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AO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粉碎骨折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骨骨折常源于高处坠落后导致足跟部突发的高速撞击,因此骨折类型以及治疗方法同骨折预后和关节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跟骨骨折的开放复位和AO新型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取得满意效果。为进一步客观评价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粉碎骨折的治疗效果,回顾分析我院自2003年至今采用AO跟骨重建钛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46例,采用克氏针及螺钉固定42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并股骨颈骨折行综合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的愈合速度。方法 对POP并股骨颈骨折者除手术内固定外,同时给治疗POP的药物(益钙宁、利维爱、安雄、钙和维生素D3),8w、10w、12w分别拍X光片查骨折愈合情况,并在治疗前后分别用QCT测L2-L4的骨密度(BMD)。结果 对POP并股骨颈骨折者除手术内固定外同时用治疗POP的药物治疗,骨折愈合时间较单纯手术治疗者提前2-3w。并且L2-4的BMD明显提高(P<0.05)。结论 对POP并股骨颈骨折者必须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患者术前不同时期的凝血功能,来探讨延迟手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180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未进行预防性药物抗凝治疗,其中85例于伤后48h内进行手术治疗,95例手术时超过伤后48h。术前常规检查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凝固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对术后出现患肢肿胀和/或疼痛,伴有或不伴有Homans征/Neuhofs征阳性的患者常规应用加压超声技术进行超声多谱勒检查。结果早期手术组DVT发生率(24.7%)、明显延迟手术组DVT发生率(41.1%)(P〈0.05),二组APTT、PT、TT、Fib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延迟手术可导致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20层容积CT运动功能成像在正常人髌骨运动轨迹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应用320层容积CT运动功能成像检查的动态膝关节扫描数据.所有志愿者分别在屈膝0°~120°时行320层CT检测,测量不同屈曲角度时髌骨中点在三维坐标中的位置,分析不同角度时髌股关节排列关系.结果 随膝角的变化,在0°~90°时,髌骨迅速沿Y轴方向(即矢状面)向下移动约(53.87±0.45)mm,随后进入平台期,变化甚微.当屈膝至10°~30°时,髌骨沿X轴向内侧移动达最大程度,范围在(2.31±0.52)~(3.36±0.43)mm,而后向外侧运动,至120°时达到最大值,平均为(8.53±0.44)mm.在Z轴上,初时呈平台期,30°后呈快速下降趋势.在整个屈膝过程中,髌骨的滑行轨迹类似于开口向外的弧形.结论 320层容积CT运动功能成像可以快速、无痛对髌骨运动轨迹进行准确定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racking movement of normal patellar using volume scan on sensation 320 CT. Method Data of dynamic scans of 30 knees was collected using the motor function of 320 CT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ata of movement of the patellorfemoral joint was obtained during flexion (from 0° to 120°) within 10-sec by 320 CT from all volunteers. The 3D coordinate of the center of patella was record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pose relation of patellofemoral joint.Result With the knee angle changed from 0° to 90°, the patella moved rapidly along the Y-axis direction ( sagittal plane) down about (53.87 ± 0. 45 ) mm, and then entered the plateau phase with little change.When the knee flexion reached 10°-30° ,the patellar movement along the X-axis reached the largest range of (2. 31 ±0. 52)-(3.36 ± 0. 43 ) mm, and subsequently moved to the opposite lateral direction with the maximum about (8. 53 ± 0. 44 ) mm at 120°. In the Z axis, the track initially showed plateau, and then presented a rapidly downward trend after 30°. The patellar tracking is like an outward arc during the whole knee flexion. Conclusion The motor functional imaging of 320 CT can pinpoint the patelar tracking in a fast, painless way.  相似文献   
5.
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即后侧经股骨颈入路全髋置换术,并对这种小切口与传统切口全髋置换术的短期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连续60例需要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为后侧经股骨颈入路小切口全髋置换手术组,B组30例为传统后侧切口手术组。采集并对比的数据有:年龄、性别、手术髋(左/右)、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假体位置、使用助步器的时间、术前和术后的Harris髋评分结果。所有病人均采用全麻。术后对所有病人进行同样的抗凝治疗,鼓励病人积极主动地进行康复训练。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两组病例的体重指数、Harris髋分值、并发症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A组病例较B组病例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助步器使用时间方面有优势且差异显著(P〈0.05)。小切口手术组术后早期X线片显示假体匹配良好,位置佳,无脱位,无髋内外翻。髋臼假体外展角为43°~48°,平均45.5°;前倾角为16°~22°,平均17.7°。结论本研究的近期随访结果证实,与传统切口术式相比,后侧经股骨颈入路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具有以下优势: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假体位置不良的风险(P〉0.05),降低失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快速恢复功能,但是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对术者的技术知识水平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原发病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 147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根据原发病不同分为两组:骨折组68例,均为股骨颈骨折患者,骨病组79例.术前常规检查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对术后出现患肢肿胀和/或疼痛,下肢伴有或不伴有Homans征/Neuhofs征阳性的患者常规应用加压超声技术进行超声多谱勒检查.结果 骨折组和骨病组的APTT、PT、TT、Fib水平及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量成人股骨近端解剖学参数,用以指导关节置换的术前计划和假体选择,同时为设计更符合国人解剖特点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标准成人双髋正位X线片100例。选择对假体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股骨近端解剖参数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参数均呈正态分布,股骨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在颈干角、大粗隆高点高于旋转中心的高度差、股骨距区域皮质弧度和CFI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峡部内径与年龄成显著正相关(r=0.381,P0.05)。与国内研究比较,大多数参数无明显差异,与国外研究比较,各参数均有明显差异。与现有假体资料比较,CFI、MCFI、峡部内径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距区域皮质弧度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01)。结论大粗隆高点与股骨头旋转中心并非等高,可用于指导术中下肢长度控制。本研究获得的解剖参数可以为设计符合国人股骨形态特点的假体提供参考。现有假体与国人股骨距区域皮质弧度不一致,需要在以后的设计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25(OH)2D3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系增殖以及Cofil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U2OS细胞,采用CCK-8活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经10^-7mol/L1,25(OH)2D3处理后U2OS细胞的增殖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ofilin及P-cofilin表达情况。结果10^-7mol/L浓度的1,25(OH)2D3对U2OS细胞株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时间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1,25(OH)2D3对Cofilin的总蛋白表达没有影响,但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P-cofilin的表达水平呈一过性增强(24h)、然后下降(48—72h)的趋势。结论1,25(OH)2D3对U2OS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改变胞内P-cofilin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老年人颈椎过伸颈髓损伤的特征。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老年急性颈椎过伸颈髓损伤中作用。方法:对31例老年颈椎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手术治疗组和非术治疗组。手术治疗21例(其中颈椎前路手术减压术3例,后路减压术8例,单开门椎管成形术4例,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6例)。非手术治疗10例。颈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结果:经过随访观察1.0~1.5年,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分级,保守治疗组治疗后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2例,E级3例。手术治疗组治疗后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6例,E级10例。手术组比非手术组疗效满意。结论:老年颈椎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病死率较高,在诊断和治疗上应给予积极和特殊考虑。尽管老年人颈椎过伸颈髓损伤属高危疾病人群,但如果能耐受手术,获得早期手术减压,可有利于损伤的颈脊髓神经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实现方法 .方法 对89例拟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查体明确双下肢长度差异及髋周软组织张力情况,并拍摄骨盆正位片及患侧髋关节正侧位片,进行针对性的术前计划;术中利用折弯的克氏针及必要的软组织松解重建股骨偏距及软组织平衡;在术后的骨盆正位片上测量患侧髋关节与健侧髋关节在股骨偏距、髋关节旋转中心及双下肢长度方面的差异,并依据最后一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的功能.结果 股骨偏距及髋关节的旋转中心重建满意,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5.2分.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软组织平衡是决定髋关节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的术前计划及精细的术中操作是获得软组织平衡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