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一些资料表明其与压力反射敏感性高度相关,且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组资料观察健康人HRT的昼夜变化并通过与HRV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讨HRT与自主神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心室晚电位(VLP)是目前公认的估计心室延迟除极活动非常有价值的无创诊断工具。虽然它的发生需要心肌局部一定的物质基础,但近年来人们发现,心肌梗死急性期(24 h内)心肌局部机化、纤维化形成以前的电不稳定时期,晚电位常发生明显的动态变化,其与冠状动脉再通之间的关系尚不肯定。本组应用数字化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北冷公司,世纪3000)对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患者进行24 h监测,以了解其病理生理基础与恢复期患者的病理生理基础有何异同以及急性期晚电位情况与冠状动脉再通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梗死相关动脉 (IRA)再通对晚电位 (VLP)的动态影响。方法 AMI患者 3 8例 ,于溶栓开始前佩戴数字化Holter记录仪进行 2 4h的长程晚电位连续监测 ,然后将病人分设两个亚组 :溶栓成功组与溶栓不成功组 ,比较这两组病人在溶栓前后VLP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 ,找出其与冠脉再通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AMI患者在溶栓前和溶栓后 3 0min内 ,VLP各项参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而溶栓 2~ 3h后 ,再灌注组VLP各参数的数值明显变化 ,而无再灌注组则无这种变化。结论 再灌注在迅速恢复心肌缺血的情况下 ,于溶栓后早期可显著降低VLP的发生率 ,这不仅为临床提供了又一种新的评价冠脉再通的无创检测方法 ,且纠正了传统认为的VLP只有在心肌纤维瘢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间歇性完全左束支阻滞(CLBBB)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3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间歇性完全左束支阻滞患者的病因、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60岁以上患者12例,占92%。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多见。本组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螺旋CT血管成像的7例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中确诊为冠心病者3例。超声心动图结果:53.8%患者心房增大或心房心室同时增大。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见间歇完全左束支阻滞常合并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结论间歇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常发生在老年患者,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经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的持续性房颤患者82例,观察症状的有无及发生比例.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后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症状的变化情况.采用多无logistic回归分析持续性房颤症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82例患者中34例(42%)无症状房颤发作,48例有症状房颤发作.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后,48例有症状患者中31例症状完全消失,其中4例转复为窦性心律,27例为无症状房颤发作.34例无症状患者中,5例转复为窦性心律,24例仍为无症状房颤发作.持续性房颤中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年龄,瓣膜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症状与瓣膜病呈正相关(b=1.959,P=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b=-0.837,P=0.032).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无症状房颤的发生率较高.抗心律失常药物既可减少房颤发作,又可减少房颤症状.高龄和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房颤.  相似文献   
6.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 30例扩张性心肌病和 30例健康人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HDV) ,以探讨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指标评价自主神经张力的可行性及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室复极的变化。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住院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 30例 ,在入院 48h之内佩带 2 4h动态心电图。根据WHO/ISFC工作组 1995年制定的标准诊断扩张性心肌病 ,根据NYHA心功分级标准评价心功。排除高血压、糖尿病、肾衰患者 ;排除房颤 ,二度及二度以上房室、窦房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以及记录过程中干扰较大的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培哚普利后的自主神经失衡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病情、年龄等相匹配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n=66)、培哚普利组(n=71)及对照组(n=69).测定三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及随访期的24h心率变异性(HRV)、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性心律失常(室早>1O/h),对比其随访结果.结果(1)服药组的HRV观察指标高于对照组[美托洛尔组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为(138.5±32.6)ms,相邻心搏间期>50ms的百分数(PNN50)为9.5±1.53,高频功率(HF)为(139.9±33.4)ms2;培哚普利组SDNN(117.3±22.9)ms,PNN509.2±1.6,HF(140.6±20.5)ms2;对照组SDNN(87.4±28.6)ms,PNN506.0±3.5,HF(100.3±21.4)ms2,P<0.05];(2)随访期间服药组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美托洛尔组为35.4%,培哚普利组为43.5%,对照组为66.1%,P<O.05;(3)服药组患者的HRV恢复比对照组较早、较快;(4)服药组的EF值正常率高于对照组,美托洛尔组EF为96%,培哚普利组EF为90%,对照组EF为64%,P<0.05;(5)对照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服药组,分别为美托洛尔组病死率为10%,培哚普利组为22%,对照组为36%,P<0.05.结论美托洛尔和培哚普利能够使AMI及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的HRV升高,改善失衡的自主神经功能及降低的心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昼夜节律性,并通过HRT指标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讨HRT与自主神经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1例,分析一天中的两个时段即白天(7: 00~19: 00)和夜间(0: 00~6: 00)HRT的变化.从上午7: 00和凌晨0: 00开始各按顺序入选3个室早,根据文献计算HRT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的数值.心率变异性选用的时域指标有SDNN、RMSSD,频域指标包括LF、HF、LF/HF.结果 ①TO值白天较夜间高,TS值白天较夜间低,均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②TS与SDNN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4),TS与LF/HF之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5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HRT存在昼夜节律变化且与HRV密切相关,提示HRT不仅反映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的反射性调节,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交感-迷走神经的紧张性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正常人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RDV).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及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记录,同步分析RDV及心率变异性(HRV).结果①正常对照组高频、低频显示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夜间明显高于白昼(P<0.05).②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SDNN、SDANN、高频、低频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失去了昼夜间差异.③RDV的频谱分析呈现出与HRV相似的两个主要的频谱成分即高频和低频.高频在正常人RDV与HRV有较好的相关性(γ=0.82,P<0.01),而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此相关性降低(γ=0.61,P<0.05).结论RDV提供了又一无创方法评价心室复极的自主神经调节机制,可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asympto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F. Methods A total of 82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24 h Holter monitoring identified persistent AF were observed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of asymptomatic AF. 24 h Holter monitoring was performed again after three months' treatment with antiarrythmic drug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incidence of asymptomatic A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applied for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ymptoms and clinical features. Results Thirty-four patients(42% )were asymptomatic ,24 patients were symptomatic. After antiarrythmic drugs therapy for three months, 31 patients among 48 symptomatic patients, were completely asymptomatic, 4 were converted to sinus rhythm, 27 were asympto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 In 34 asymptomatic patients, 5 were converted to sinus rhythm, 24 remain asympto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F between age and valvular heart disease( P < 0. 05 ). Symptoms were positively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 (b = 1. 959, P = 0. 001 ),and negatively with age( b = -0. 837,P = 0. 032).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asymptomatic persistent AF was high. Antiarrythmic drugs could not only relieve the episodes of AF, but also the symptoms of AF. Elderly and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 patients were often asymptoma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