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当手术显微镜进入神经外科临床应用后,神经外科手术变得更安全、准确、有效。手术显微镜通过提高神经外科医师的视力而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医学影像也是通过提高临床医师的“视力”,而提高其能力的。这种提高不仅在于借助影像可以“看”到表面之下的解剖结构,而且现代影像技术能够提供组织血管分布和功能信息,医师可以在影像的引导下将各种手术器械置入人体内,对患者进行治疗。这不仅扩展了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3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术后即刻CT示SAH,立即停用抗凝、抗血小板集聚治疗,给予制动,控制血压和抗血管痉挛等治疗。结果: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1、7、10dCT示SAH吸收,恢复抗血小板集聚治疗,随访至今无异常。结论:颅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SAH机制复杂,及时有效处理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4.
随着3D MAX技术迅速发展,与它结合的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式已经逐步被教学所采用.它利用计算机向学生提供生物化学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和信息,通过软件中的基本体建模、多维子对象材质、mental ray渲染器及高级动画的结合,把生物化学课件中生动的动画影像、清晰的文字注解有机集成,较好地攻克了生物化学中的许多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导航引导下的无框架立体定向神经外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开放式磁共振结合导航系统,可以获得准确的手术定位、对手术器械的实时引导和术中监控。本文探讨磁共振导航应用于无框架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的初步经验、可能的并发症及应用前景。方法 使用Philip公司的0.23T开放式磁共振结合iPath200光学导航系统,对4例脑占位及4例脑脓肿患者分别施行脑活检和脓肿穿刺抽吸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穿刺针的准确定位。4例脑活检取得足够的组织样本,术后无并发症出现;4例脑脓肿术后影像资料证实脓肿腔体积缩小50%以上,1例小脑脓肿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手术所致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导航应用于脑活检和脑内囊性病变的穿刺引流,手术成功率高,对患者损伤小,很少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长期误诊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45岁,反复头晕、乏力、昏迷,伴四肢抽搐7年,多次以“脑梗死”住院治疗。此次入院2d前出现发作性头痛、恶心、呕吐,自觉双目失明,无光感,左手活动障碍。体检及实验室检查:血压110/6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构音障碍,双目失明,右中枢性面瘫,双上肢腱反射降低,双下肢腱反射未引出。左上肢轻瘫,肌张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并发症之一。我院2005年开展82例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3例出现SAH,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报告超选择性颈内动脉内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ACNU)治疗胶质瘤16例,病理不明脑肿瘤2例。化疗前及化疗后一月检查CT比较瘤体积变化。16例胶质瘤中,1例肿瘤完全消失(完全缓解CR),5例瘤体缩小大于50%(部分缓解PR),5例瘤体缩小小于50%(无改变NC),5例瘤体增大(进展PD)。患者能很好耐受化疗,Karnofsky计分在化疗前后几无变化,全身并发症少见而轻微。1例眼动脉下化疗的病人,出现同侧眼部不适、流泪,化疗结束后缓解。未发现神经毒性反应。本文对颈内动脉内化疗的方法、给药剂量及并发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床突旁动脉瘤的特点及评估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自2014年7月—2018年1月住院行血管内治疗的98例颅内床突旁动脉瘤(共104个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98例患者(共104个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失败2例(2个动脉瘤),余下96例(102个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成功后即时造影示:90个动脉瘤完全栓塞,4个动脉瘤有瘤颈残余,动脉瘤体残余3个。术中9例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3例患者有支架内血栓,6例患者有弹簧圈脱逸现象。术后2例患者视物模糊,难治性头痛1例,难治性眼球后疼痛1例。术后临床随访所有患者的Rankin评分为0~5分,2例患者死亡。92例患者(98个动脉瘤)术后获影像学随访,11例动脉瘤复发患者(11个动脉瘤)接受再治疗。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破裂和未破裂的床突旁动脉瘤,新型血管内栓塞材料存在某些局限性,且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证实,传统的血管内治疗方法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由于高分流率的存在,大部分动脉瘤需要支架辅助技术,术中尽量做到致密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