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胃肠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含腹痛、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状况指标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白蛋白等营养状况指标水平(119.6±22.5)g/L、(36.8±4.5)g/L、(60.1±4.5)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6.7±20.8)g/L、(30.1±4.2)g/L、(56.5±4.2)g/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患者(4.9%)显著低于对照组(22.0%),各项指标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对胃肠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机体营养状况,还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患者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及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FTS组(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处理)、常规组(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各40例,对比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术前术后的免疫功能及炎性应激指标。 结果 术后1、3、7 d,FTS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3 d、7 d,FTS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A (immunoglobulin A,IgA)的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3 d、7 d,FTS组患者血清CD3+、CD4+的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CD8+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FTS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 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处理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的炎症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肥胖对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入并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64例)与非肥胖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肥胖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8例,感染率为28.13%,非肥胖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8例,感染率为13.33%;肥胖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患者(P<0.05)。结论:肥胖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临床上应加强对直肠癌肥胖患者术后切口处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介绍张东岳教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经验。张东岳教授认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机为气机阻滞,热结肠腑,以“肠络瘀阻”为病机核心,采用行气开郁、泻热软坚、活血化瘀之法,以调胃承气汤为基础,创拟“肠结通方”的经验方,并以此方为基础审证求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下微创肿瘤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38例,经腹腔镜下肝肿瘤微创切除术治疗44例。术后常规行影像学检查随访。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围术期死亡,两组出现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乏力、手脚麻木、肝区疼痛、发热、黄疸、腹腔积液等不良反应,部分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术后第7 d和14 d,两组血清AST、ALT均先升高后降低,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1 a、2 a和3 a生存率分别为86.4%、47.7%和38.6%,开腹组分别为71.0%、42.1%和34.21%,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肝肿瘤微创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效果较好,但对患者全身情况要求较高,手术技巧需娴熟,其在这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还需要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中低位直肠癌较多见,占全部直肠癌的70%~75%[1-2]。双吻合器的广泛应用使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为可能。自1993年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 TME )确定为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后,保留括约肌的低位前切除术逐渐增多,明显降低了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近年来作者在双吻合器的基础上采用预置缝线减张缝合法预防吻合口瘘,临床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镜像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电图信号、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3例。所有患者开展常规康复治疗及训练,对照组同时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镜像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电图信号[股直肌、半腱肌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下肢功能[Fugl-Meyer量表(FMA)]、步行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结果:两组治疗后股直肌、半腱肌MF、MPF水平,BBS评分、FMA评分、FAC评分、MBI评分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治疗后股直肌、半腱肌MF、MPF水平,BBS评分、FMA评分、FAC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镜像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肌电图信号及下肢功能,提高机体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