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应用cAMP衍生物特异性激活Epac2/Akt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脊髓损伤中的病理和生理机制.方法 96只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4组(n=24),A、B、C组均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A组给予8-CPT-2’-O-Me-cAMP 0.5 mg/(kg·d)、B组给予等量10%(体积分数)DMSO、C组给予8-CPT-2’-O-Me-cAMP 0.5 mg/(kg·d)加LY294002 0.2 mg/(kg·d)各7d.D组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于1、2、3、4周采用BBB评分法评估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各时间点取材行HE染色、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脊髓细胞标志物(Nestin、NF200、GFAP)和通路因子(Epac2、Akt)的表达.结果 A组大鼠在术后1~4周BBB评分持续升高,均高于B、C组(P<0.01),低于D组(P<0.01).在1、2、3周,A组Epac2 mRNA表达与C组Epac2 mRNA表达差异无意义,但高于B组(P<0.01)和D组(P<0.01).A组Akt mRNA表达高于B、C、D组(P <0.01).A组Nestin、NF200 mRNA表达在各期均高于B、C、D组(P<0.01).A、B、C组GFAP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可见A、B、C组造模后脊髓组织结构疏松,有大量空洞形成.免疫荧光染色并进行积分光密度值分析,其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在哺乳动物脊髓损伤后应用cAMP衍生物能够特异性激活Epac2/Akt通路,促使神经干细胞分化和神经细胞增殖,有助于脊髓修复.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23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行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4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造血重建情况、移植后疾病转归及移植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64例MM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1(9~13)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2(10~14)d,移植后100 d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0。至随访结束,随访时间为4~18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2.3(3.5~18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总生存率为89.06%。64例MM患者中,疾病无进展46例(71.88%),疾病复发或进展18例(28.12%),死亡7例(10.94%),其中6例(9.38%)死于疾病复发或进展,1例(1.56%)死于继发急性白血病。移植后3个月达CR的患者52例(81.25%),至随访结束无疾病复发或进展41例(64.06%)。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方案的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腹泻。64例MM患者均发生恶心呕吐,其中1~2级54例(84.38%),3~4级10例(15.63%);口腔黏膜炎1~2级20例(31.25%),3~4级7例(10.94%);腹泻1~2级13例(20.31%),3~4级4例(6.25%)。另外,38例(59.38%)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出现感染性发热,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移植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 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方案用于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背景: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联合人脐带问充质干细胞移植将是治疗脊髓损伤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两者是否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否在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中长期存活并均匀分布,尚未得到证实。目的:观察大鼠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容性。方法:改良化学法制备大鼠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将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oecliest33342荧光标记后分为3组进行实验,细胞+支架组、细胞+支架大鼠体内组和单纯细胞组。分别应用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方法观察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的组织形态,以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吸附和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充分附着,生长增殖活跃,细胞在支架内分布均匀。细胞+支架体内组与细胞+支架组相比在移植后1—7d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移植14d细胞+支架体内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大于细胞+支架组(P〈0.05)。提示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较好的相容性,体内环境更有利于细胞增殖和两者融合。  相似文献   
4.
李含  孙竞 《血栓与止血学》2012,18(3):127-130
目的分析中国重型血友病A患者体力活动对出血频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评估45例重型血友病A患者(年龄16~48岁)体力活动状况,并分析体力活动与出血频率的关系。结果不同体力活动剧烈程度的患者之间出血频率和创伤出血比例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646和0.666);出血次数≤1次、1~4次和〉4次的患者之间体力活动水平无显著差异(P=0.334)。结论体力活动强度对重型血友病A患者出血频率及外伤出血次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霍邱县4307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评价黄谊姚秀芳陈敏李含胡冬(霍邱县卫生防疫站237400)为了解我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于1995年4月对6所中小学校的4307名学生进行了营养状况个体评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随机抽取城关镇中小学校各一所...  相似文献   
6.
李含  费梅  吴辉 《安徽医学》2022,43(9):1026-1030
目的 探讨人防御素5(HD5)与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及异常糖基化IgA1(Gd-IgA1)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发性IgAN患者50例为IgAN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E)检测研究对象血清Gd-IgA1和HD5水平,分析IgAN患者血清HD5水平与临床、病理及Gd-IgA1水平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AN患者血清HD5及Gd-IgA1水平均升高(P<0.05)。IgAN患者血清HD5水平与Gd-IgA1成正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率(eGFR)成负相关。IgAN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越高,血清HD5水平越高(P<0.05)。结论 HD5在IgAN患者中表达增加,并可能参与患者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血友病A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我国国情下的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重型血友病A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M2(t(1;19),t(8;21))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患儿顺利完成6次标准和中剂量化疗以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此过程中基于患儿经济状况和因子供应条件有限,采用因子Ⅷ按需和低中剂量预防治疗方案,保证了未有出血事件影响白血病的诊治。移植后停止白血病治疗至今随访3年余,患儿骨髓持续CR。结论血友病合并急性白血病患者,可在有限因子保护下实现白血病的治愈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体外相容性,进一步探讨联合二者移植修复脊髓损伤可能性.[方法]采用改良化学方法制备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并复合冷灭菌方法灭菌,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贴壁法培养BMSCs,注射法接种第3代细胞于支架.[结果]H-E常规染色观察支架内部呈平行走行,Masson染色示支架内平行结构主要为胶原纤维,几乎没有肌纤维.接种BMSCs于支架并孵育14 d后,Hoechest 33342荧光标记计数显示大量存活细胞,扫描电镜可见细胞贴附于支架内表面生长.[结论]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具有规则的内部结构是细胞移植理想载体.BMSCs能与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体外相容并存活至少2周,为进一步体内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提供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维生素B1(thiamine,VitB1)介导的Akt/mTOR/STAT3信号通路在谷氨酸(glutamate,Glu)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谷氨酸对PC12细胞作用不同时间的细胞生长抑制率,筛选出合适的作用浓度与作用时间后,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20 mmoL/L谷氨酸处理组;C组:20 mmol/L谷氨酸+300 μmol/L维生素B1处理组;D组:20 mmol/L谷氨酸+300 μmol/L维生素B1+ 800 nmol/L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处理组.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作用12 h后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观察各组处理1、4、8、12 h后,p-Akt,p-mTOR,p-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谷氨酸对PC1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2)A组的凋亡率为(3.42±0.79)%;C组凋亡率为(23.85±1.58)%,明显低于B组(40.20±2.54)%和D组(53.49±2.83)%(P<0.01);(3) 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表明C组各时间点p-Akt,p-mTOR,p-STAT3表达均高于A、B、D组,并且p-Akt表达量在1h时最高,p-mTOR和p-STAT3在4h时达到高峰.[结论]维生素B1激活了细胞Akt/mTOR/STAT3信号通路,该通路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acellular muscle bioscaffolds,AMBS)接种BMSCs,同种异体移植修复大鼠脊髓半切损伤,观察两者联合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8周龄雌性SD大鼠,采用改良化学方法制备AMBS,并进行复合冷灭菌;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贴壁法培养BMSCs,取第3代细胞用Hoechst 33342荧光标记,采用注射法制备BMSCs-AMBS复合支架,14 d后扫描电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其生物相容性。取成年雌性SD大鼠48只,制备T9~11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n=12),A组于缺损处移植BMSCs-AMBS复合支架,B组单独移植BMSCs,C组单独移植AMBS,D组注射PBS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3、4周行运动功能评分,术后4周行HE染色观察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Masson染色及HE染色示AMBS内部呈平行结构,主要为胶原纤维,几乎无肌纤维。BMSCs-AMBS复合培养14 d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示Hoechst 33342标记BMSCs大量存活,扫描电镜可见BMSCs贴附于支架内表面生长。术后2~4周,大鼠BBB评分A组均高于其余3组(P<0.05),D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术后4周B组明显高于C组(t=10.352,P=0.000)。术后4周,HE染色示脊髓空洞面积A组明显小于其余3组,免疫荧光染色示A组神经丝蛋白200、巢蛋白阳性细胞表达量高于其余3组,神经胶质原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则明显低表达。A、B组荧光示踪的BMSCs移植到体内后主要迁移至对侧灰质前角,部分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A、B、C、D组GFAP荧光半定量分析积分吸光度(IA)值分别为733.01±202.04、926.42±59.46、1 069.37±33.42、1 469.46±160.53,A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D组高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BS具有相对规则的内部结构,与BMSCs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能抑制胶质瘢痕,促进BMSCs存活、迁徙、分化,是细胞移植理想的天然载体。两者联合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能发挥协同作用,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