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1992年全国肾小球疾病座谈会制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评定标准进行临床分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34例和尿毒症组10例,2组患者每日静滴灯盏花注射液20ml(含黄酮900mg),连用14日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血粘度、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比。结果:治疗后2组BUN、SCr均下降,以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下降显著(P<0.05);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下降,以SBP下降极为显著(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显著(P<0.05);全血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Fi)下降均显著(P均<0.05);CH、TG、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MA)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灯盏花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降低血粘度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EAHD)联合氟康唑(fluconazole,FLZ)对耐药白念珠菌生物膜麦角甾醇的影响。方法:采用CLSI M27-A3的微量稀释法测定EAHD与FLZ对白念珠菌FLZ耐药株的MIC与SMIC80;棋盘稀释法测定EAHD与FLZ联用对白念珠菌的协同效应;稀释涂布平板法考察EAHD与FLZ联用不同时间对菌体的杀伤作用;分别用HPLC和qRT-PCR法检测耐药白念珠菌生物膜麦角甾醇含量及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对于9株白念珠菌FLZ耐药株,EAHD对其MIC介于156~1 250 mg·L-1,FLZ对其MIC介于256~2 048 mg·L-1以上,二者联用后MIC显著降低,FICI(部分抑菌浓度指数)最低达0.066;EAHD单用对其SMIC80均高于1 250 mg·L-1,FLZ单用对其SMIC80均高于512 mg·L-1,最高可达2 048 mg·L-1以上,联用组除个别组具有相加作用外也均有协同效应。时间杀菌(time kill,TK)实验显示当作用12 h,二者联用杀菌效应最强。HPLC结果显示联用组、EAHD组与空白组麦角甾醇量相比,分别降低了近85%,50%。qRT-PCR检测FLZ组ERG1,ERG2,ERG6,ERG7,ERG11均上调,ACS1,ACS2,MET6均下调;EAHD组所有基因均下调;联用组ERG2,ERG6,ERG11均显著上调,ERG1,ERG7,ACS1,ACS2,MET6均显著下调。结论:EAHD协同FLZ抗白念珠菌耐药株,可能与抑制麦角甾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降低麦角甾醇的合成有关,造成细胞膜损伤,抑制菌体生长。  相似文献   
3.
探讨盐酸小檗碱对菌丝相白念珠菌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以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盐酸小檗碱对白念珠菌标准株与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pot assay检测白念珠菌落形成;XTT法检测白念珠菌丝代谢;荧光显微镜观察白念珠菌丝活力;扫描电镜观察白念珠菌丝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白念珠菌丝细胞壁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白念珠菌细胞壁β-葡聚糖暴露程度;qRT-PCR法检测白念珠菌丝特异性基因ECE1及β-葡聚糖合酶调控基因FKS1和FKS2的表达。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对白念珠菌临床株及标准株的MIC为64~128μg·mL-1;512μg·mL-1盐酸小檗碱干预下能抑制白念珠菌落生长,64~512μg·mL-1盐酸小檗碱能抑制菌丝代谢,512μg·mL-1盐酸小檗碱能抑制白念珠菌丝活力,256~512μg·mL-1盐酸小檗碱能抑制形态转化,512μg·mL-1盐酸小檗碱能明显损伤细胞壁结构,128~512μg·mL-1盐酸小檗能促进细胞壁β-葡聚糖暴露,512μg·mL-1盐酸小檗碱能下调白念珠菌丝特异性基因ECE12.72倍及β-葡聚糖合成酶调控基因FKS1与FKS2分别3.49,3.26倍。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盐酸小檗碱可能通过下调白念珠菌丝特异性基因及β-葡聚糖合成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破坏白念珠菌细胞壁的结构并促使β-葡聚糖暴露,进而影响整个细胞壁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绿茶茶多酚成分之一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3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体外培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3,观察不同浓度EGCG作用后的培养上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迁移和形成血管能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KM3细胞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水平;RT-PCR方法检测KM3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EGCG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KM3细胞培养上清促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5,25,50和100μmol/L的EGCG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414±27,299±70,202±42及116±13个,且EGCG的浓度与内皮细胞的迁移数目呈负相关(r=-0.952,p<0.05)。同时,内皮细胞形成小管的面积随EGCG浓度的升高而减少,25及50μmol/L时的面积分别是88343.9±3231.1和60897.5±914.1μ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小管面积与EGCG浓度呈负相关(r=-0.888,p<0.05)。5、25、50、100μmol/L的EGCG作用于KM3细胞48小时后培养上清中VEGF的含量分别为1399.0±47.4pg/ml,660.1±5.7pg/ml,108.5±5.8pg/ml和26.2±18.6pg/ml,与对照组比较,25、50、100μmol/L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结果显示EGCG抑制KM3细胞VEGF的mRNA水平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EGCG能显著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3的促血管新生作用;下调VEGF转录水平的表达,减少VEGF的分泌可能是其药理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汤提取物体外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XTT法和微量稀释法筛选龙胆泻肝汤各提取部位的抗菌活性并检测各提取物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黏附相关基因ALS1和菌丝形成基因SUN41的表达量。结果:龙胆泻肝汤用石油醚、水、正丁醇、甲醇及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白念珠菌浮游菌的MIC分别为>1 000,>1 000,>1 000,125,125 mg·L-1;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分别为>1 000,>1 000,>1 000,500,500 mg·L-1;SMIC80分别为>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 mg·L-1;1 000 mg·L-1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明显抑制黏附相关基因ALS1和菌丝形成基因SUN41的表达。结论:龙胆泻肝汤抗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免疫功能下降人群的不断增多,细菌/真菌感染率大幅上升,伴随耐药现象的出现,临床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越来越有限。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黄芩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等多重药理作用,尤其显著的抗细菌抗真菌活性对于治疗日渐增多的耐药性细菌/真菌感染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国内外对黄芩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对近年来其抗菌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BAEB)对DSS诱导+白念珠菌(CA)定植状态下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SS组,DSS+CA组,BAEB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Mesalazine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平板法检测小鼠肠道内容物真菌载荷量,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ASCA及结肠黏膜组织IL-6,IL-8,IL-1β,HBD-2,HBD-3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DSS模型组相比,DSS+CA组小鼠一般状况及血清ASCA无明显变化,但肠道CA载荷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肠黏膜组织IL-6,IL-8,IL-1β,HBD-2,HBD-3的蛋白水平均超过DSS组,BAEB高剂量与Mesalazine治疗能改善结肠组织病理,降低IL-6,IL-8,IL-1β,HBD-2,HBD-3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提示,BAEB能有效改善DSS+CA定植下的UC小鼠结肠病理及免疫性损伤,对肠道真菌过度定植相关肠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78岁.因"发热咳嗽1周"至医院就诊.患者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当地医院使用抗生素(青霉素类)3天,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格检查:Bp 120/70mmHg,神志清楚,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或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轻度充血.双肺未闻及罗音,HR 7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1.0×109/L,血红蛋白(Hb)88 g/L,血小板(PLT)97×109/L;骨髓细胞学及免疫分型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M2a,原粒加早幼粒细胞73.2%;染色体检测无异常.  相似文献   
9.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抗感染研究近10年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尤其是其突出的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原虫等活性对日益增多的机会性感染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结合本课题组多年来对穿心莲内酯的研究,对其及衍生物抗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近10年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5种非白念珠菌菌丝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测定姜黄素对热带念珠菌Candidatropicalis、光滑念珠菌C.glabrata、近平滑念珠菌C.parapsilokis、克柔念珠菌C.Krusei、季也蒙念珠菌C.guilliermondi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抑制50%生物膜浓度(SMIC50),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姜黄素对非白念珠菌菌落形态的影响,利用倒置显微镜与扫描电镜分别观察姜黄素对非白念珠菌菌丝形成以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的MIC分别为64、128、256、256、128μg/m L;SMIC50分别为512、512、512、512、512μg/m L;倒置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姜黄素对5种非白念珠菌菌丝以及生物膜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姜黄素能抑制这5种非白念株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周边菌丝的形成。结论姜黄素对5种非白念珠菌菌丝及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