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波形交替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选用穴位相同,治疗组交替使用连续波与疏密波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连续波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波形交替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效果优于连续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针刺联合肌内效贴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给予评定,并在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FaCE量表评价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2周、4周,两组House-Brackmann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FaCE量表比较,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于改善面部运动、面部感觉、口腔功能、泪液分泌、社会功能等方面疗效更为明显(P0.05),对于改善眼睛感觉,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肌内效贴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齐刺配合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136例KOA患者被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片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齐刺配合短波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从疼痛和关节功能两个方面评价KOA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中IL-1β、TNF-α和MMP-3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综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3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综合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齐刺配合短波可减轻KOA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关节液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MMP-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步行训练,2组每天每次治疗30 min,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三维步态参数(左右步长差、步速)、功能性步行分级(FAC)、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左右步长差、步速、FAC分级、下肢FMA评分及MB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评分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活动平板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步行功能,且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配至治疗组(靳三针联合肌内效贴组),对照组(肌内效贴组),治疗前及治疗1d后、5d后、10d后,采用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对两组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治疗前及治疗10d后,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d、5d、10d后两组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1d后两组间比较疗效相当(P0.05),治疗5d、10d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比较,靳三针联合肌内效贴组与单纯肌内效贴组对于改善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精力方面与治疗前比较,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对于改善患者八个维度方面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颈型颈椎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改善患者颈部疼痛方面近期疗效与单纯肌内效贴组相当,远期疗效优于单纯肌内效贴组。  相似文献   
6.
还没到正常行经时间,“大姨妈”却来“报到”,愁人!中医称之为“崩漏”。来势急剧、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漏症状有别,但本同一病,常会交替出现。中医认为,发生崩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给予自拟补肾通络中药方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2周1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检测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全血比粘度低切、血浆比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配合手法能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电针智三针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智三针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电针治疗4周)和药物组(尼莫通,30mg,3次/d,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ADL)和P300等监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MMSE、HDS、ADL评分和P300监测均显示2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结论电针智三针可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行为能力,疗效优于尼莫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足下垂助行仪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步态中的作用。方法:把90例 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平板组、助行仪组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此 基础上进行步行训练时,联合组接受足下垂助行仪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平板组进行活动平板训练,助行仪 组进行足下垂助行仪训练,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分别用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测量步速、左右 步长差和最大主动踝背屈角度等,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患侧胫前肌最大主动收缩时的积分肌电值,用 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评分、步行功能分级分别评价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结果:治疗后, 联合组的步速、左右步长差、最大主动足背屈角度、步行功能分级、下肢FMA评分、胫前肌iEMG值等指标 改善明显,优于平板组和助行仪组(均P<0.001)。结论:足下垂助行仪结合活动平板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 中后足下垂步态和偏瘫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中后有40%的患者存在下肢步行功能障碍,这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尽早恢复步行能力,对于缓解经济压力、早日重返家庭和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活动平板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增强下肢控制能力,强化正确行走模式[1]。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和人机接口技术使患者置身于模拟环境中完成训练,将所学技能运用到现实环境中,实现功能康复[2]。基于此,本研究在活动平板训练的基础上配置虚拟现实技术,探讨其对脑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