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老年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择同期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稳定心绞痛(SAP)患者及健康查体者分别纳入SAP组及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脉病变情况,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进行冠脉评分并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及重度组,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SAA、hs-CRP水平。结果①AMI组、UA组、SAP组患者血清SAA、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AMI水平最高,UA次之(P<0.05)。②ACS患者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SAA、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SAA、hs-CRP水平升高(P<0.05)。③ACS患者重度组血清SAA、hs-CR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清SAA、hs-CRP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01,r=0.324,P值均<0.05)。④血清SAA、hs-CRP水平诊断冠脉狭窄重度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38、0.725,当截点值为8.80 mg/L、6.83 mg/L时,约登指数最大;两者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09。结论血清SAA、hs-CRP水平可单独或联合用于评估冠脉病变程度,为患者的早期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EEP电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对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212例患者采用LEEP手术治疗,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修复效果。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7.17%(206/212),平均时间6.5min、出血量5.9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结论:LEEP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阴道排液少,治疗效果佳,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的早期诊断有极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钛合金与金合金烤瓷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2年10月间公开发表的比较钛合金与金合金烤瓷修复体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包括758例金合金修复体和920例钛合金修复体。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钛合金修复体相比,金合金修复体能显著提升修复体颜色(RR=0.35,95%CI=0.22~0.55,P﹤0.001)和边缘密合性(RR=0.36,95%CI=0.20~0.63,P=0.0004)的满意度,能够显著降低颈缘染色的发生风险(RR=0.19,95%CI=0.09-0.38,P﹤0.001),有降低牙龈炎(RR=0.73,95%CI=0.53~1.02,P=0.07)和瓷/基底损坏(RR=0.58,95%CI=0.16~2.07,P=0.41)发生风险的趋势。结论:当前证据表明,金合金烤瓷修复体的临床效果要优于钛合金。但鉴于研究的局限性,建议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盲法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并建议将"成本-效益分析"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UA患者10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例)、B组(35例)与C组(35例),A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B组患者加用单药尼可地尔,C组患者加用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3组患者均常规使用抗血小板、降脂及稳定斑块等基础治疗,观察3组患者6 min 步行试验及电话随访6个月内的再入院率。结果 3组患者用药前6 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 min步行距离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及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65.71%和88.57%,再入院率分别为 63.33%、31.43%和11.43%,3组患者总有效率、再入院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患者使用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明显改善症状,同时提高运动耐量,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为临床上抢救治疗、明确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便捷途径,便在医疗产科由于患者多、预见性差、风险大,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容易引起医疗差错事故投诉,产妇在产程中常需要静脉给药,但因宫缩阵痛容易造成针头滑脱,液体渗漏需多次穿刺,既痛苦又影响药物输入达不到预期用药效果,同时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及产妇感染机会,本文针对孕妇产程中静脉输液渗漏的防治因素做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1 产妇产程中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现状 静脉输注药物已成为目前最普遍的给药途径,根据吴勤和王鹏巨统计70%以上住院患者需要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由于产妇群体特殊性宫缩痛致穿刺时不能积极配合,家属缺乏照护经验很容易发生静脉输液渗漏,轻者可引起软组织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缺血坏死,不仅增加了产妇痛苦,又延误影响了治疗时间和效果,近年来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避免或解除静脉渗漏给产妇造成的痛苦和治疗影响,我国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对静脉渗漏的预防措施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和探讨,从头皮针至静脉留置针再到PICC导管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药物外渗的风险,也有文献在穿刺部位,输液针头选择、固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此外预防产妇静脉输液渗漏,护理人员在操作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密切观察产妇输液情况,对输液渗漏力争早发现、早治疗、为产妇提供良好的输液服务,使药液发挥其作用也是护理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显微手术治疗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21年显微手术治疗的17例OCH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中,无痛进行性眼球突出7例,视力下降6例,复视2例,头痛1例,体检发现1例。额下入路开颅手术7例,改良额眶入路开颅术6例,经外侧入路手术3例,经结膜入路眼眶手术+额下开颅术1例。病灶全切除15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7例眼球突出均改善,3例视力改善。术后2例出现短暂复视,2例出现结膜下出血;1例发生动眼神经麻痹。未发生面神经额肌支麻痹。术后随访12~89个月,平均52.9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出现视力受损或进行性眼球突出的OCH,建议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高压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疗效及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2组入院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臭氧大自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脑电图、神经损伤标记物和免疫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各个维度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后脑电图均有一定程度改善(P均0. 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血清CK-BB、NSE、S-100β、IFN-γ、IL-17、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IL-4、IL-10、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均0. 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高压臭氧大自血疗法能够显著改善DEACMP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认知功能,并促进脑电图恢复,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炎性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高压臭氧和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高压臭氧和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疏血通和阿司匹林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效果在治疗前后差别。结果和对照组相比,高压臭氧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88.6%,对照组显效率6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应用高压臭氧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脑外间隙增宽与颅脑发育的关系。方法 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增宽的婴幼儿85例,对其好发部位、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侧额颞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其中累及额部85例同时合并纵裂池增宽,累及颞部78例伴侧裂池增宽,累及顶部36例;单纯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增宽,无其它脑实质异常82例。随访复查59例:1岁前18例均出现脑外间隙增宽减轻;1-2岁31例完全消失,5例减轻;2-2.5岁2例完全消失,2例脑皮质萎缩,1例有脑白质软化,其中2例伴脑室轻度扩大。结论婴幼儿脑外间隙增宽可认为是脑发育相对滞后的一种表现,对于合并脑部器质性病变者,脑外间隙增宽通常为继发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微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初步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头颅多模态磁共振检查资料,将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作为检出微出血的标准,评价基底节区、丘脑微出血分级。结果 在对缺血性脑卒中伴基底节区、丘脑脑内微出血检出的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序列一次性检验(Kappa)值方面,常规加权成像(T1WI) MRI序列为0.366,磁共振弥散成像为0.521,T2*序列为0.859,T2*序列与磁敏感成像序列检出情况有较高的一致性(P <0.05),其余几项一致性相对较差(P> 0.05)。结论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中,符合率、特异度较高,可有效诊断微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