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蝙蝠携带博卡病毒(Bocavirus)的分布状况和遗传多样性特征,本研究采集舟山群岛地区4种蝙蝠的肠组织样本,使用套式PCR方法进行蝙蝠博卡病毒检测,分析该地区蝙蝠携带博卡病毒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从141只蝙蝠(菲菊头蝠、马铁菊头蝠、大卫鼠耳蝠和渡濑式鼠耳蝠)体内共检测出7份博卡病毒的DNA目的条带,经测序后获得5条博卡病毒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蝙蝠源博卡病毒同已发现的其他博卡病毒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序列遗传进化分析显示,5条序列的同源性介于98.9%~100%之间,与其他博卡病毒的同源性介于50.8%~77.2%之间;根据ICTV关于博卡病毒属新种的判定标准,该地区检测出蝙蝠源博卡病毒为新的博卡病毒种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对某海岛部队新兵营一起水痘疫情的调查处理与分析,为部队水痘疫情防控提供经验和建议。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描述本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疫情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的效果,重点提出有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得知,病例分两批出现,呈现空间聚集性。及时采取隔离、消毒、预防性服药、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水痘是近年来部队较常见的公共卫生事件。一般性的防控措施效果较好但不能杜绝二代病例,防控关键仍是尽早启动应急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一种光触媒消毒机对物体表面和实验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模拟现场消毒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检测消毒机开启时紫外线辐射照度、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对气雾室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及对密闭房间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率。结果该光触媒消毒机内紫外线辐射照度为1061μW/cm^(2)。启动该消毒机作用3 min,对距离1 m处物体表面污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对数值≥3.00;消毒机作用30 min对实验室内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99.98%,消毒机作用60 min,对自然菌的杀灭率达98.63%。结论该光触媒消毒机对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技术检测江苏徐州地区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蚊胃血来源,研究其吸血习性.根据三带喙库蚊可能吸血对象(猪、人、牛、羊、鼠、鸡)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序列的差异,设计种特异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体系鉴定三带喙库蚊胃血来源.同时,用该方法检测猪血、人血、牛血、羊血、鼠血、鸡血中提取的DNA,验证其特异性;对吸饲人血后不同时间(1、12、24、36、48、60h)的中华按蚊进行检测,测试该方法的敏感性.该方法可从已知动物血样提取的DNA中分别扩增得到689(人)、561(牛)、453(猪)、225(羊)、485(鼠)、266 bp(鸡)大小的特异性条带;吸人血36 h内的中华按蚊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在吸人血后48、60 h的中华按蚊中,均未扩出特异性条带.共检测24只现场三带喙库蚊,血源来自猪、人、鸡、牛、鼠、羊分别为7、6、3,2、2、1只,其中5只蚊虫兼吸吸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鉴定三带喙库蚊蚊胃血来源,结果稳定可靠;徐州地区三带喙库蚊不仅嗜吸猪血和人血,也可兼吸其他动物血.  相似文献   
6.
蝙蝠是多种重要人兽共患病毒的储存宿主,迄今为止已在蝙蝠体内分离到80多种病毒,随着二代测序等技术的发展,新的蝙蝠病毒还将不断被发现.研究显示,有25个病毒科病毒能够感染脊椎动物,其中有10个科被证实与蝙蝠有关,包括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副粘病毒科、丝状病毒科、弹状病毒科、冠状病毒科、披膜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等.除此之外,蝙蝠还被证实可携带禽流感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等.大部分病毒曾引起人或动物间的疾病流行,有些病毒还会导致蝙蝠个体的发病和死亡.因此,从人类健康和蝙蝠生态保护角度来看,研究蝙蝠携带病毒的病毒谱、蝙蝠和病毒的关系、可能的传播途径以及潜在危害性等,对我们全面认识蝙蝠携带病毒特性及加强蝙蝠传播病毒的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12%高效氯氰菊酯·氯氟醚菊酯可湿性粉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湿性粉剂、12.5%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2.5%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和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对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强迫试虫与涂药的板面接触30 min后,将全部试虫收集到清洁的养虫笼或器皿内进行标准饲养24 h(德国小蠊72 h),比较死亡率。结果 5种药物对3种表面进行处理,45 d后对试虫的杀灭率不吸收面>半吸收面>吸收面。家蝇对这5种药物最敏感,在不吸收面和半吸收面45 d的杀灭率均可达到95%以上,吸收面的杀灭率也在85%以上。12%高效氯氰菊酯·氯氟醚菊酯可湿性粉剂的杀虫效果最好,3种表面45 d后对3种试虫的杀灭率均在90%以上。总体看来不同含量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氟氯氰菊酯均有良好的杀虫效果,达到了国家标准。结论上述几种制剂对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均有良好的药效,可根据防治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一种水生昆虫卵、幼虫、蛹的采集装置,并应用于实际工作。方法基于负压原理,研制水生昆虫卵、幼虫、蛹的采集装置,主要部件包括连续收集瓶、吸蚊管等。结果成功研制了水生昆虫卵、幼虫、蛹采集器,由手柄、连续采集管、负压系统组成。采样器尺寸:45 cm×12 cm×6 cm,重量350 g,电池电压12 V,连续工作时长20 h,累积收集水量500 L。实验室条件下,10、20和30 s在不同幼虫(蛹)密度的合计采集率分别为39.2%、69.0%和93.8%。在白纹伊蚊、埃及伊蚊、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孳生地现场进行卵、幼虫、蛹采集试用,实现了高效可连续采集。结论该采集装置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提高了媒介昆虫现场采样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国内外关于汉坦病毒疫苗的相关研究现状及疫苗效果,本文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0日期间发表在中国知网和PubMed上的关于汉坦病毒疫苗的相关文献,并基于文献分析的方法了解当前关于汉坦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及效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362篇中英文文献,其中,102篇为关于汉坦病毒相关疫苗研究的实验研究,260篇为实施疫苗接种后的效果评价,含23篇为疫苗接种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结果 表明,目前关于汉坦病毒疫苗的研究主要在重组DNA疫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以及重组疫苗中递送载体的发现方面;目前应用于中国的灭活疫苗主要以Ⅰ、Ⅱ型及双价灭活疫苗为主,且中短期免疫效果较好.重组DNA疫苗是当前汉坦病毒疫苗研究的热点,不同基因型汉坦病毒的疫苗研究对预防汉坦病毒相关疾病的暴发具有重要意义.疫苗接种一年后加强免疫可更有效地预防汉坦病毒的暴发,此外还应重视对重点地区16~60岁以外健康人群的疫苗接种覆盖.  相似文献   
10.
蜱能够传播多种病毒,已知有6个病毒科的病毒能通过蜱虫吸血传播,分别是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弹状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和非洲猪瘟病毒科。除非洲猪瘟病毒科外,其余病毒均为核糖核酸(RNA)病毒。黄病毒科和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可在人类引起脑炎和出血热,因此其意义尤为重要。森林脑炎病毒、波瓦生病毒和克里米亚—刚果热病毒等蜱传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近年来在世界上多个地区重新流行。新型蜱传病毒及相关病例不断被发现,例如我国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以及国外发现的Heartland和波本(Bourbon)病毒等,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自然界蜱的接触机会日益增加,导致蜱传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为了做好及时应对这种潜在公共健康威胁的准备,本文对蜱及其携带的重要病毒特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