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50岁~70岁人群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定,了解社区中该年龄人群的焦虑、抑郁状况,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0岁~70岁的社区居民共94人,采用集中式填写的方法进行量表测量,当场收取测量表后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SAS量表平均总粗分为35.54±7.26;SDS量表平均总粗分为28.87±9.90。社区50岁~70岁人群中存在焦虑状况的占23.4%,存在抑郁状况的占42.7%。结论社区50岁~70岁人群中抑郁、焦虑状况的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具有防治先天性儿童慢性便秘、控制体重、控制和改善糖尿病预后、抑制肿瘤生长、改善肠道微环境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并提出了膳食纤维供应能量的结肠消化的概念,本文拟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果糖对糖尿病病人血糖、胰岛素应答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方法:10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别给予50 g葡萄糖(50G组)、10 g果糖 40 g葡萄糖(10F 40G组)、30 g果糖 20 g葡萄糖(30F 20G组)、40 g果糖 10 g葡萄糖(40F 10G组)和50 g果糖(50F组),观察测定口服前和口服后15、30、60和120 min的血糖、胰岛素、C肽、血乳酸、血尿酸、血压、心率等的变化,同时密切观察受试者的反应及其安全性. 结果:与50G组相比,口服果糖引起的血糖反应小,胰岛素和C肽分泌水平显著下降;30 min时,10F 40G组、30F 20G组、40F 10G组和50F组胰岛素和C肽分别下降了14.30%、23.73%、40.42%,58.48%和4.62%、14.32%、7.62%、29.33%,并呈剂量效应关系.以50 g葡萄糖为参照,糖尿病病人口服10、30、40和50 g果糖的血糖指数分别是91.8、62.4、43.6和37.5.果糖摄入量超过30 g/次时,血清尿酸和乳酸有明显升高 (P<0.05);整个试验过程中病人的血压、心率等无明显改变. 结论:糖尿病病人口服适量果糖,可降低餐后血糖、减少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有助于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摄入果糖对血尿酸和乳酸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短时期摄入适量果糖对糖尿病病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合理膳食系列讲座对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膳食"知—信—行"的影响,为社区开展合理膳食健康讲座提供参考。方法在虹桥镇两区域选取已筛查出的慢性病高危人群共40人作为干预对象,开展每月2次合理膳食知识系列讲座。在同一区域选取一般情况及慢性病高危因素基本相同的慢性病高危对象40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收集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膳食"知—信—行"的变化。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组在膳食知识、自我认知、自我感知、行为改变方面有了明显改善。结论社区开展合理膳食系列讲座有利于提高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合理膳食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他们对合理膳食的自我认知度和感知度,有利于形成合理膳食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5.
6.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Hipsley提出,到70年代Burkitt和Trowell的研究指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可能与膳食纤维摄入量减少有关以来,人们对膳食纤维的兴趣日益增加,成为营养学家、流行病学家以及食品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关于膳食纤维在调节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0—2016年间上海市闵行区6~18岁年龄段学生营养不良流行趋势,为制定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2010—2016年闵行区体质健康监测点学校健康体检数据,对所有6~18岁的学生利用2014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分析不同营养不良类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结果  上海市闵行区2010—2016年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营养不良的类型以单纯消瘦为主,但是13~18岁男生组消瘦检出率由2010年的3.5%升高到了2016年的7.8%,13~18岁女生组的消瘦检出率由2010年的1.3%升高到了2016年的3.9%。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学生的营养不良总体控制较好,但是13~18岁组的消瘦检出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应依托闵行区医教结合工作,与学生的超重肥胖控制工作相结合来改善该年龄段学生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流动小学生健康相关行为与卫生习惯现状,为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拟调查问卷,对上海市闵行区所有流动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小学生25 602名,65.4%的学生作业时间超标,98.6%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96.0%的学生在过去1周内至少1 d不吃早餐,学习压力过大和人际交往压力大的学生分别占63.7%和34.7%,课外活动以户外为主的学生占20.0%,同时存在众多的不良卫生习惯。结论流动小学生存在众多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实现流动儿童的健康行为不断改善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上海闵行区城市供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水源水和出厂水的健康风险评价,阐述闵行区目前城市供水水质状况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上海市闵行区黄浦江和大治河城市供水水源地水和该地区水厂出厂水检测数据,应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城市供水水质基因毒物质个人健康年风险以六价铬最大,砷次之,镉最小,六价铬与砷合计占该类年总风险的98.33%,风险值均高于部分机构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a,而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10^-5/a;躯体毒物质个人健康年风险按大小顺序依次为氟化物〉铜〉铅〉(硝酸盐、氨氮、铁、锰、汞)〉锌〉氰化物〉硒〉挥发酚,其中氟化物、铜、铅合计占该类年总风险的78%以上,各毒物风险值均远低于国际机构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1×10^-6/a,属于比较安全的范围;水质健康风险以基因毒物质为主,超过年总风险的99%。[结论]闵行区城市供水水质健康风险以基因毒物质六价铬与砷污染物为主,应加以优先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口输入较大的经济发达区域上海市闵行区内学生常见病现况与浦东区之间差别,为今后开展学生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浦东、闵行两区2010学年上报的学生常见病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区监测点学校学生视力不良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3,P0.01);学生贫血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7,P0.01);沙眼、疑似沙眼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蛔虫阳性率、营养不良率、肥胖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个区学生的常见病患病率中视力不良和沙眼患病率闵行区较高,而浦东区贫血患病率较高,其他的两区比较接近。两个区的学校均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预防学生常见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