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6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6例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年龄25~42岁,巨检显示肿瘤呈卵圆形,最大径15cm,包膜完整,切面为灰白色;镜下均为典型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人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及CD117表达阳性,1例灶性表达甲胎蛋白(AFP),1例灶性表达CD30,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CKpan,扁豆凝集素(LCA)和Vimentin均为表达阴性。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好发于中年男性,隐睾是高危因素,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1例胸腺(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进行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的回顾性分析并综合文献复习。患者,女,62岁,CT示前上纵隔软组织团块影。术中冷冻:低度恶性肿瘤,倾向MEC。术后诊断:胸腺MEC。发生于胸腺的MEC十分罕见,确诊有赖于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
探讨遂宁地区女性外阴皮肤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收集本地区196例女性外阴皮肤病理标本,经病理检查确定病变性质。196例标本中,慢性外阴营养不良95例(48.5%),尖锐湿疣58例(29.6%),软纤维瘤10例(5.1%),鳞状上皮乳头状瘤8例(4.7%),炎症性病变7例(3.6%),表皮囊肿6例(3.1%),恶性病变4例(2.0%),其他病变8例(4.1%)。本地区女性外阴皮肤疾病以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及尖锐湿疣为主,应加强对这两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力度。  相似文献   
4.
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相对于活检而言是一种微创性、快捷和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的检查技术。本文将所作的150例细针吸取穿刺结果和体会总结并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到2011年8月于我科进行乳腺细针吸取检查的患者150例。其中男5例,女145例;年龄13岁~75岁;肿块位于单侧乳房143例,其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本科室探索的一种骨髓穿刺组织的快速脱钙处理方法。方法通过查阅参考文献、细致研究病理科常用试剂理化特性结合骨髓穿刺组织特点,试验出一种骨髓穿刺组织快速脱钙方法。结果采用本方法处理骨髓穿刺组织简便快捷,仅需2~4h;骨髓组织处理质量满意,各造血系统细胞染色鲜明、透亮,示细胞核与细胞质对比度清晰;骨小梁脱钙完全,结构清楚,呈鲜艳红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高质量阳性显色,低背景着色,无非特异性显色的特点。结论该方法是较为简便实用的骨髓组织快速处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在病理科工作中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特点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观察和分析3例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大体形态、冷冻切片方法及病理组织学形态特征,并结合文献总结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患者多见于老年男性,镜下改变为睾丸间质中大量形态较一致的淋巴样细胞浸润,可有多型性及坏死.结论 睾丸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需结合临床、免疫组化进行诊断,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pustular follicullitis,EPF)少见,是日本学者伊势和太藤首先于1965年报道.本文对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NK/T细胞淋巴瘤是中线面部最常见的淋巴结外原发的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其多原发于鼻腔,故称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原发于肠道的少见[1],预后差,因此,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近年来发现的2例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结合国内外文献、临床表现、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著学  李志义  龚灵  张薇珊  成元华 《贵州医药》2008,32(2):109-112,F0002
目的探讨消化道和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7例消化道及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观察,并对7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23~63岁,平均49岁。肿瘤位于胃肠道8例(食道2例,胃1例,结肠4例,直肠1例),位于腹腔9例(肠系膜2例,网膜2例,腹膜后5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光镜下具有一定特征。随访7例,3例平滑肌瘤均显示预后良好,4例平滑肌肉瘤中3例复发,1例死亡。SMA阳性率100%(17/17),Desmin阳性率94%(16/17),CD117、CD34、S-100蛋白、PDGFRA及PKCtheta均为阴性表达。结论消化道及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少见,发生于消化道者多为良性,发生于腹腔者多为恶性。该肿瘤强表达SMA及Desmin,PDGFRA或PKC theta可作为与胃肠道间质瘤鉴别诊断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化道及腹腔神经鞘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其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消化道及腹腔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检测S-100蛋白、CD117、PDGFRA等抗体在该肿瘤的表达情况。结果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23~64岁(平均47岁)。肿瘤位于消化道4例:均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瘤细胞呈梭形。排列呈席纹状、片状或小束状,3例见瘤旁淋巴细胞套形成。肿瘤位于腹腔4例:3例有包膜,瘤细胞呈梭形,2例见局灶性上皮样细胞、2例见栅栏状结构及黄瘤样细胞、3例见血管壁玻变。S-100蛋白阳性率为100%(8/8),PDGFRA阳性率为37.5%(3/8),而CD117、CD34、SMA及Desmin均为阴性表达。结论消化道及腹腔神经鞘瘤少见,形态学上消化道神经鞘瘤有别于腹腔神经鞘瘤,免疫表型上均强表达S-100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