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糖原贮积症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5例晚发型糖原贮积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病理形态学、特殊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本组5例患者体格检查显示四肢远近端、躯体肌肉均匀萎缩;四肢肌张力不同程度降低,颈肌力量稍差,Gewer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肌电图显示多呈肌源性损害表现,其中3例伴强直样放电及飞机俯冲声。光镜下肌纤维束膜基本完整,染色不均,肌原纤维结构破坏,肌浆内空泡形成,部分肌纤维内见大量颗粒状物质堆积,HE染色表现为颗粒蓝染,GMR红染,PAS深染,NADH-TR染色显示脱失。电镜观察部分肌原纤维间见糖原颗粒聚集,聚集的糖原颗粒部分游离分散,但大多形成膜包绕的空腔结构。结论:糖原贮积症Ⅱ型是一种罕见的进展性溶酶体贮积病,由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上的酸性α-葡糖苷酶(GAA)基因突变所致,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晚发型GSDⅡ型患者临床多隐匿起病,对于疑似患者,可根据病理形态学主要受累肌肉内糖原沉积并结合电镜观察及临床表现而得出,确诊及分型则需依靠GAA酶的测定或缺陷酶热点基因突变分析。人重组α-葡糖苷酶治疗该病,使患者预后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师迎旭  苏秀兰 《医学综述》2014,(11):1923-1926
p53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肿瘤抑制基因,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在控制细胞周期动力学、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53的诱导凋亡作用对抑制肿瘤发生至关重要,其能激活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其决定性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与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作为p53的靶分子,在决定细胞是否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对细胞凋亡过程中p53基因的激活及其对下游PUMA、MCL-1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背景:端粒相关蛋白直接影响端粒的功能,调节端粒 DNA 的长度,与细胞的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目的:通过观察正常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端粒相关因子的变化来找寻细胞正常衰老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分子。方法:在构建好的细胞复制性衰老模型基础上,利用 RT-PCR 与 western blot 方法在分子与蛋白水平检测端粒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主要检测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在复制性衰老过程中端粒相关因子人端粒结合蛋白1、端锚聚合酶1、端粒酶 RNA、端粒末端保护蛋白1以及 P5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随着细胞的衰老,人端粒结合蛋白1的转录水平未发生改变,而人端粒结合蛋白1的蛋白表达水平有逐渐升高而后快速降低的过程;端锚聚合酶1的 mRNA 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未发生变化;端粒末端保护蛋白1随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衰老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端粒酶 RNA 组分随着细胞的衰老呈递增趋势;P53的蛋白表达未发生变化。综上认为,人端粒结合蛋白1、端粒末端保护蛋白1及端粒酶 RNA 在细胞的复制性衰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表明造血微环境主要通过细胞-细胞、细胞-可溶性因子、细胞-细胞外基质3种模式对造血干细胞进行调控。目的:针对细胞-细胞、细胞-可溶性因子、细胞-细胞外基质3种模式调控过程中的几类信号通路和分子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分别以“Niche,HSC,VCAM-1,VLA-4,TPO,MPL,ECM,Integrin,N-cadherin,ANG-1,Tie2,ECM,VLA-5,Jagged-1,Notch,CXCL12,CXCR4,SCF,Kit,BMPs/TGF-β,TGF-βR,IFNα,IFNαR”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英文数据库。通过阅读摘要,初步了解文献的大致内容,排除与本文无关或重复性研究以及观点陈旧的文献,共保留8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骨内膜表面的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周围细胞及骨髓腔内某些或某类未知的细胞或小分子,参与构成特化的造血干细胞微环境。造血干细胞驻留在造血微环境内并受其调控维持相对稳态。这一稳定状态的维持需要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相互接触,并通过存在于细胞-细胞间黏附、细胞间可溶性细胞因子、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分子通路以及其他的一些重要分子例如Pten、骨桥蛋白来进行调节。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携带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人脐带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UC-MSC),探讨CAT对人UC-MSC增殖以及多向分化潜能的影响。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空载体质粒pMSCV-GFP和携带CAT基因的pMSCV-GFP-CAT逆转录病毒载体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人UC-MSC,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并分选获得MSC-GFP、MSC-GFP-CAT两种细胞株;用过氧化氢酶检测试剂盒检测上述细胞株和UC-MSC中过氧化氢酶活力;用cell counting kit-8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用von Kossa和油红O染色观察成骨和成脂定向诱导分化。结果表明:转染48小时后即可观察到UC-MSC发出绿色荧光,3天后达到稳定状态,随着细胞的传代荧光强度不会减弱。流式细胞仪检测GFP+转染率显示,MSC-GFP为(25.54±8.65)%,MSC-GFP-CAT为(35.4±18.57)%;体外传代培养后检测UC-MSC、MSC-GFP、MSC-GFP-CAT细胞CAT活性分别为:19.5、20.3、67.2U;MSC-GFP-CAT能被诱导分化为成骨和脂肪细胞;携带CAT基因载体转染对UC-MSC的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成功获得高表达CAT的UC-MSC,其CAT的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3.4倍,转染对UC-MSC的增殖和分化能力无显著影响,基因转移使UC-MSC保留了成骨和成脂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槲皮素增敏阿霉素的化疗效果。方法:应用CCK-8检测不同剂量阿霉素、槲皮素及槲皮素联合阿霉素对临床难治耐药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槲皮素、阿霉素及二者联合用药作用于非照射T-ALL白血病小鼠,观察小鼠生存期的变化,以及对于心肌损伤的程度。结果:在3个不同时间点24、48和72 h,不同阿霉素浓度组(6、0.6和0.06μg/ml)与阿霉素半剂量组(3、0.3和0.03μg/ml)+槲皮素浓度0.25 mmol/L组两两比较发现,对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药物浓度组中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率组间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r_(24h,a\c\e)=0.995、r_(48h,a\c\e)=1.000、r_(72h,a\c\e)=0.984、r_(24h,b\d\f)=0.993、r_(48h,b\d\f)=0.999、r_(72h,b\d\f)=0.960)。体内实验显示,经低剂量阿霉素联合槲皮素作用的非照射T-ALL白血病小鼠生存期无明显延长,高剂量阿霉素联合槲皮素作用的非照射T-ALL白血病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阿霉素联合槲皮素组相对于阿霉素组SOD活性明显提高并降低MDA含量。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并经验证发现,阿霉素联合槲皮素组和槲皮素组相对于阿霉素组小鼠,Ighv1-84与Igkv6-14均低表达。阿霉素联合槲皮素组和阿霉素组相对于槲皮素组小鼠,Ms4a1、Podx1、Mecom、Sh3bgr12、Bex4、Tdrp高表达,而Crabp1低表达。结论:槲皮素对原代白血病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细胞增殖效应表现时间依赖性;槲皮素联合阿霉素后对原代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对原代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协同和相加作用,且其抑制细胞增殖效应表现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槲皮素联合高剂量阿霉素可显著延长非照射T-ALL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期并降低阿霉素对于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9.
造血微环境可通过释放可溶性调控因子,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黏附因子等促使造血干细胞(HSC)定位于造血微环境内,平衡HSC自我更新与分化状态,并使HSC维持相对稳态.可溶性调控因子可促使HSC黏附于造血微环境,这在HSC增殖与分化中发挥非常重要作用.笔者拟就目前参与HSC功能调控的可溶性调控因子及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端粒DNA与端粒蛋白构成,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端粒相关蛋白直接影响端粒的功能,调节端粒DNA的长度,与细胞的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端粒蛋白包括端粒双链DNA结合蛋白、端粒单链DNA结合蛋白、其它端粒相关蛋白。端粒结合蛋白直接保护端粒DNA,端粒相关蛋白通过与端粒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端粒的功能。本文对这些端粒相关蛋白的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