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心房收缩功能对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57例孤立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是否缺失,分为A峰缺失组(A组,20例)和A峰存在组(B组,37例)。其中A组年龄(56.32±17.18)岁,女5例;B组年龄(60.33±11.22)岁,女17例。两组均行胸腔镜辅助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记录术前、术后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变化。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术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26(24.3±8.8)个月。A组术后房颤复发率高于B组(20.0%vs.2.7%,P0.05)。全组术后6个月LAD及LVEF较术前改善(P0.05),但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房机械收缩功能受损与孤立性房颤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有关,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缺失可能是孤立性房颤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与治疗结果进行总结,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35.4±8.7)岁。瘘口起始于左前降支7例,右冠状动脉13例,双侧冠状动脉1例,左主干1例,钝缘支1例;瘘入肺动脉16例,右心室5例,右心房2例。12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手术,11例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手术方法包括:心外带垫片缝扎、心内褥式缝扎、心内垫片修补瘘口、心内缝扎+心外修补等。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1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CPB时间(78.6±7.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9.0±5.9)min。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自觉症状消失,无心肌缺血及残余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12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良好,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异常。无远期死亡,无心肌缺血及残余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I生冠状动脉瘘一旦明确诊断均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的病理特点、有无心内畸形决定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不同节段外周血管M型波形和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时间间隔的差异性,探讨超声评价外周血管压力和血流传导的关系。方法 35例健康成人,23例冠心病患者,应用M型超声和脉冲多普勒超声扫查主动脉(AO)、颈动脉(RCCA)、腋动脉(RAA)、肱动脉(RHA)、桡动脉(RRA)、股动脉(RFA)、腘动脉(RPA),获得M型曲线和多普勒血流频谱,同步连接心电图,计算Q波起始点与M型曲线波形起始点的时间间隔(ΔT1)以及Q波起始点与血流频谱起始点的时间间隔(ΔT2)。结果 健康成人脉冲多普勒方法检测上述动脉时间间隔增长速度RCCA/AO、RAA/AO、RHA/AO、RRA/AO、RFA/AO、RPA/AO,较M型超声方法检测值为大,上述各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患者脉冲多普勒方法和M型超声检测上述动脉时间间隔增长速度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健康成人M型波形时间间隔增长速度快于脉冲多普勒时间间隔增长速度,冠心病患者两种时间间隔增长速度无明显差异性,可能与动脉僵硬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观察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窦(CS)的血流变化,以探讨超声测定冠状静脉窦血流用于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后冠脉灌注改善情况的可能性.方法:22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和内支架置入术 (ICS) 的冠心病患者(皆为左冠状动脉及其属支病变),包括单部位介入(11例)、双部位介入(9例)和三部位介入(2例).治疗前后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及计算冠状静脉窦的指标为:平均内径(Dmean)、平均流速(Vmean)、速度时间积分(VTI)、血流量(Q);同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指标(E、A及E/A)等心功能指标.结果:在冠脉介入术后,左室心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冠状静脉窦的Vmean、VTI和Q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TTE测定冠状静脉窦血流可以反映PTCA及ICS术后冠脉灌注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主动脉路径同期手术修复主动脉根部或主动脉瓣病变合并的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技术,分析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新华医院25例主动脉根部或主动脉瓣病变合并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经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42~75(57.9±9.6)岁。所有患者除主动脉根部或主动脉瓣病变均合并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Carpentier分型均为Ⅰ型。手术方法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或主动脉根部置换加二尖瓣成形术(均为经主动脉切口交界缝合成形)。通过门诊复查,电话等随访观察,评价二尖瓣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术中食管超声心电图提示2例有残余微量反流,其余23例患者无反流,无瓣膜狭窄,成形效果满意。全组患者无死亡。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t=4.086,P=0.000;t=4.442,P=0.000);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有所降低(t=3.671,P=0.001)。术后二尖瓣瓣环直径与术前比较缩小[(32.4±3.6)mm vs.(35.6±6.4)mm]。术后二尖瓣瓣口压差[(1.4±0.7)mmHg vs.(1.5±0.7)mmHg],二尖瓣瓣口峰值压差[(3.7±2.2)mmHg vs.(3.3±1.5)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随访23例,随访率92%,随访时间7~92(50.4±25.3)个月;2例失访。随访期间出现二尖瓣轻度反流3例。最后一次随访二尖瓣瓣环直径(33.9±4.6)mm,二尖瓣瓣口压差(1.3±0.6)mmHg,二尖瓣瓣口峰值压差(3.6±2.3)mmHg。结论主动脉瓣或主动脉根部手术时,经主动脉路径修复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安全、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角度校正技术对健康成人外周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尤其是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的影响。方法选取31例健康体检者,测量指标为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末期流速(EDV),在声束-血流夹角为0°、10°、20°、30°、40°、50°、60°时对右侧颈动脉、股动脉各测上述指标一次,进行比较。结果RI、PI不受角度校正技术影响(P>0.05),SPV、EDV受角度校正影响较大(P<0.0001),呈逐渐递增趋势。结论PI、RI作为血流灌注指标不受角度影响,提示临床使用时可忽略各角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资料,年龄2个月~6岁,平均(18.9±7.2)个月;体质量4~21kg,平均(11.3±4.8)kg.先天性心脏病12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5例,马方综合征1例.全组患儿均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采用瓣环环缩术、人工瓣环成形术、瓣叶裂缺修补术、后瓣矩形或三角形切除成形术、腱索折叠等个体化的二尖瓣综合成形技术,同期矫治合并的心脏畸形,术中经食管超声(TEE)检查评价成形效果.结果 全组患儿术中TEE示131例无反流或轻度反流;1例中度反流再次行体外循环下二尖瓣成形.术中平均体外循环(80.0±31.1) min,平均主动脉阻断(48.0±17.9) min.早期死亡3例,病死率2.3%,其中2例为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患儿,分别于术后第7天死于心力衰竭,术后第2天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为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1个月死于肺部感染.129例成功治愈出院,术后呼吸机辅助(34.4±31.9)h,术后住院(9.0±5.4)天.完整随访122例,时间2~74个月,平均(40.5±8.3)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中度反流7例,重度反流3例,4例患儿再次行二尖瓣成形或二尖瓣置换术.本组患儿5年生存率97.7%,免除再手术率92.0%.结论 儿童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应早期行手术治疗,合并其他心脏畸形需同期矫治,手术治疗的早、中期效果满意.术中根据二尖瓣的具体病变情况,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成形方法是成功治疗儿童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对比左西孟旦(Levo)和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效果。方法 选取 75 例 ADHF 患者, 随机均分入实验组(Levo 组、 rhBNP 组)及对照组(多巴酚丁胺组)。观察并比较 3 组患者用药 72 h 后心率、 呼吸频率、 24 h 尿量、 6 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情况及用药 1 周后血浆脑利钠肽 (NT-proBNP)、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以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 72 h 后各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降低、 24 h 尿量及 6 分钟步行距离均增加 (P < 0.05); 用药 1 周后各组 NT-proBNP 均下降、 LVEF 均上升 (P < 0.05), 但治疗前后 LVEDD 无明显改变 (P > 0.05); 治疗后, Levo 组与 rhBNP 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较多巴酚丁胺组更明显 (P < 0.05), 但 Levo 组与 rhBNP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 室性早搏, 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多巴酚丁胺相比, Levo 与 rhBNP 治疗 ADHF 效果确切, 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良好,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小婴儿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室间隔缺损(VSD)患儿79例,拟行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治疗。术前行TEE检查,明确室间隔缺损的位置、类型、大小及边缘情况。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TEE引导封堵器释放,评价即刻效果。术后1周内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6例患者术前TEE剔除,69例患者封堵成功,4例封堵失败,转体外循环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TEE显示,64例无残余分流,5例有微量残余分流。术后1周内超声随访,均见封堵器位置良好,1例有微量残余分流。结论TEE对选择适合行封堵的VSD患者、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引导封堵器的释放及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