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惊玲  赵为禄  朱小萍  张勤  虞琦  傅欢 《广东医学》2016,(24):3750-375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时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浓度( EC50)及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60~75岁,体质指数(BMI)18.5~30.0 kg/m2,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C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组( D1、D2、D3组),每组25例。 D1、D2、D3组分别给予0.3、0.5、0.7μg/kg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10 min输注完毕。观察10 min后,采用序贯法丙泊酚TCI,起始血浆靶浓度为2.5μg/mL,相邻靶浓度比值为1.1。以患者意识消失为阳性反应。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0.5μg/kg,罗库溴铵0.6 mg/kg,脑电双频指数( BIS)≤60时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计算丙泊酚EC50及95%可信区间(CI)。记录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前(T0),输注结束时(T1),意识消失时(T2),插管前1 min(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1、3、5 min(T5、T6、T7)的血压(BP)、心率(HR)和BIS。结果与C组比较,D1、D2、D3组丙泊酚使患者意识消失的EC50降低(P<0.05);与D1组相比,D2组、D3组丙泊酚使意识消失的EC50降低(P<0.05);而D2组与D3组丙泊酚使意识消失的E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0时刻4组HR、DBP、SBP、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1时刻D2、D3组SBP、DBP及HR降低(P<0.05);与T1时刻比较,T3时刻C组、D1组SBP、DBP及HR降低(P<0.05);与T3时刻比较,C组、D1组T4~T7时SBP、DBP及HR升高(P<0.05),D2、D3组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与C组比较,T1时刻D1、D2、D3组患者BIS值降低(P<0.05),T2时D1、D2、D3组患者BIS值降低程度不如C组(P<0.05);与T1比较,4组T2~T7时点BIS均明显下降( 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为最佳剂量,既可降低丙泊酚TCI时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EC50,又可以显著降低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异常表达,探讨沉默IFITM3表达对肝癌细胞系HepG2生
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IFITM3的表达情况及
相关性;构建IFITM3小干扰RNA片段(IFITM3 si-RNA),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肝癌细胞(HepG2细胞系),同时设置无义序列组
和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IFITM3 mRNA的表达;CCK8(cell counting kit 8)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
Western blot检测IFITM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和癌旁组织相
比,IFITM3在肝癌组织中的明显高表达。与无义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IFITM3 si-RNA转染组细胞IFITM3表达和细胞增
值率降低,穿膜细胞数也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也表明迁移能力降低。结论IFITM3在原发性肝
癌中高表达;IFITM3在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侯选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IFITM3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构建IFITM3小干扰RNA片段(psilencer3.1-sh IFITM3)转染肝癌Hep G2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CCK8法、Transwell试验和划痕试验分别检测细胞转染后IFITM3和MMP-9 m RNA及蛋白表达、增殖能力以及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IFITM3与MMP-9的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表达量均明显升高(81.67%vs.13.33%;88.33%vs.8.33%,均P0.05);psilencer3.1-sh IFITM3转染后,Hep G2细胞IFITM3和MMP-9的m 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值率均明显降低,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划痕融合速率明显减慢。以上定量指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中IFITM3表达增高,高表达的IFITM3可能通过调控MMP-9的表达而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切除病变胆管分支治疗右肝区域性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4年11月19例右肝区域性胆管结石行单纯病变胆管分支切除的患者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男8例,女11例;9例有胆道手术史;结石均局限于V、VI或VII段的3级及以上胆管。患者手术方式均为单纯病变胆管分支切除,即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和术中B超检查,确定病变胆管根部位置及结石范围,切除包括病变胆管及其周围受损的肝组织,不行常规胆囊切除和胆管引流。手术出血量100~500 m L,手术时间2~4.5 h,肝门阻断时间10~20 min。术后胆瘘3例,胸水1例,膈下脓肿1例,结石残留1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17例患者获得随访3~72个月,其中2例患者行CT、MRI检查可疑结石复发,其他患者无临床症状且检查无结石复发,生活质量优良率88.2%。结论:对于肝胆管结石仅局限于V、VI或VII段的3级及以上胆管的患者,可采取单纯切除病变胆管分支的手术方式,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胃肠间质瘤肝脏转移的治疗目前仍采取手术切除肿瘤为主,靶向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性治疗措施,但间质瘤再次多发肝脏转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及手术时机、范围和方式的选择,国内外仍存在争议。我院最近诊治了1例小肠间质瘤再次多发性肝脏转移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