电生理检查时间[10.3±5.6(6~20)]min,标测时间[14.3±7.6(3-36)]min,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Carto 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在无DSA手术室进行零射线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常见心律失常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不能诱发的左后分支型室速窦律下消融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2012年收治的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11例,年龄(26.7±10.7)岁。发作时记录12导联心电图呈典型左后分支型室速(室速呈右束支阻滞,电轴左偏)。在透视下于左室后间隔部窦律下标测浦肯野电位(PP)及舒张期电位(DP),在标测到DP时垂直及平行于左后分支走行做十字消融,未标测到DP的于中间隔垂直于左后分支走行并沿走后分支走行中后间隔线性消融,消融时大头始终记录到PP电位。消融终点为电轴发生改变或出现左后分支阻滞。【结果】术中22例成功标测到DP ,术后平均随访(27±8)个月,4例复发,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窦律下以 PP及DP为指导单次消融成功率为85.2%。【结论】对于术中不能诱发的分支型室速,以PP及DP为指导进行十字消融是安全、有效的,此类患者可在窦律下标测后消融。  相似文献   
6.
相比经食管心脏超声和术中造影,心脏CT由于其高分辨率、多层面性和非侵入性,能更准确地评估左心耳封堵术的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基于CT的3D打印模型可能在未来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心脏CT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